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昶博士: 谈谈老年性痴呆
qju 发表于 2005/11/22 08:57 一品 百草园 (www.ywpw.com)
谈谈老年性痴呆
·李 昶·
当你去问问家庭中有过老年性痴呆的人的家人,问问他们的感受,他们多半会告诉你:得什么病也别得老年性痴呆。也就是说,老年性痴呆,会给当事人和家人造成那无穷无尽的痛苦。
老年性痴呆在初期阶段表现为健忘、猜疑、迷路、迟钝、语言障碍、忧郁症等。而本人尤其是家人,却感到那么地无助。随后家人看着患者一步步地慢慢地失去记忆力,认知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语言能力(从言不达意到失去语言能力),时间概念,冷暖感受,方位判断,迷路走失,情绪从初期阶段的起伏到后来的麻木,识别不出亲人,到后期连饥饿感和咀嚼能力都慢慢退化,大小便失禁,完全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病人最后多半死于各种并发症如肺炎、尿中毒、意外事故等。
患上老年性痴呆的最明显的标志是初期阶段的近事记忆能力减退,如刚说过的话就忘了,刚放过的东西就不知放那儿了,而患者的远事记忆能力,如对多年前的事情的记忆能力还保留着。其原因是患者早已在过去记忆力还是正常时已将过去的事编码进入大脑记忆系统,而在老年性痴呆初发阶段,大脑编码系统已经出了问题,难以将刚发生的事写入记忆系统里边去。
说到底,老年性痴呆,无论是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脑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还是脑创伤型痴呆 (Dementia due to head trauma),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享廷顿病 (Huntington's disease),皮克病 (Pick's disease),艾滋病 (HIV) 引发的痴呆 (Dementia due to HIV disease),其核心都是大脑神经细胞大量死亡,大脑各部位尤其是海马部位萎缩,脑血管病变,大脑皮质病变等。也就是说,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脑病变,它一旦发病,只会越来越严重,直至病人死亡。
患上老年性痴呆(极少数中年人也可能患上此种病症),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之一。患者在初期阶段,大多因为神志还清醒,但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近事记忆力下降,语言开始缺失(如刚要想说什么,却找不到适当词汇来表达),逻辑推理能力下降并开始呈现混乱,组织能力和时间安排能力下降混乱等。因为老年性痴呆初期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病人生活还能基本自理,他也可能掩饰自己可能陷入的尴尬,如不加入众人的讨论,自己读报,但实际上读不进去甚至报纸反拿着自己还没意识到。
说到这里,笔者要想说明一点:患上老年性痴呆,是人生的不幸,但不是什么羞耻的事。个人和家人是没有对这种病症的出现负有责任,他人和社会,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关心、照料患者并支持患者的家人。
其实,从心理分析上看,一个人在发病初期阶段,当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上老年性痴呆时,或被诊断出来时,自己心里一定十分难过,十分失落,而又是感到那么无助,因为这种病症不可逆转,只可能慢慢恶化,这就是为什么患老年性痴呆的人在初中期阶段会情绪起伏,有时甚至像变了一个人,不少的病人都可能患上忧郁症。人的自信、自尊会下降。而要帮助当事人,其一是要安慰当事人的情绪,宽他的心,其二是要尽最大可能帮助当事人活得有人的尊严。笔者同时认为,如果去贬低、羞辱患者,是最不见容于人类的、最低劣的行为。
患上老年性痴呆的人,到中期以后,认知能力,识别能力,语言能力,记忆能力就开始基本消失,也就是说,对情感的感受能力也基本消失,这时反而心中的那种难过会逐步消失,而他人的语言的伤害力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这时,真正最难过最痛苦的是患者身边的亲人。
本文还想谈谈患上老年性痴呆的人身边的家人。首先要想指出的是:要照顾患上老年性痴呆的人,是一件漫长、艰难、巨大、痛苦的事。漫长是指老年性痴呆从发病确诊至死亡,可能从3-4年至20-30年,大部分病人是经历5-10年这个阶段。
而要照料老年性痴呆的人,其艰难程度不是过中之人难以想象,如当病人吃饭意识消失以后,要一口一口喂他;当大小便失去控制以后,病人可能随时便裤子尿床;当病人方位意识消失以后,一不看住,他出了门,就走丢了;当冷暖意识消失以后,病人可能大冬天穿件衬衣跑了出去;因为做事转身就忘,如开了煤气、天然气却忘了要做什么,引起中毒或火灾。这就是为什么不少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死于肺炎、尿中毒、意外事故,或是走丢以后因饥饿或脱水死亡。
而从要照顾这类病人来讲,其工作量是巨大的,其责任是巨大的。痛苦在这里是指亲人亲属配偶子女,看着病人的记忆、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各种生活能力开始退化,认不出家人亲友,成天呆呆坐着或发脾气,与家人亲友记忆中的当事人判若俩人,家人亲友心中的难过是那么地深,那么地伤心。与过去患者未发病时相比,似乎完全成了一个家人亲友不相识的人。
从大脑功能来看,患上老年性痴呆的人,在初期转化入中期时,其智能和大脑能对语言行为操纵的能力,已经退回到儿童期、幼儿期,而当病人进入晚期时,其大脑功能与婴儿期大致相同,甚至在亲人认别等方面,还可能要低一些。
这里就出了另一个问题:怎样在心理上去安慰当事人的家属亲友。我建议的一般的方法是:希望家人亲友把患者的过去,如那些美好的日子,一块吃住游玩,聊天看节目,听音乐看比赛,永远地深深地保留在记忆里;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记忆中的那位亲人,已经不复存在于现实中了。现实中的是大脑和各种生理功能都已经严重退化了的人,是我们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勇气去接纳他的人。告别吧!将美好永远锁入记忆中吧!以真诚的爱心和勇气来接纳不幸的病人,用爱用耐心,用艰难繁琐的劳动去尽最大努力照料病人。去做我们能做的,对于我们不能做到的,也不必在心中留下自责和遗憾。
患者家里人最为难过的是,他们看着患者病情慢慢恶化,看着患者在认识能力、交流能力和情感方面慢慢地离开他们远去,似乎看着一个人走进大森林或大沙漠,慢慢离开,慢慢消失,却抓不住他/她,他/她似乎在不告别的情况下,在不知觉的情况下,慢慢离开家人亲友远去,走向永恒,走向一个地方,那里从来没有人回来过。家人亲友内心的伤痛难过是巨大的。
因为老年性痴呆是不可逆转的,虽然如果发现得早,目前最先进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痴呆过程,家人亲友仍想试各种中西医药,试图将病人的知觉、思维、逻辑、情感唤回,当他们发现无论怎样努力,病人病情还是会继续恶化,这时,家人内心会因无助感而产生强烈的负疚感甚至罪过感。
笔者见到过有的家人因为怀疑是否是因为自己说错了话,导致患者生了气,患者受了刺激,所以病情恶化了。有的人认为自己应该早点把老年父母接出国来,如果老人心情好些并愉快些,说不定老年性痴呆不会发生或推迟发生。这些都是误解。老年性痴呆在能被确诊以前,往往有一个很漫长的潜伏发展过程。而大脑细胞的死亡,大脑部位的萎缩,以及大脑皮质病变,都不是因为我们说了什么话或做了什么事就可能导致或延缓的。
笔者还想说的是:要照料患有老年性痴呆症的病人,爱心二字是容易说的,做到有爱心不难,但真正需要的是比爱心更重要的耐心。中国人有句老话,“久病无孝子”。
老年性痴呆症,可以将家人亲人的耐心推到极限。笔者见过的,对待家中老年性痴呆症的病人的态度,可以将家庭关系分裂,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责任,最后把病人送入老人院由他人照顾而不了了之(当然这还要有经济实力的家庭才能做到)。它也可能导致兄弟姐妹之间由于时间分配、具体事务、经济承担能力等而造成不合甚至反目。就算是请人照顾,请来的保姆要做到喂饭,解便帮脱裤子擦便,洗尿床的被单等,也不是一般保姆就愿意做的,你加人工钱也不一定能留住保姆。
总之,如果家里出了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这一状况带来的,是对家人亲人的严肃的挑战,其需要的耐心、努力、持之以恒的态度和金钱的耗费,都是巨大的。
这里没有一个简易的答案。如果你作为家人,你的耐心受到了挑战,我觉得都可以理解,如果你义无反顾地、持之以恒地去照顾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你应该得到人们极大的尊重。而老年性痴呆病人所需要的是除了家人,还需要社会动员其力量来进行关怀。
另外,没人能保证自己老了不会患上此种病症,在自己有能力时,如果能够帮助这些病人,能做点事,就去做点,也算积点德,上帝会知道的。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持不同意见者加入讨论。
# 更多的文章请看李昶博士专栏
作者/李昶
注: (本文原载于《北美时报》)
本文作者李昶,四川成都人,在中国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后赴英国和美国攻读心理辅导及婚姻家庭心理研究,获硕士,博士学位。曾担任美国“亚洲广播电台”婚姻家庭系列专题节目主讲人,并在美国加拿大多家报刊杂志,大学学会发表文章。现为美国,加拿大注册婚姻家庭心理治疗师,在加拿大安省儿童精神健康协会心理治疗中心从事儿童,青少年,婚姻,家庭心理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