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奔月梦 今日起征程―嫦娥一号发射侧记
嫦娥 发表于 2007/10/24 23:58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主题字词: 嫦娥一号 绕月卫星 发射 西昌
10月24日下午18时,世界的目光再次对准了位于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场。再过5分钟,中国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将在此升空,新一轮的国际探月舞台上将增添一名新成员。
不远处,安装在3号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巍然耸立,乳白色的箭体上印着四个鲜红的大字――“中国航天”;连接在火箭上方的嫦娥一号卫星静若处子,整流罩上由“半轮明月,一双足迹”图形组成的中国探月工程标志格外醒目。
白云低回,青山静穆。此时此刻,在发射场四周守候的人们,心情既激动又焦急。因为,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发射!中华儿女几千年奔月的宏伟梦想将由此开始变为现实,古老的东方文明大国将填补深空探测的空白,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将由此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为和平开发利用月球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人们也深知,此次奔月之旅充满挑战:这次长三甲火箭将把卫星送到38万公里之遥的月球附近,而此前我国发射的卫星距离地球最远不超过8万公里……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们在此起彼伏的口令中等待着“零发射窗口”的到来。所谓发射窗口,是指允许发射航天器的时间范围,又称发射时机。航天器的发射窗口,要考虑天体运行轨道条件、航天器的轨道要求、航天器的工作条件、发射方向、地面跟踪测控和气象等条件等因素,综合考量。考虑到月球运行到与地球相对距离最短以及卫星与月球交汇入轨的较佳时机,发射嫦娥一号的发射窗口1年只有两次,一次在4月份,一次在10月份。为提高嫦娥一号入轨成功率,此次发射提出了“零发射窗口”的目标,即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段内,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经专家严密测算,嫦娥一号的“零发射窗口”为18时05分。
时针指向18时04分,发射塔上橘黄色的电缆摆杆迅速打开,准备为火箭点火、发射。
“40秒!”沉着冷静的01号指挥员李本琪发出口令:
“30秒,牵动!”
“10秒!”
大凉山屏住了呼吸,人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5、4、3、2、1!”“点火!”
随着李本琪一声令下,有“金手指”之称的操作手皮水兵果断地按下红色“点火”按钮。数秒钟之后,烈焰四起,声震山谷,长三甲火箭如一条白色的巨龙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起飞约10秒后,火箭在按程序转弯,向东南方向飞去,很快钻入云层;隆隆巨响在天地间回荡。
“发现目标”、“跟踪正常”……与此同时,位于西昌市内的指挥控制中大厅内灯火通明,回荡着来自各个测量站点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报告声。显示屏上,上百个显示装置闪现着火箭的飞行轨迹,高度、速度、位置、火箭各系统工作状态尽收眼底。侧边的一个屏幕上,正显示着火箭飞行的实时动画。
18时24分,卫星成功入轨的消息从北京飞控中心传来,指挥控制大厅内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为发射辛苦工作两个多月的参试人员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有的留下了喜悦的泪水。千年奔月梦,今日起征程。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只是此次探月的起点。按照预定方案,它还要在地球轨道上经历3次调相轨道变轨,预计于10月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11月5日,卫星进入月球轨道,经历3次近月刹车制动,进入127分钟工作轨道。直到11月下旬卫星将传回第一张月球图像,才标志着“嫦娥奔月”圆满成功……
不知不觉中,夜色降临,一轮近圆的明月深情地遥望着大地。凝聚着中华儿女无数情愫和梦想的明月啊,祝福你早日“看”到来自当代中国的友好使者――嫦娥一号!
人民网记者 赵永新
本文跟贴
“嫦娥一号”成功成为月球卫星
--- hot 2007/11/05 10:12 (1841 bytes)
|
人类月球探测大事记 --- 嫦娥 2007/10/24 22:59 (6511 by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