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黑胶片
bx 发表于 2006/02/28 17:49 一品 百草园 (www.ywpw.com)
这是一个数码化(digital)的时代。随着电脑芯片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字正在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化的HDTV已开始取代传统的类比(Analog)电视。MP3播放器也正在取代旧的walkman。据估计,这一波由电脑工业推动的数码化是今后日常生活科技化的一个基本内容。但在音乐播放系统中,数码化在高端(high-end)领域却遭到传统类比(Analog)系统强有力的抵抗。这几年类比播放系统竟然逆数码化潮流而动,卷土重来,在音乐播放系统的高端领域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最近,黑胶木唱片在高端市场上越来越势不可挡。美国和欧洲几家大唱片公司推出的黑胶唱片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齐全。
音乐领域中的数码化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数码录音开始进入录音棚。1982年,索尼和菲利普公司共同推出世界上第一部Compact Disc Player,即人们今天熟悉的CD播放机。这是音乐器材上的一场革命。在短短的时间里,CD机取代了了传统的黑胶木唱盘和Cassette录放机。从那个时候开始,CD在唱片店一直占绝对统治地位。八十年代以前用类比方式录制的录音也都由唱片公司转录成了CD。今天在唱片店里看到的CD,后面若是印DDD, 即表明该CD从录音到制作都是数码化;若后面是印ADD或AAD,即表明是由过去的类比录音重新转成数码化的CD。
但CD从其开始就有一个先天的弱点,即缺乏音乐性。和以前的黑胶木唱片相比,CD的声音显得冷硬,干涩,缺乏现场感。由于这个原因,黑胶木唱片在少数音乐爱好者那里还是保留下来。同样由于这个原因,CD播放系统一直不断努力地提高自身的音乐效果。CD的标准录音是16-bit/44.1khz,这个标准很难完整准确地再现音乐。所以这个提高过程主要致力于提高数码的精确度。这二十年间,各种标准的唱片和机器不断推出。从九十年代初的HDCD,到24-bit/96khz,24-bit/192khz,普通CD和CD机不断提高数码的精确度。九十年代末。索尼再次推出革命性的Supper Audio CD 唱片,这是完全不同于过去方法的数码录音,需要特殊的播放机,索尼也为此推出世界第一部SACD播放机。这是在目前为止数码录音的最高水平。
提高CD的音乐效果的另一个方式是提高解码系统的水平。CD是以数码方式储存音乐内容,但人耳只能感觉声音而不能感觉数码。因此,任何一个CD播放系统都需要把CD内的数码读出,然后再还原成类比(Analog)输出。一个CD播放系统好不好,也取决于这个从数码到类比的还原过程好不好。所以,好一点的播放系统一般都不会满足于一部单一的CD机,而是要外加一部解码器(Digital/Analog Converter)。这个提高音乐效果的过程显得很有讽刺意味。作为数码化的CD播放系统,要提高音乐效果,竟然是以数码能否真正还原到类比作为标准和目标。“数码声” 成了缺乏音乐性的代名词。既然类比是最高目标,为什么人们在音乐播放系统中要走数码化的道路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类比播放系统在近十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所谓类比播放系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黑胶木唱片和电唱机。通过唱针在旋转的黑胶唱片上振动,再通过放大器把声音放大。但是黑胶片的再次走红,并不是简单回复到过去那种自动电唱机的水平。由于CD的方便,廉价,易操作,CD已经把普通的大众市场完全占领,剩下的只有高端市场,所以,黑胶片的回复一开始就是走高端路线。黑胶片播放系统的唱盘,唱臂,唱针,唱头放大器在市场上都非常昂贵,不是以前那种电唱机可以比拟的。以市场上中等价位为例,唱盘大约在$5,000,唱臂大约在2,000,唱针大约在$2,000,唱头放大器大约在$4,000。加起来仅这个类比播放系统大约要一万多,这还不算功率放大器和喇叭,线材等。今年初,澳大利亚一家公司推出了高达$90,000唱盘和唱臂,堪称世界之最。
除了价钱的昂贵,播放黑胶片不仅需异常小心,而且费事,费时。唱片,唱针的清洁,保养都不容易。所以,在这个数码化,快餐化的时代,黑胶片的复兴还是只能局限在小圈子里。正如快餐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CD,尤其是MP3的廉价,方便,还是大众市场的最爱。喜欢听黑胶片的人就像喜食法国松露的人一样,人数很少,但大多是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