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掠夺拉美”?
qju 发表于 2018/04/15 23:43 一品 百草园 (www.ywpw.com)
原标题:中国大工程打脸“掠夺拉美”谬论
越来越多拉美精英对中国兴趣浓厚,他们热衷于与中国商人见面。在高档商场的试衣间,可以听到上层女性谈论丈夫、儿子怎样见了中国企业家。“未来的生意在中国”成为拉美精英的一个共识,并影响到很多当地中小商人。
美国总统特朗普取消了赴秘鲁参加美洲峰会的行程。但在数天前,有美国官员称,特朗普将敦促拉美领导人在贸易方面与美国而非中国合作,“中国的贸易政策对美洲没有成效,美国仍是合作伙伴首选”——如今这个任务需要副总统彭斯来完成了。这让人想起不久前美国时任国务卿蒂勒森(现已离职)警告拉美不要过度依赖中国,还说中国是“新帝国主义列强”。美国视拉美为后院,如今拉美却与中国越走越近。但受美国长期影响,加上对中国的认知不足,拉美民众对中国经济活动是有复杂声音的。其实,稍稍算一下账,比如看看中企在该地区推动的几个大工程,就能看清中国在做什么。
世界最南水电工程的曲折故事
去年底今年初,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大部分地区气温高达39摄氏度。布市市中心的露西亚家去年最后一天直到22时30分都没有电,他们甚至准备好用烛光迎接2018年。而在距阿总统马克里官邸一公里的一个社区,纳塔利亚一家借助手电筒吃了2017年最后一餐烤肉。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大年三十晚上突然停电,心情会如何?不仅仅是过不好年,政府威信也将大打折扣。据阿根廷媒体报道,一名叫安娜的市民遗憾地表示,政府此前的承诺根本没有兑现,可怜那么多为他们投了信任票的人却没能过好年。
缺电是阿根廷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但并非不可解决。目前中企参与的圣克鲁斯省水电项目如果并入国家电网,可以提供49.5亿度年发电量,占阿根廷目前总电力的3.6%,势必大大缓解夏冬两季用电高峰期的压力。
时间回到2017年8月28日,那天,阿根廷政府宣布位于圣克鲁斯省的两座水电大坝项目,通过了最终的环境评估。一个多月后,项目禁制令解除,随后项目承建方中国葛洲坝集团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复工准备。
这个世界最南端的水电工程,从2013年项目确定到现在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项目部阿方负责人之一塞巴斯蒂安拥有一家私人电台,他多次联系《环球时报》记者,想聊一聊这项工程,在节目中向当地人宣传这一项目。
这个项目亮点很多:可以创造5000个直接岗位、1.5万个间接岗位,进一步促进当地技术发展和其他相关行业发展(钢铁、混凝土、运输等)。通过输变电线,工程产生的清洁能源可以进入国家电网,缓解用电压力。而有了这些输出的电力,阿根廷政府就可以节省能源或者燃料进口——据称每年可以省下近11亿美元外汇。
尽管如此,这个项目还是遇到一些阻力,并在2016年暂停施工。圣克鲁斯省卡拉法特市旅游发展推广经理雅尼娜私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所有生活在圣克鲁斯省的居民都非常关心水电工程的建设,当地对投资和发展的需求很大,但他们希望最终的工程确定无害。
面对略显严苛的要求,中方没有抱怨或者不满,而是表示理解并用积极的态度配合联营体、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以及国际专家的评估工作。葛洲坝集团技术人员进一步修改设计方案,确保无论是施工阶段还是后期运行,不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
除了南部的水电项目,中国电建在阿根廷北部还承建了南美最大光伏电站,这一项目于2017年10月开工。而在其他省份,中企承建了不少风力发电设施。比亚迪公司也确定今年会在阿根廷建厂生产电动公交车,填补这一市场空白。可以说,新能源产业正成为中阿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厄瓜多尔靠它成为“最安全国家”
如果说中企在阿根廷的前述工程所产生的效益仍是预期,在厄瓜多尔则已硕果累累。中企一手承建的拉美历史上最大防洪工程“可尼尔”,直接带动就业2000人,间接拉动就业近万人,还为厄瓜多尔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而辛克雷水电站则是目前厄最大水电项目,也是中企在拉美建成的规模最大水电站。类似工程帮助厄瓜多尔调整升级能源和电力结构,让厄瓜多尔从电力进口国摇身一变成为电力出口国。此外,还有著名的ECU911——厄瓜多尔国家安全指挥控制系统。
“2月的一个周日晚上,(厄瓜多尔)波托维耶霍市雷阿尔斯•塔马林多大街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赶到现场的警方称,一辆出租车与一辆皮卡相撞。同时赶到现场的还有ECU911辅助医疗人员,伤者随即被送往附近医疗站。”
这是《厄瓜多尔日报》最近报道的一则新闻,也是ECU911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ECU911是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工国际公司联手为厄瓜多尔打造的国家安全指挥控制系统,它让厄瓜多尔成为拉美地区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在拉美,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和民众,厄瓜多尔也不例外。“自从安装了ECU911系统,哪怕我独自开夜车也不提心吊胆了。因为我不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和国家的安全保障系统连在一起”,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出租车司机维克多说。同是出租车司机的威利安也为ECU911系统点赞,他车上副驾和后排位置上方各安装了一个醒目的摄像头,车窗下方则是一个红色按钮。威利安说,只要按下红色按钮,ECU911指挥中心就会收到求救信号,同时车辆的位置和车内即时影像会显示出来。
在基多ECU 911指挥中心大厅(如图),记者看到,监控大屏幕上有着不同地方的画面,百余名接线员不时接听民众的求助热线或是处理着电脑屏幕上民众发来的紧急情况信息。“平台全天候运作,每个接线员每天平均会接到70至200多通热线”,接线员路易斯告诉记者。
厄瓜多尔内政部长塞萨尔•纳瓦斯(采访时还是安全协调部部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ECU911投入使用后,恶性犯罪率大减。通过实时监控,公共安全部门有效预防了一些犯罪事件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厄瓜多尔对于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机制也通过这个综合系统平台得到大大加强。从前,公安、消防、急救、交通事故等部门各有热线电话,而现在民众只需通过911便可获得专业全面的紧急服务,这对国家公共安全系统意义重大。
纳瓦斯说,ECU911让厄瓜多尔的应急处理机制得到大大加强,在地震抢险救灾过程中甚至成为指挥中心。“在看到ECU 911系统高效运行且成效显著后,拉美许多国家专程派人到厄瓜多尔观摩这个国家级公共安全系统。”
帮巴西打通“大动脉”
“中国正在买下整个巴西。”在巴西,每当《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自己的身份时,经常引来当地朋友这样调侃。这些调侃中自嘲成分居多。巴西今年刚摆脱经济衰退,中国投资对于巴西而言可谓雪中送炭,而中企参与的基建工程更是帮了巴西大忙。
去年12月,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联合中标的巴西±800千伏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一期是装机容量1123万千瓦的美丽山水电站的第一条送出工程。这条贯穿南北的“电力高速公路”横跨4个州,穿越66座城市,输送距离2076公里,输送容量400万千瓦,总投资额达60亿雷亚尔(1雷亚尔约合2元人民币)。
巴西幅员辽阔,人口与能源分布不平衡。北部水电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东南部人口密集而电能紧缺,“北电南调”一直是巴西“国之大计”。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美丽山一期工程能满足2200万人口年用电需求。一期建设也带动巴西电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
与此同时,由国家电网公司独立投资建设的二期工程也已全面开工。工程由西北到东南,途经5州,将新建2518公里输电线路及两端换流站,总投资额约96亿雷亚尔。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美最长的输电线路。
“中国投资巴西基础设施正逢其时,对巴西经济长期发展而言弥足珍贵”,巴西亚太-中国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卡布拉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去年,中企相继实现对巴西机场、电站及港口的收购,中国-巴西扩大产能合作基金也正式启动。伴随着巴西逐渐摆脱衰退,在巴中企走出阶段性困难,也为巴西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心剂。
拉美精英共识:“未来的生意在中国”
从厄瓜多尔到巴西,中国在拉美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该地区不少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美国对此是焦虑的。由于特朗普缺席美洲峰会,美国“Axios”网站11日援引一名美国学者的话说,华盛顿白白将加强与拉美伙伴关系的机会送给中国。报道同时承认,拉美地区不在美国“优先考虑”的名单上已有很多年。
抛开美国的焦虑不说,拉美一些国家和民众对中国的认知较浅,对中拉合作了解不全面,这也是事实。曾常驻南美的媒体人王觉眠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个别过去经济好的国家对中国的强盛感到心虚自卑,但表现出来的是不屑。当然也有国家跟中国的关系很扎实,比如厄瓜多尔。
王觉眠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重要节点,“如果之前只是以美国式思维将中国视为遥远、神秘、落后的国度,那么之后拉美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但总体上,拉美人主动了解中国的愿望不强烈,他们在观望,看中国是否会一直强大,“主要是美国的影响太深,即使他们偶尔给美国一些脸色,也是做姿态,博取美国关注”。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丁刚曾常驻巴西,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拉美人对中国的看法与“中国制造”有关。大约从15年前开始,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一些拉美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出现了中国商品一条街。那时,质量较差是中国产品的普遍特征。之后,“中国制造”档次持续提升,当地人对中国的印象也在改变。尽管如此,拉美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相当大程度上还是转引西方媒体,因此观点和倾向也相似。
丁刚表示,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大幅增加是一个巨大变化,也让涉及拉美利益的中国新闻越来越多,而不像过去完全不需要关心中国。可以说,中国经济直接影响拉美。他提到,拉美学者现在谈当地经济发展,常表示已经离不开中国,很多非中国主题的研讨会上也会出现关于中国的话题。
有一个突出现象是,越来越多拉美精英对中国兴趣浓厚,他们热衷于与中国商人见面。在高档商场的试衣间,可以听到上层女性谈论丈夫、儿子怎样见了中国企业家。“未来的生意在中国”成为拉美精英的一个共识,并影响到很多当地中小商人。
最近,《环球时报》驻阿根廷记者在协办一些中拉合作宣传工作。大多数时候,中方还没提及,对方就表示不希望过多拍摄中国风光,而是希望展现现代中国以及中国的现代发展过程。很明显,中国对于拉美民众的吸引力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交流,武术、戏曲等传统符号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环球时报驻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特派特约记者 张远南 刘欣 王骁波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王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