映秀镇-废墟寻觅(上)
南方周末 发表于 2008/05/25 22:04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映秀镇-废墟寻觅(上)
南方周末记者 傅剑锋 孟登科 发自四川汶川
在5月13日晚上阿坝州州委书记侍俊带领七人小组冒死翻过余震不断、泥石流频发的大山到达之前,这里曾经是没有任何外援的震中孤岛。
到山上的地里,挖土豆
5月12日当天下午5点左右,地震之后两个多小时,漩口中学的老师组织同学,将那些坍塌房屋的木板取下来,准备晚上当床板,又从学校周围的农家废墟中,捡了很多锅和米,在野地里用砖头搭灶,架锅煮饭。
大地震之后的映秀镇,就像遭了核弹袭击。漩口中学在小镇入口的地方,教学楼有半截斜埋在了地下,旁边的学生宿舍楼在地震冲击波下呈S形倾斜。但这算映秀镇保存最好的建筑了,小镇的大多数楼房几成废墟。
从学校逃出来的1200多师生转移到了山上的一块平地上,架了大约50口锅。夜幕降临,山上炊烟袅袅,教师刘源心事沉重:“也不知道家里面的情况怎么样,父母是不是安全?政府救援什么时候来?苦难刚刚开始,什么时候才能完结?”
这是疯狂抢救之后的稍微平静。经过两个多个小时的手刨到出血的努力,全校80%的师生已被救出。剩下的,他们开始感到无能为力了。
漩口中学的低伤亡率在映秀镇算是奇迹。他们认为,这和学校新建于2006年可能有关,建筑相对坚固。这所2006年11月新建的初高中学校是阿坝州重点中学、实验示范学校,如今主教学楼已经坍塌,一片废墟。从不远处的小山上俯视,这片废墟却是整个镇子里最完好的建筑。
中学这边救援稍定,老师李刚就奔跑到了600米之外的映秀小学,喊着儿子李伯瀚的名字。那边,从各处赶来救孩子的父母还在废墟周围凄厉地喊着孩子的名字,用手、用钢钎疯狂地挖。
中学的孩子多是住校的,家长还不知踪影。这天晚上,中学要求所有师生住到学校旁的山顶上。下雨了,老师们担心岷江上游的围堰决堤。许多人在帐篷里站了一夜。人太多,帐篷太少。气温太低时,大家就拥抱着挤在一起取暖,相互鼓励。
第二天,张校长要求老师们按照班级进行管理,由各班班主任负责。师生们进行了维持生存的分工,有的继续去学校救人,有的负责到山上的地里,挖土豆解决食物问题,地是有主的,但是现在没人管了。
山沟水与岷江水因为地震变黄变浊,怕被尸体沾染,他们不敢用了,就用废墟里弄来的珍贵的矿泉水,把土豆带着泥煮了吃。
这一天他们从生死的癫狂中进入了现实的担心。要活下来就必须找吃的。只靠土豆填不饱肚子。这一天,老师们带着学生到镇上找食物去了。他们从坍塌的超市里拉回了方便面、矿泉水和饼干。
“后来,镇领导批评张校长,说老师带领学生哄抢物资。”一位老师回忆。
保护两大超市不被抢,把物资运出来
事实上,地震后的镇政府已接近瘫痪,镇党委书记严重受伤,派出所所长遇难。镇政府二三十职工中,可以调动的人手只有六七名,加上工商、税务、银行、派出所等各部门,一共只有二三十号人。
地震发生当晚,这些幸免于难、身体健全的乡镇干部,在镇长蒋清林的组织下,成立了临时指挥部,下分三个小组分别负责后勤、抢险、安全保卫。
副镇长徐洪军是比较幸运的,地震中除了手臂上有点皮外伤,别无大碍。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到幼儿园找自己的女儿。幸运的是,他5岁的女儿是从幼儿园废墟中救出的第二条生命。
随后,听说受灾情况最严重的是映秀小学,徐洪军马上就赶去现场。家长们都在呼喊人来救自己的孩子,在废墟上乱扒,徐洪军冲着废墟喊:“乡亲们不要自私,要同心一致救孩子!”他的话收到了一些效果,一些家长们开始小联合了。“群众还认我们是干部。”
工商所所长王明辉被分到了后勤组,组长是财政所所长吴杰。
“所谓后勤组,主要工作就是保护镇上两家大的超市不被抢,把物资运出来。”王明辉和他的同事三人一组,分别把守着一家超市。“那两天,学校从未从政府那里接到过任何救济。”漩口中学一位老师这样说。
王明辉说,13日,一个外地人在烟草公司偷烟,尽偷中华之类的好烟,被逮着了,送到了派出所。
在守超市的两天,王明辉第一天吃了一块小方便面,干吃的。第二天吃了一个皮蛋,都是躲雨时镇上的个体户给的。临时工作组没有统一分发过食物。
副镇长徐洪军向记者坦言:人手有限,做到有序是很难的。在州委书记和部队进来映秀之前,政府能做的确实有限。
一天之内,其他的小型超市、商店都已没有守卫的价值了。鑫兴超市内,长长的货架上,甚至找不到一件商品,满地是塑料包装袋。
鸿运服饰店里满屋的空鞋盒子,墙上的衣架都是空的,没有一件衣服、一双鞋子。
映秀镇医院门诊楼前停着几辆车,小车的车玻璃都完好,但所有的前车盒都是被打开的,票据散落一地,明显被翻过。
中国建设银行营业厅是映秀少数的房屋结构依然保存完整的建筑物之一。但银行保险柜被扔在了废墟上,里面空空如也。“被抢的还有农行。”王明辉说,12日地震当天夜里,就有人不顾生死钻进去了。
地震当晚不断下雨,镇干部蒋清林和徐洪军轮流值班,密切观察上游水位,生怕山洪暴发引起水灾。镇派出所受伤的民警马国民坚持执勤,保住了被埋的文件、枪支和雷管。
几家合成一个槽,住也是坍塌,惊恐,疯狂地发掘家人,奔到映秀小学找孩子,到废墟里挖一点吃的东西,随便找东西搭个帐篷,找个地方躲起来,最靠近映秀小学的中滩堡村小河边组度过了12日。到了13日,村民冷静了一些。
村主任和村委书记都不知所踪。六十多岁的杨玉才成了主心骨。他是开塑料垃圾加工厂的老板,在这次地震中倒了工厂砸死了六个亲人。
“大家可能觉得我死了那么多亲人也要为别人着想,所以愿听我的了。”
村里共有三百多人,杨玉才组建了由十人组成的村民地震自救小组,其中七人是党员。他们分工解决吃饭问题、救人问题、帐篷住宿问题。
村里原来分杨、吴、高、赵四家,但在自救小组的自治下,家族间的亲疏之别被搁下了,大家分组搜救被埋师生,相互调剂大米,食盐统一分配,白酒主要用于消毒。 “这个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哪家缺什么集体调配。几家合成一个槽,住也是。”杨玉才说,“这样组织起来后,放在棚子里的东西就不再丢了,老人和小孩勉强能让他们有东西吃、有水喝。”
映秀镇医院一个30人施工队的善行,也使村民们意识到生存与互助的关系。这个来自四川达州的民工群体,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冲进医院废墟救人、救药。“如果没有他们成箱地抢出药品,地震后两天内的医疗救治根本没法进行。是他们让我们挺住了这两天,多救了1000人!”镇医院院长周长富说。
第二天,听不到歌声了
13日,镇上主要的抢救依然集中在映秀小学。全校一共473名学生,地震当天仅有156名学生跑出来。一共47个老师,21个老师跑出,死去3个,还有23个老师在废墟里。
老师杨兴龙说,最初,废墟里到处是孩子们的尖叫与呼救,家长们各自救自己的孩子,但后来家长们发现,只要被埋得深一点的孩子,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根本救不出。家长们就开始一拨拨组织起来,听到有呼救声的,就集体用手挖,用钢钎撬。共约有40个家长刨出了40个孩子。救出一个孩子,家长们就会激动地鼓掌、相互鼓劲。
尽管人们自救了部分中小学师生,但面对他们的伤势就无能为力了。
漩口中学的教师刘源回忆,张学老师在地震中被从三楼阳台甩到地上,没有救治技术,“我们是眼看着他死的”。
小学的惨况更甚。
小学附近的私人诊所医生龙治参与了急救。他一人忙不过来,就简单教妻子后也让她帮孩子输液。“没有药,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流血、疼死!”说到这里,龙治哭了。
三(2)班的杨莲玉回忆,从废墟里被刨出来后,没有医生,没有药,流血的地方只能用红领巾包扎。
小学校长谭国强统计,搜救出来的五十余名学生中,截至5月15日,就有36人死去。
在映秀小学旁就有一个地震监测台,这个地震台原是为水电站服务的。但该小学的早期建筑者似对地震因素并未认真考虑。后多名参与映秀小学援救的消防队员称,教室的墙与水泥楼板都有问题,“太薄,水泥质量一看就太差,根本抗不了震”。
8岁的柴正东是被救出来的一个孩子,他说,地震来临时,正在上课的老师让他们用手抱着头,全部趴在桌子下面。班里的同学全部被埋在了下面,同学们的哭喊声和呼救声响成一片。过了一会儿,班上的周怡叶同学大声说:“你们不要闹了,我们一齐唱歌。”
赵环宇,地震发生后就跑来寻找自己二年级的堂弟,在一片混乱中,听到了下面飘出的歌声。
13日上午,他又去了,努力竖起耳朵听。废墟下已经没有歌声了。
本文跟贴
映秀镇:波折解救(下) --- 南方周末 2008/05/25 21:07 (7273 by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