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瑜:悲哀的历史教育
neomaoist 发表于 2009/02/04 06:31 一品 各抒己见 (www.ywpw.com)
最近媒体爆出一则新闻,清史学者阎崇年在无锡签名售书时被一个不赞同其观点的年轻人打了两个耳光,于是各种言论纷出,大体上是谴责这种暴力行为的不当,同时对此事件的发生进行深层反思。对网上说其“咎由自取”、“打得好”这类过激言论不必讨论,建议给不同观点的人多点发声渠道倒是有一定道理,只是不能说我没地方说理去就饱以老拳,那样若对国家政策有不同看法但却参加不了政治局常委会,又该如何?
也有的议论讲得很透彻,说《百家讲坛》本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论坛,称其为“说书”亦无不可,或者叫“学术秀”,主题和讲者的选择背后都有商业的运作,大家不可那么当真。问题在于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是很严肃的,不当真不行。大家都认为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但是不是自己真能做到则另当别论了。假如真的给这个打人的年轻人一个发表看法的平台,他(或其他义愤填膺的朋友)是否真能一条条摆出可信的、过硬的原始材料来,不受任何偏见的遮蔽,讲明自己的道理,驳倒阎崇年先生呢?如果真能这样,那可真是国家民族的幸事,我们大学的历史系、历史研究所也都可以不办了,至少可以从一个高起点办起,想想可以省多少经费去建设社会主义啊!
历史研究本身就有几千年历史了,其中重要的东西,一是史料,二是史观。这里面的复杂性,我们这些从业者辛苦了半辈子,未必敢说做的多好,不是一般人,包括多数业余爱好者或网络小说写手所能想象的。说到史料,我们最头疼,因为你在用一份史料之前,你先要判断它是否反映了史实或反映了哪一部分史实,你先要知道它是谁写的,为什么写。我们现在每个人都知道报纸上说的未必都是事实,但为什么对几百年前的某个材料却确信无疑呢?比如说,我们都说,乾隆皇帝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经常用的材料是他说过,天朝大国无所不有,无须与外夷互通有无。但是,你怎么就能相信他不与“外夷”交往,真的是因为天朝大国无所不有,不是另有隐情呢?我们常说,清朝皇帝“重农抑商”,我看重农是有的,“抑商”却未必,商税是国家财政很重要的收入,统治者未必那么傻。还有个典型例子是明代的宦官,那是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问题是有可能个个宦官都是坏人吗?明末北京城据说有10万宦官,差不多每 10人里就有一个,要是10人里就有个坏蛋,那日子还能过下去吗?但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个印象呢?因为这些宦官的对立面是士大夫,而正是这些士大夫往往是史书的作者啊!
史观的问题最大,也最不容易求得认同,这里无法展开讨论。任何一场战争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我们都不赞同,但是起码自己要保持立场的一致。为什么对北方民族南侵导致的灾难人们都会加以斥责,但是,对岳飞诗词中“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的血腥追求却没有多少批评呢?“黄龙府”也不是你大宋的地盘,你为什么要“直捣”呢?清初强行剃发易服固然不是得人心的做法,但对中原朝廷向西南等地推行“教化”的诸种做法,是否得到了土著族群的认同,是否也该做些反思呢?
由这次事件,我很为我们的历史学家和大众感到悲哀。第一个悲哀的是我们的历史教育,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认为,只要是史书上记载的就都是真的呢?怎么就不会用今事去反思过往呢?第二个悲哀的是,媒体怎么有这么大的作用呢!黄飞鸿、方世玉,哪部电影不在强化反清复明呢?媒体及影视作品告诉我们的清代,一是清初的残暴,二是清中叶以来的贪腐,那是真实的清代吗?等到大家的印象挥之不去了,然后媒体又反过来说,那些作品多是戏说,现在要听讲坛的了。怎么左右都是它对呢?悲哀的是大家怎么不去对它哪怕是做一点反思呢?最后,也是最悲哀的一点,似乎围绕这个事件的讨论还是学术观点,忘了打人这个核心。如果一不如意就付诸暴力,那连人都没得做了,还要历史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