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孩子第一次看到的「中国
小瓜呆 发表于 2004/09/03 11:44 一品 百草园 (www.ywpw.com)
作者: 小瓜呆
小瓜呆是1963年生在台湾的「中国人」,1969年到1975年读小学,那时大概有些网友们,还在「实拟虚境」的中国「大革命」里。
虽然国民党一直教育我们是「中国人」,也坚持要「消灭万恶共匪,解救大陆同胞」,但当时台湾与大陆隔绝已经20多年了,到底什么是「共匪」?什么是「大陆」?连我这种外省人的小孩都搞不清楚,更何况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台湾孩子。
当时台湾的电视里,很少出现「匪区」的新闻,即使有,也只是主播读干稿,不会出现任何连续画面,连单幅的照片都没有。国民党整天教我们「杀朱拔毛」,但朱毛到底是谁?长得什么样子,就算两位老人家走到台北大街上也很安全,因为根本没有台湾人看过他们的照片。
地理课本里提到的中国,依旧是20年前国民政府统治时的资料,分成35省,2个地方(外蒙与西藏),小朝廷的疆域依旧是美丽的秋海棠,而非丑陋的老公鸡。人口永远维持在4亿,福建省没任何铁路,归绥、迪化、镇南关、抚远等「封建」地名照样使用。历史课本里1945年之前没有台湾,1949年之后没有大陆。
后来反对国民党的势力,逐渐增加「独立」的诉求,于是出现了一种电视节目叫「锦绣河山」,每次亮出几张旧的黑白照片,我们才稍稍知道什么是长江、黄河。但绝不是有大坝、有铁桥的那种长江、黄河,而是长竿行、老残游记里的长江、黄河。
70年代初, 在多年的关门政策后, 中国政府想要向西方宣传展示中国的革命成果, 而这个工作最好是请西方的电影工作者来做。
由于安东尼奥尼的左倾特色,因而被中国政府选中,拍摄了他一生最长的一部影片。但影片出来后,中国政府又发动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地批判「资产阶级大毒草」, 不知网友们有谁当时曾开会批判这 「反华小丑」?
当时的台湾就更好玩了,左倾的安东尼奥尼,别说他的纪录片没人看过,就是这名字也没几个人听过。但基于「敌人的的敌人就是朋友」,台湾用三台联播的方式播放这部纪录片,还规定学生都要写报告。因为这缘故,安东尼奥尼成了我第一个认识的国际性导演。
小瓜呆找出小学时的日记,三台联播剪辑过的纪录片《中国》,是在1974年的2月2日。小瓜呆日记上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天安门;爸爸说,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看到一个老头踩着自行车飞奔经过好大好大的广场,是我第一次「看见」的中国。我那些出身农家的同学,偷偷告诉我他的发现,原来人民公社好象没有课本里画的要用人代替牛来拉犁。
网友们不要笑,那时台湾农村小孩最怕共匪的地方,就是他会让小孩去拉犁,后面还有个面目狰狞、穿著毛装的匪干,拿着鞭子在打拉犁的小孩。那张小学国语课本里的插图,对农村那些整天拿鞭子打牛拖犁的孩子来说,这张图的「反共」效果高达99分。
成年之后,小瓜呆再次看到这部电影,还是吓了一跳。原来小时候我所看到的「中国」,即使画面都一样,但国民党把彩色拿掉了成为黑白,再加上一些凄惨低沉的配乐,马上增加「恐惧」「疏离」的效果。
小瓜呆怀疑史帝芬史匹柏拍「辛德勒的名单」,最后将镜头从黑白变彩色,是侵占了当年国民党政工的知识产权。说真的,中国人如果不把这些精力花在无谓的「内耗」上,今天的世界会变成怎样还真难讲。
中国批判安东尼奥尼的活动持续了将近一年,那一年究竟发表了多少篇批判文章,现在已难以统计。因为仅在1974年2月和3月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就结集了一本 200页的书,名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6月版)。
这本书辑录文章43篇,作者来自全国各条战线,其中很多都是安东尼奥尼拍摄过的地方,镜头里或负责接待的革命干部和群众。 由纪录片而引起「外交」事件,在纪录片史上并不鲜见,然而对于一部纪录片,发起如此持久、如此规模的全国性批判运动,历史上却不多见。
早在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这篇文章也是《中国人民不可侮》的第一篇。
这个代表官方立场的批判,是以样板戏里「高、大、全」和「假、大、空」的标准,检视这位国际大导演。「中国」立刻成了「大毒草」。文章里说:
「安东尼奥尼公然站在帝国主义的立场上,说上海的工业『并非产生于今天』,『上海作为一个城市,则完全是由外国资本在上世纪建立起来的』,而解放后『仓促建立起来的工业往往只比大的手工业工厂好些』。」
文章里还说:「安东尼奥尼把林县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山区』介绍给群众,但在影片中,闻名中外的红旗渠一掠而过,银幕上不厌其烦地呈现出来的是零落的田地,孤独的老人,疲乏的牲口,破陋的房舍......」
当然,除了对「中国」本身的批判,所有的批判必须先从「人」开始,也就是要从安东尼奥尼个人的反革命经历开始批判。
5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认为苏修是为了「反华」,所以制作多部反华纪录片。尤其1972年初的苏联电视纪录片《黑夜笼罩着中国》,是用间接获取的有关中国影像剪辑而成,由于没有机会直接来华拍摄,可信性和说服力,当然不如安东尼奥尼直接在中国拍摄的影片。
苏联在国内不断播映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来反华,中国则利用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来批修,双方都从「中国」一片中,找到了「社会主义正确性」的武器;但夹在两个老大哥炮火间的安东尼奥尼,却始终有口难辩。
美帝在冷战时期,禁止记者和电影工作者在内的美国人到中国旅行,违反者即被吊销旅行护照,一直持续到1972年尼克森与毛泽东握手的那一刻。
美国人对「铁幕」的陌生,让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被美国广播公司播映后,不但收视率告捷,还被评为1973年在美国上映的「十佳纪录片」之一,连尼克森自己都在百忙中抽空看了两次(《毛泽东·尼克松·1972》第43章,陈敦德着),这更坐实了安东尼奥尼受美帝雇佣的证据。然而安东尼奥尼在他的母国意大利,「中国」在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活动中,被安排在凤凰剧院上映。中国的外交官,意大利外交部长,意大利驻北京的大使,意中友协的工作人员,警察,消防队员以及意大利的中国迷乃至「毛fan」们,都围着威尼斯双年展的官员们团团转。
中国驻意官员强烈抗议放映「中国」,意大利政府也不希望公开放映,然而威尼斯双年展的官员们,却以维护信息和艺术表达权利的名义进行抵抗。
在放映之前,威尼斯市警察局长还想以「消防安全」为由,禁止凤凰剧院放映任何电影。然而,这些做法只会让「中国」更加出名,「中国」最后还是在凤凰剧院上映了。
从《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辑》中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尼来华拍片之前,就已经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比如他在来华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的意图是让意大利观?看一看『带有各种缺陷的安东尼奥尼式的中国』。」(见1973年5月9日路透社报道)
有些批判文章,干脆直接揭露了他的「反革命」前科:
「翻开此人的历史就知道,原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投靠了墨索里尼政权,在意大利法西斯陆军中任职,站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对立面,替法西斯效劳。他还曾奉法西斯宣传机关『政治片和战争片摄制处』的命令,编写了吹捧墨索里尼空军的影片《一个航空员的归来》,得到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的赏识。在以后的年代里,他又长期与意大利修正主义分子勾结在一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安东尼奥尼的反动,是由来已久的。」
但奇怪的是,中国自1931年「九一八」起,就是二十世纪受法西斯主义侵略最惨痛的国家,中国政府也一直是批判法西斯最严厉的国家,为何会不先做「安全调查」,就邀这样一个反动的「法西斯分子」来华,拍摄这部「大毒草」?
没有正面表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尤其是对中国人民在文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不屑一顾,而偏重于捕捉日常生活场景,是安东尼奥尼被批判的主因。《中国人民不可侮》书中提到:
「安东尼奥尼等人为了达到他们的反华目的,煞费了苦心。他们想方设法混进了中国,提出了一个要拍什么『偏远的农村』、『荒凉的沙漠』、『孩子的出生』、『人的死亡』等等的计划,进而又鼠窃狗偷,鬼鬼祟祟,不顾国际信誉,侵犯我国主权,使用种种狡猾伎俩,采取偷拍、追拍、突拍、强拍等卑劣手段。安东尼奥尼在解说词里自己招供:『为了不引人注目,我们掩盖了我们的摄影机。』他还恬不知耻地说:禁止拍摄的地方,就『假装停拍』,暗中继续拍摄;而双方商定拍摄的地方,『就用未装胶片的摄影机空拍』。(《安东尼奥尼发现了中国》,见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1973年春季号)这完全可以说是帝国主义文化特务的行径。」
其实如果安东尼奥尼真是「帝国主义文化特务」,也许这「中国」不会引起中国那么大的反弹。但偏偏他是应中国政府之邀而来华拍「中国」的,所以就在中国、台湾、苏联、美国与意大利都引起然大波。
台湾自从三台联播剪辑过的纪录片《中国》后,国民党发现效果不错。所以就将晚间九点到九点半的时间收为「国有」,统一播放「政治节目」。也就是由一台制作,三台同时联播。
从 1976年1月起,三台于晚间9点,联播国防部制作60集的反共剧《寒流》;紧接其后,还有《证言》(1976.12)、《风雨生信心》 (1977.9)、《山河春晓》(1977.11)、《炼狱儿女》(1978.2)、《这一家》、《艳阳天》、《大时代的故事》(1979.1)等各种的「政治节目」。
从那时起,晚上九点一到,电视可以关机休息一下,免得过热烧坏零件;大人该洗碗的去洗碗,该洗澡的去洗澡;小孩该写功课的去写功课,该上床睡觉的就上床睡觉。大家生活变得更规律,也不会被电视霸占太多时间了。
安东尼奥尼在中国虽被批判,但一年后又消声匿迹了。然而他让在台湾的国民党,发明了「三台联播」的政治节目,这一措施反而搞了多年还欲罢不能。
一个「中国」,两个世界。安东尼奥尼也许不知道,他的「中国」启蒙了对岸那个中国的台湾孩子,让他们第一次真正的看见「中国」。他也让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养成九点一到就关电视的好习惯。
凯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