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集聚人才的“强磁场”
liurp 发表于 2004/04/06 11:00 一品 百草园 (www.ywpw.com)
这里形成了集聚人才的“强磁场”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创新发展纪实之二(人才篇)
本报记者 宗宝泉 / 特约通讯员 赵如江
上海岳阳路上,高大挺拔的梧桐比肩而立,春夏时节,繁茂的枝叶在路
的上方汇合,远远的,望不到绿色走廊的尽头。
筑巢引凤
1999年11月27日,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在中科院的支持
下,建所伊始就聘请了国际著名的美籍华裔神经科学家蒲慕明出任所长,
蒲慕明是中科院的第一位外籍所长,他是神经轴突生长和突触可塑性研究
的国际权威。在这样一位帅才的统领下,一个在建所时仅有7个研究组的小
所,用了不过4年的时间就取得了令同行瞩目的成绩。依据文献检索结果,
自1999年以来的5年内,中国内地科学家在《科学》、《神经元》等国际权
威学术刊物和顶尖神经科学杂志上一共发表了15篇神经科学研究论文,而
其中的11篇都出自神经所。
继蒲慕明先生之后,又连续聘请了德国科学家乌里·施瓦茨
(UliSchwarz)、美籍华裔科学家臧敬五和史香林,分别领衔一个新建研究单
元。
乌里·施瓦茨,国际著名发育生物学家,曾任德国马普学会发育生物
学研究所的所长,2002年6月出任交叉学科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在他的领导
下,中心已经召开了6次国际性多学科交叉的圆桌会议。
臧敬五,美国Baylor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兼神经学系教授,国际免疫学
领域中有影响的领衔科学家。他在2001年出任健康科学中心主任。目前正
在积极进行临床研究基地和新生传染病中心的筹建工作。
史香林,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去年起担任新建的营养科学研究
所所长。在他的努力下,营养所已吸引了12位研究组组长,并且获得了上
海市政府的重大项目的支持,同时与美国营养科学的重镇———康乃尔大
学营养学系签订了合作协议。
广纳俊才
2002年1月,31岁的王琛在美国留学4年后回到上海。王琛从生化所博
士毕业后到美国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做博士后,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
究,先后在《细胞》上发表第二作者论文1篇、在《自然》上发表共同第一
作者论文1篇。此时的他,对于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是否会接受他的申
请并没有把握。
“生化与细胞所很快组成专家小组对我面试,当场就拍板录用了”,
王琛回忆说。时任所长的上海生科院党委书记李伯良研究员、常务副所长
李林研究员以及副所长阮康成研究员商量决定:鉴于王琛的研究实力,即
使不能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所里也会拿出经费支持他。而参加面试
会的所内专家则表示,他们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无条件向王琛开放。当
天,王琛就来到所里为他调剂出来的4间实验用房。事实验证了生化与细胞
所的眼力。不久,王琛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和中科院“百
人计划”的资助,被聘为研究员。目前,他带有6名研究生,并参与了李林
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研究。
最近,比王琛晚一年进生化所读博士的刘小龙也从美国申请回所,成为
又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把事业留人摆在第一位,打破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
条条框框,对脱颖而出的杰出人才,实行评聘合一,直接聘任为研究员,
这是上海生科院和各所领导的一致决策。
上海生科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纳入党委和行政工
作的重要日程,专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人才政策、人才战
略规划和人才工作计划的制定。他们还对海外引进人才的孩子上学和配偶
工作等,制定了专门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懈的努力,最近5年上海生科院通
过“百人计划”引进了59名优秀青年人才。
塑造未来
2002年6月13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报道上海生科院请来“越洋
教师团”,开设了一流研究生课程,并评论说:这是“将世界水平研究生
教育带入中国的教育项目”。
故事要回到新千年的第一天,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饶毅教授家中
来了一位好友———时任院长助理的上海生科院副院长吴家睿博士。在这
次相聚中,两人引出了把世界一流研究生课程带入上海的想法。
吴家睿回忆说:“过去大多是有什么老师就开什么课,我们认为应该倒
过来做,首先根据国际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来设计课程,然后再从国内外
聘请活跃在科研前沿的优秀科学家授课。后来,我们向中科院提出申请,
很快就获得批准和资助。”2000年秋,面向生命科学领域一年级研究生的
《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课程开讲。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一名二年级研究生这样评价新课程:“一开始不太
适应,因为老师把基础理论、最新进展以及科学方法融为一体。后来就非
常喜欢了。最重要的是,能分享到最新的实验经过和科学家们的第一感
受,引发对科学问题的热情、兴趣和思考。”去年秋天,他开始做这门课
的助教,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这些科学家面对面地交流。授课老师来自国内
外,国内老师是一批活跃的青年科学家;国外老师每批20名左右,分别是
斯坦福、哈佛、耶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的知名专家。
从2003年秋天起,这门课程延伸到北大和清华,老师们在上海授课后再
飞到北京授课。北大、清华两校共200多名研究生分享了这一课程,还引来
了一批旁听生。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生科院从多方面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
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新模式:
———实行研究生轮转制,一年级学生不确定导师,而是先在两个实验
室轮转后,再师生双向选择,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做法,学生有
了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科研方向的自由,无形中也增加了导师之间的竞争。
———实行导师小组制,由3-5名专家指导1名研究生,导师小组经常与研
究生讨论问题。
———建立统一的研究生教学与思想工作体系,专兼职辅导员及时关心
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日常生活。开设科学道德方面的专题讲座,请邹承鲁
等著名科学家与研究生谈做科学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这一整套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最近4年来,上
海生科院有5名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研究生们参与的论文,连连
叩开《科学》、《自然》、《自然遗传》、《自然·神经科学》、《神经
元》等的大门。去年,上海生科院在全国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中
位居第一。假以时日,这些在上海生科院拼搏的学子,将会谱写出中国生
命科学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