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作品:2008 土共之年
hong 发表于 2008/12/21 13:12 一品 百草园 (www.ywpw.com) 主题字词: 土共 本地的 不合潮流的 网名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 2008-12-19
汉字是有魔力的。在日本,每年都举行一个仪式,由“汉字能力检定委员会”选出一个“世态汉字”,人们相信,这个字可以反映出一年里社会的面貌。而在中国,也有人喜欢讨论哪一个字最适合2008年。在我看来,这个字就是“土”,来自于今年新出现的,中国网民对执政党的昵称——“土共”。
我是在2003年来到北京的,那时候,网络还被政府部门看作是一种全新的,很麻烦的东西。为了在开放的网络上限制某些信息的传递,政府部门刚刚启动了被称为 “网上长城”的防护系统,许多敏感的词在网上没办法使用了。令人尴尬的是,中国执政党的名字本身就特别敏感,很长时间里打不出来,可是执政党无处不在,谁也不能忽略它。于是,中国的网民充分的发挥了智慧,为执政党“发明”了无数充满讽刺色彩的新名字,比如“后清”、“国朝”、“阿达民”之类,提到的时候就随便用一个,但是哪一个名字也没有得到网上的一致承认。作为一个外国人,每次看到这些莫名其妙的词的时候,都要猜测半天。
可是这种情况在2008年改变了。大概从春天开始,“土共”和缩写“TG”在中国的博客和BBS上渐渐出现,之后,这个词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到奥运会的时候已经成为了执政党的“网名”。关于“土共”,一位对语言很敏感的朋友告诉我说,这个词历史很久,创造者是最终失去了“土”的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而这个词后面的感情也是比较正面的,虽然过去是讽刺性的,但现在可以说是反映了对执政党的认可和同情。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有趣。
在《新华字典》上,“土”作为形容词有三种意思:“本地的、地方性的”、“民间生产和流行的”、“不合潮流的”。在微观角度,一个人很“土”是有点不太好。但是,由于中国人有“从众”和“平等主义”的观念,以及现代化过程中对外国的一些不愉快的回忆,当“土”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全国人的时候,“ 土”反而可以成为一种自豪感。现在,中国的执政党——共产党恰好把这三种意思全实现了,于是网民就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对执政党的那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
首先,执政党是Local的,本地的,民族的。改革进行了三十年,对党来说,保障本国的利益,比解放全人类更优先。“为中国崛起而奋斗”已经取代了别的内容,成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准绳和合法性的来源。而民间,也越来越坚持“政权State、民族National、国家Country三位一体”的中国式观念。今年中国在国内外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危机,比如西藏事件、四川地震、奥运会、金融危机等等,而执政党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同时,坚决的“代表”了国家的利益,牢牢地“把握”住民族主义的情绪,更加成功的强化了这种状态。与2003年非典期间、2005年反日期间的民间声音相比,2008年的网络显然更加团结、和谐。
其次,民间性,这一点可以说是执政党在今年的一大亮点。在今年对内对外的较量中,执政党成功的动员起了国内人数众多的草根阶层和80后的年轻人,使他们的政治热情少见的高昂起来,达到了“民气可用”的效果,最终顶住了来自法国、欧盟甚至全世界的压力,确保了奥运会的“和谐”。与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治国” 局面相比,2008年的中国政治多了不少民众的“土”气,而正是这种“土”气的支持,使当局有足够的自信来戏弄它的那些在网上搞签名活动,推广“普世价值 ”的对手,让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如此惨淡的尴尬结局。
然后,则是一如既往的“不合潮流”。自从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一直在走着一条与任何成功国家都不同的“土”路。在政治制度、经济调控、舆论控制、环境保护、对外关系等许多方面,中国确实一直挑战着全世界的经验。北京共识、中央集权、一党政治、经济开放、控制汇率、城乡二元、贫富差异、牺牲环境、重返非洲、计划生育、舆论导向、网络封锁、盗版软件、禁止工会、山寨手机、巨资办奥运、军费不透明;这些都是中国的“特色”,是“土”的表现,是不太合潮流的。但是面对各方警告,虽然在形式上经常向国际舆论做出让步,但中国似乎并没有换一条路的打算,外界也没有任何手段能迫使中国立即改变。对这些情况,网民们也抱有不同程度的疑虑。 “土”,在这里也可以看作是信心不太充足的表现。
不管怎么说,今年终于获得了“网名”的执政,已经初步赢得了网络政治的话语权。今后,它还将按照自己的路线继续走下去,继续领导现实的,以及网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