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原型”特征
徐宏力 发表于 2009/10/16 05:15 一品 各抒己见 (www.ywpw.com)
瑞士心理学家瑞格提出了原型概念,它是社会生活中反复出现的典型意象,反映的是永恒的普遍规律。
“There is one story and one story only
That will prove worth your telling.
(有一个故事而且只有一个故事真正值得你讲述)。”
原型是“集体人”意识,不受个人影响,个人的精神不是自由的,有一种固定的东西在他身体里面思考。原型具有心理遗传特征,各种现代艺术都是原始“诗性智慧” 的“位移”,即便伟大的艺术家也只能积极地表现它,不能更改永恒的主题。科技在进化中,文化只有变化,没有进化,或者说主要表现为变化,而不是进化,十年前的技术就非常落后了,但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还在被人们不断地重述着。
“原型”思想具有哲学的一般特征。史学寓于时间与空间,哲学超越时间与空间。从史学角度看,容易发现局限性,从哲学角度看,容易发现永恒性。哲学的恒定要素在历史的即时存在中生出变体,在空间的即地存在中生出变体,但是通则永在广在。
儒家思想是在中国“文化轴心时代”成熟起来的,孔子凭其才智对先儒进行了总结与完善,触及到了中国文化的真精神,具有“原型”特征。孔子学说中的许多范畴、命题与推理是关于国人本性的陈述,他回答了人类面对自然、社会时所遇到的天、人、生、死、爱、恨、善、恶、义、利、权、德等根本问题,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要在变化了的条件下一次次地回答它们,而基本答案常常一样,最不同的只是形态。
诸子百家与儒学的结构性作用相比较,均有较大差距,对中国文化的涵盖性不强,有的百家学者过于关照当时的功用,如法家试图用强力解决礼崩乐坏局面的控制问题,有的过于偏狭,如道家的忘世思想更加适用于飘逸文士。儒家伦理的完整性最能代表中国人格,它成为主流文化是历史对原型的选择,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为普适隐喻,儒家文化从来没有衰落过,即便近、现代学术界进行了全面的清算与批判,它依然生动地活在民间,衰落的只是显性状态,隐性儒家与冷热思潮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学术热的时候它是常态,学术冷的时候它也是常态,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已经成为自组织系统,“天不变,道亦不变” 。
有人提出了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型问题,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现实合法性,这是杞人忧天,儒家只需要调整,不需要转型,“仁者爱人”是文明人的本性,还要朝哪里转?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有二十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与儒家主张非常一致,是做好人的一般准则,这些内容用白话文还是用文言表述,都不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德化社会,培养淳厚民风与高洁品格,构筑精神文明高地,只要在这一点上有共同性,儒家伦理就触及了人的道德本性,不需要从根本上转型。
原型不可违背,反对的结果最终可能会怀疑先前的反对,走出否定之否定的路子。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看到了集权思想与民主政体之间的冲突,最初持反孔立场,但是后来发现了孔学中的永恒内容,态度有了转变。他的三民主义思想终没脱儒,带有反清色彩的民族主义与《论语》的华夷之辩相通,儒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的思想影响了民权主义,孔子与民生息的主张,包含在民生主义观点之中。孙中山的思想从新角度表达了原型,发展了原型,但是并没抛弃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