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拿什么同粟裕相比?
112 发表于 2005/12/15 11:58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论人品、论气节:论人,先谈人品,故先人谓之为“本”份。有人把林彪不喝斯大林的酒作为林彪有气节的证据,余不以为然。
1 看人看长远,有些事是一时的,有些是一世的。汪精卫也曾要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坚持的时间还比一顿饭更长一些,终究遗臭千古。林彪的人品,战争年代看不太多,时间长了自然显现,害人无数,终于折戟沉沙,自遭报应。而粟裕大将,一生光明磊落,坦荡胸襟,两让司令、不谋权,不结派,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解放之后积极推进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下台之后还认真思考我国军事发展,提出积极防御的思想,两者相比如何?两者有怎能相比?
2 林伤及神经,后来发展到怕光、怕风,50年他以身体不好不去朝鲜,如果50年林说话是真,那他确实不能喝酒,神经有伤的人会去喝俄罗斯的烈性酒吗?如果50年林彪说话是假,那他面对强敌不敢出战,欺骗国人这点都不提,光说他不喝酒就是有气节,岂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论战略眼光:为帅者首先应有战略眼光,立足眼前,心系全局,心无全局者,只可为将,不可为帅,为将也不可能是上将,只可为猛将。即古人云: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粟裕提出的决战于长江之北、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无不被历史证明其正确和高超,尤其是决战江北是在中央、毛主席的南下决心已下的前提下,仗义直言,绝好地表现出将军的全局观和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观林彪,中央催促发动辽南战役几个月,林还坚持打长春,东北无小仗可打时才决定打锦州,发动辽沈之后听说葫芦岛增兵又有动摇,辽沈之后中央催促尽快进关,林彪又几次拖延,胸无全局,一目了然,如何能比(想想淮海时邓说:中野打光了也在所不惜,林又能排在几流)。有人说淮海战役的战果比粟裕将军预想的要大来否定将军在战役初始决定阶段的作用,这是毫无道理的。
1、淮海不比辽沈。辽沈把门一关就剩打狗,关了多少就能预见到最后会打死多少。(营口还跑了一万多)淮海就不一样了。徐蚌是大平原,背后就是长江就是宁沪,敌人是进可攻,退可跑,不可能形成关门打狗的架势。战争并没有太多的确定性,除了事后诸葛亮谁能说得那么准确。
2、淮海战役是中央采纳粟裕将军在江北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建议而发动的一场战略决战,它的胜利及其造成的敌我力量对比充分说明了粟裕将军的远见卓识。
3、淮海战役不是一方守城,一方攻坚的模式,是双方在平原地区进行的大的机动兵团群之间的战斗,我军最后能以弱胜强,在总兵力、火力装备、机动性都比敌人差的情况下取得决战的胜利,充分显示了战役指挥人员的高超指挥艺术。4、粟裕将军在中原总态势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果断向中央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以及淮海战役其它领导人在战役过程中的表现,反映出我军领导人胸怀全局,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别单位得失的全局观念。观东北战场,48年初,敌人屯兵三处:长春10万,沈阳30万,锦州15万,已无多少机动部队;我军整编时计有东北野战军(机动部队)70万,东北军区部队33万。我军占领东北95%以上的地区,占绝对优势。在这种局面下,是该把敌人赶出东北还是把敌人消灭在东北,站在全国的角度看,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困难,肯定会有,但会有60万对80万那么难吗?想清楚上一个问题,才能再谈下一个问题:48年东北的军事斗争,重点应放在南边还是该放在北边。战略上看,从北向南解放东北肯定容易一些,有退路的敌人肯定比没退路的敌人好打。打掉长春,必然促使沈阳和锦州的敌人猬集,45万敌人,后有通畅的退路,好解决吗?林却于2、4、5、8月几次向中央提出打长春,辽沈战役9月开始,林指挥部迟迟不南下,10月2日林在南下的火车上还以林罗刘名义向中央发电想打长春,幸被罗刘纠正。观林毛在48年中的往来电报,林对打长春是情有独钟,毛坚持南下作战。再观蒋军,蒋在48年卫立煌上任后多次催他将兵力集中锦州,为此4月1日将卫召到南京面谈,卫也于8月初国民党军事会议上判断***将于10月动作,重点在锦州。期间国民党在锦州成立了锦州指挥所,加强了指挥,从山东调了第9军、第54军进驻锦州。只是由于东北国军内部矛盾重重,卫立煌犹豫不绝,沈阳30万军队丧失了在我军大规模南下之前的脱身机会。毛泽东的意见,加上卫立煌的犹豫,成就了林的辉煌。只是高层争论别人又怎会知晓,大家都觉得林彪挥师打锦州解放东北了不起。写到这我不禁想到毛泽东对粟裕说的一句话:消灭整编74师,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毛蒋都想到了,指挥官拖着不办,一个毛蒋都没想到,什么叫了不起?论战役指挥水平这点大家争论很多,我谈我的一家之言林彪成名很早,但使林彪脱其他将帅而出的,是东北。
东北我军的胜利,有其历史原因,不能全归功与林。
1、东北有着巨大的战略空间,实际国民党在东北从来就没进行全面占领。我党提出的以空间(城市)换兵力的做法在东北非常明显,国民党占领长春后,由于占领大中城市多,已无机动兵力北犯,所以我们可以把北满建设成牢固的战略根据地。
2、对东北我党进行了大力经营,在东北的中央委员就有20多人,陈云是我党经济干将,亦参加了东北经营。
3 东北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分量可比现在重多了,不说支起半壁江山,也占全国工业能力的40%以上,再加上关东军及苏军撤退时留下的大量武器装备,使我军在东北发展壮大有了很好的基础,当山东部队还管蒋介石叫运输大队长的时候,东北军队已经大部完成的装备的升级。在四支野战军中,四野的装备是其他部队所不能比的,师一级的部队可以拿火车向后方留守处运成车的武器装备、炮兵可以编成纵队、有航校、有炮校、有我军第一支装甲部队,第一支铁道兵,入关时有坦克100多辆,东北部队的装备水平是全军最高的,但歼敌数目跟这没成比例。
4 东北地大物博,东北师一级的部队在北满就有留守处,伐木材、酿烧酒、甚至倒卖大烟土,有着丰厚的财政收入。
5 东北我军一直占领着广大农村,在全国第一个颁布实施了土地法大纲,进行了土地改革,为东北解放军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加上47、48年全军进行的新式整军,大大提高了战士的觉悟。实际讲到塔山、黑山已经主要不是战役指挥员指挥水平的问题了,将士拼命至少占了一半因素;而敌人的士气很低,灭了廖耀湘后沈阳的20万人就没什么象样的抵抗了。
财力的雄厚,工业的发达,有着稳定巨大的战略空间和兵源,有着那么好的将士,这么好的条件,东北我军胜利是必然的。
看完大背景再看具体的战役指挥。三大战役林参加了两个。辽沈战役在指挥上的神来之笔是打锦州。平津的精彩之处在于揪住傅作义,没让他东逃西窜。没西窜,是毛直接指挥的,围张家口,围35军,歼灭104军,是老毛直接调兵遣将,林彪还因程子华打密云惊了35军挨了老毛的骂。但林指挥部队分割包围平津还是很迅速的,不打塘沽也很有魄力。西边问题解决了,淮海战役也见分晓了,傅作义还不想好好谈判,还想成立华北联合政府,那只好再给他来个当头棒喝。京津塘中,打天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打天津是刘亚楼的得意之作,请大家不要把功劳放错位置。具体看到解放的过程,东北解放中林彪又指挥了多少经典战役。辽沈战役歼敌55万,我军兵力大于70万,绝对优势。但辽沈战役实际上就是打锦州,再加上围歼廖耀湘,沈阳、长春敌人没怎么打就降了,锦州之战,我军占绝对优势,林彪作为总指挥,1 这仗是毛让他打的;2 锦州之战攻坚、阻援,靠的是将士坚决,胜利了统帅当然有功,但没有体现出多少过人之处。再打廖耀湘,黑山之战功劳应大部记在纵队头上,但营口跑了几万人的部队,应该记在谁的头上?四野入关,天津是刘亚楼打的,渡江之后的战役我没看出林彪有多超越常人的水平。衡宝战役想对白崇喜来个围点打援,也没打成。命令秦基伟广西就地剿匪,不去包抄云南,边境跑了几万人,为患几十年。当然四野从黑龙江走到海南岛,功劳巨大,但将士跑的路途远与统帅的指挥水平挂不上吧。看林彪打仗,总觉得不过瘾,好象没见使招,凭着比对方劲大就把别人收拾了。林突出的一点是会带兵,部队战斗力强。杜聿明曾说过:东北***的战术水平,全国少见。东北我军提出四快一慢、三三制、四组一队、一点两面等多个战术,水平很高,但这能否记在林头上,我一直没查到确切资料,不敢妄言。但我觉得,林彪指挥时长于战略性的思考,画出作战指示图后具体指挥是刘亚楼等进行的,他怎么会一下抓到营连战术上。在红四军的时候,就是林管打仗,部队训练等军政日常事务由罗荣桓负责,按常规部队训练一直应是参谋长负责,当然六大战术中有不少指挥决策的方法。我觉得这不能完全算到林头上,应是个集体智慧的结果。不管怎么说,以一个方面部队的领导全力推行战术训练在全国部队中是力度最大的。效果是显著的。此点不能抹杀。东北解放模式与华东解放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东北按照我党以空间(城市)换兵力的方针,让国民党占了几十个城市他就没有多少机动兵力了,下来就是敌守我攻,我军可以从容地集中兵力一个一个城市打下来就是了。虽说开始有些慌乱,但东北除了城市之外的广大空间上我们一直是主动的。华东(开始是山东)开始是敌人的全面进攻,后来是重点进攻,敌人集中大批机动兵力意与我决战,直到发动淮海战役我军一直是整体劣势。我方在山东并无太广大的战略空间,所以两者承受的压力、面临的战争环境是不一样的。看粟裕将军指挥就是一种享受。苏中战役,敌12万,我3万。第一仗,粟裕大胆出击,痛打整编83师(原缅甸远征军第100军),之后以少胜多,连战连捷,显示了高超的指挥水平。莱芜战役,陈诚南边8个师,北边3个军,33万人马南北夹击,粟裕指挥部队在方寸之间辗转腾挪,布了个口袋,王耀武还不想进来,粟裕将军稍一调动部队,陈诚就十分默契地催逼王耀武把部队放了进来。跟陈诚配合之默契,有如一家。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一直有个说法:刘伯承指挥国防部,粟裕将军不输刘帅也。
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24个整编师,45万人,采用稳扎稳打、大兵团逐步推进的战法企图与我决战,粟裕指挥部队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通过高度机动,不断调动迷惑敌人,整编七十四师稍一冒进,即被粟裕将军抓住机会斩于马下。整编七十四师(整编师是军的兵力)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粟裕将军在敌重兵猬集中直取74师,百万军中取敌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这份从容、这份魄力,又有几人能比。难怪毛泽东会对粟裕说:消灭整编七十四师,两个人没想到,蒋介石没想到,毛泽东没想到。有一点我们应该看到:华东解放军的装备与东北解放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东北解放军48年整编就编有炮纵,可以通过铁路机动部队,入关时有炮1000余门,坦克100余量;而华东野战军是两条腿和汽车赛跑,直到最后淮海战役时的攻坚火力,也是群策群力,想出了用汽油桶发射炸药包才解决的问题。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但东野打起仗来,是谁也不怕的。淮海战役我的资料不是很多,我不想说太多。总的来说,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唯一一个以弱胜强的战役,是唯一一个双方大规模兵团间的平原机动作战,交战过程中,我军机动能力弱于敌人,装备弱于敌人。淮海战役的提出、发动和胜利,表现出华东军事领导人(粟起很大作用)的深远的战略眼光、高超的战术指挥水平和过人的胆魄。林、粟指挥水平都很高,看粟裕打仗,如看高手写草书,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于平凡中见奇峰,大手笔中见胸怀。林彪打仗有很多精彩之处,但胸怀、意境不如粟裕。林指挥打仗比粟裕多,但大食堂的厨师可能比名厨做的饭菜多,指挥艺术,到了艺术境界就是比水平,比意境,跟资历长短,打仗多少关系不大。常所谓: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可是要想评说,真实的历史情况又有几个人清楚,尤其林、粟。粟57年遭错误批判,其实在此之前很长时间,华东的干部遭饶涑石这个阴谋家算计了很久,很多人的功绩都叫饶给抹杀了,加之粟裕胸怀坦荡,不求名利,一直以二把手的位置指挥作战,所以粟裕功劳大但表扬声小。林一直是一把手,在荣誉的汇集点。
一、战略方面1.“东北初期,中央和东北局都认为国内和平是可能的,命令林彪集中主力与敌人决战,而林彪认为与蒋介石的和平是假的,建议作长期打算,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央从来就没有认为国内和平是可能的。这点不管是毛去重庆谈判、还是进行停战协定谈判,共产党对蒋介石是从来没抱任何幻想的。这点可以从毛的多次讲话及中央的所有部署看出。你只要看过毛的《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就应明白。我军的部署是“向南防御、向北发展”。与敌争夺东北是我军自始至终的想法,中央45年9月19 日致各中央局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坚决地争取东北”。我军比敌人先进东北,当敌人进入我军已抢先控制的东北时两方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运力限制,国民党向东北派兵是逐步进行的。当国民党11月向东北挺进时,只有13军,后来又有52军、新六军几支部队,新一军等都是46年初才运到的。45年11月我军在东北约有部队13万(河北出关7万,山东6万,后还有增加,短期内达到28万。不是很准确)从力量对比看,我们与国军并没有劣势,所以中央希望东北局在敌人在东北站稳脚之前在东北打几个大仗,以夺取东北的控制权。具体就是11月15日毛给林的电报中所讲:坚守山海关、绥中线,节节抗击,消耗疲惫敌人;黄克诚、梁兴初部在锦州、锦西、兴城三角地区,准备战场……一次消灭敌人两三个师,(几次共)歼灭敌人三个军。但由于国军是美式装备,我军部队长途跋涉刚到东北,十分疲惫,加之重武器缺乏,所以虽人数上与国军相当,战斗力相差较远,故没有达成以上设想。当林彪从沈阳到达锦西附近与黄、梁联系上时,我军已主动放弃山海关、退出绥中、兴城、锦西。歼敌计划已无法进行。林在听取黄、梁意见后,11月22日向东北局提出了“根本意见”,即“我军应避免仓促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26日,经东北局同意,林退出锦州。与此同时,11月20日,刘少奇致电东北局提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11月28日,刘少奇再次致电东北局“我军主力初到,且甚疲劳,不能进行决战……东满、南满、北满、西满之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与次要铁路,我应力求控制”。A.如上所述,中央和东北局(含林彪)对东北的战略是随政治形势、敌我兵力对比、战斗力对比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你所云中央因认为国内可以实现和平而命令林与国民党进行决战是没有这个前提的。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A.东北我军在最初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据记载:曾克林、唐凯部出关时两个小团,两个月时间发展到3万余人,主力部队六个旅,还有独立团。通过:1、向苏军要日军军火库;2收缴伪军警武器;3收集流落民间的日军武器三种手段配齐了装备。A.辽南多山,辽西多河流、山川,不利敌人机动,利于我军歼敌。敌人分兵快速抢占城市的部署也是有隙可乘的。A.我军歼灭敌人几个师是完全可能的。我军的骨干是老八路。45年8月到10月,刘伯承指挥同样是老八路的晋东南解放区部队,以3.1万人抗击国民党部队3.8万人的进攻,攻克城市6座,歼敌3.5万人,取得了上党战役的胜利。是役,我军战士多则5发子弹,少则2、3发子弹,很多新战士只有大刀长矛,我军共有山炮6门,每门炮弹不足20发。上党战役还没结束,刘帅又布置了平汉战役,到11月2日战役结束,歼敌30军、40军23000余人。有力支援了我军在东北的展开。就是“卫林”派一直认为战斗力不如林的新四军粟裕部,也于46年6月以不足3万兵力抗击敌人12万人的进攻,七战七捷,取得了歼敌5万3千余人的战果。东北开战之初,山海关一战,杨国夫部山东七师这支等着到东北拿武器而只有轻武器的部队,抗击全美式装备的第十三军(后加52军),也是打了16天才主动撤出的(后被迅速调往北满接收武器)。所以中央指示歼敌几个师是切合实际、是可行的。A.东北我军从45年11月到46年6月,不但战略上被动,从战役指挥上也是消极被动的。十几万部队从山海关撤到四平只在秀水河子歼敌4个营1500人,大洼歼敌4500人。四平阻击战我军都是老八路,打得很英勇,之后就被敌人一口气赶过了松花江。我军不管是刘、粟,都是在敌重兵压境的情况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只有东北是一直跑到敌人打不着的地方缓过劲来才开始转为主动的。2“46年8月,林总对于东北局势更一个明确的判断……,在林彪正确战略的指导下,东北形势很快变为主动,并率先夺取胜利”。 先说到了46年8月东北形势发展到哪一步。46年5月,我军放弃四平、长春等地,敌人进占吉林多座城市,机动部队大部转为“固定”部队。5月25日,我南满部队发动鞍(山)海(城)战役,连克鞍山、大石桥、营口。敌人将北犯的主力新一军从北犯最前线调往南满,于松花江边停止了北进。说明已无机动部队,6月6日,国共双方签定停战协定。实际停战4个月。停战时,敌军在东北兵力27万,以守城部队为主,没有什么机动部队(停战时一直在增兵),我军20余万,以机动兵力为主。我军机动部队多于敌军机动部队。东北停战以后,国军方面立刻就暴露出兵力不足之问题。盖国军占领大量土地,皆因我军四平一战后一直被国军紧逼而缓不过气来,我军兵力并未伤筋动骨,一旦双方停战,我军立刻就显示出兵力雄厚的优势。以国军主力新一军的防区为例。东起老爷岭,西迄农安,北抵松花江北岸,南达公主岭,正面宽达300英里。要有连贯的防线决无可能,只能行据点防守,临敌分兵乃兵法之大忌,被林彪围点打援将是不可避免。而蒋介石的军事思想,土地比任何都重要,收缩防线主动放弃一些地方是决不允许,总要到连部队和土地一起送掉才死心。到了46年8月,已经是我方主动,敌人无奈,即已经到了战争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已清晰可见的时候。任何一个经历过抗日战争,尤其读过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论持久战》的将领,对战争的走向都会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候说出来能算英明吗?不算。这时候说出来能算是有预见吗?已经晚了。为什么说已经晚了,结合另一个问题“到底是谁的正确战略指导,使东北局势很快变为主动,率先取得胜利?”一起说一说。A、我党对东北工作的战略方针经反复的考虑和论证后,以45年12月28日毛泽东给东北局的电报《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确立标志。46年6月1日,林发电报给中央,提出放弃哈尔滨打游击的想法,6月3日,毛回电指示应建立稳固的根据地。6月底7月初,东北局开会统一思想,确定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7月7日,通过了陈云起草的《东北的形势与任务》,即东北发展史上著名的《七七决议》。决议指出“创建根据地是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位”,要求广大干部到农村发动农民。对于军事方针,决议指出“作战的原则,不在于城市和要点一时的得失而是力求消灭敌人”。A、根据《七七决议》,我党动员了12万干部下农村,后来制定了《土地法改革大纲》,进行了土改,进行了大规模剿匪,终于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尤其是土改,使广大国军官兵产生了要么回家分地,要么投诚到***分地的普遍想法,对分化敌军起到了重要作用。《七七决议》确定的我党在东北工作的指导方针及其贯彻实施,是我军在东北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A、,《七七决议》统一和确立了对以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如果等到8月才做出对今后局势发展的正确判断,《七七决议》怎么可能在没有正确前提的情况下得出正确得结论?所以说是晚了。3、“在1948年初,林彪拒绝了毛泽东要他在春天南下作战的意见,避免了对我不利的过早的战略决战,在1948年7月,林彪主动提出了在秋天"以最大主力南下作战",此次南下最后演变成了辽沈战役并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与粟裕力谏毛泽东"华野一兵团暂缓渡江"性质上相当。”我只好再跟你分析一下当时的东北局势A、从全国来看,47年下半年我军已经转入战略反攻。A、东北战场在47年下半年我军发动冬季攻势前已完全占据主动。A、东北民主联军48年整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至3月15日冬季攻势结束:计有纵队10个、独立师14个、炮纵一个、铁道纵队一个、坦克团一个、骑兵师三个,88个二线独立团补充进部队后,大部分部队作到了齐装满员。总兵力已超过60万,地方各军区兵力31万A、卫立煌在48年我军冬季攻势结束时的兵力部署是收缩兵力固守据点,长春:10万;沈阳地区:30万;锦州地区:15万,共计55万“避免了对我不利的过早的战略决战”。我军已占优势,我有80万以上的部队,敌55万分兵三处,粟裕将军60万对80万都敢决战,我们英明的林总兵力80万对60万进行决战还是“不利”、还是“过早”,有损英名吧。说笑了,言归正传。打锦州最后演化成战略决战,但中央与林彪的分歧不是早决战还是晚决战,而是军事斗争重点在南还是在北的战略态势判断之争。即东北解放是该由北向南打还是该关门打狗。而不是军委要林彪决战下面把中央与林彪的争论简要回顾一下:A、 46年2月8日,毛致电林、罗、刘“下一次作战有两个方向,一是打抚顺、铁岭、法库之敌,一是打阜新、义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究竟打何地之敌为好依情况确定。但你们应准备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昌、滦,对于应付蒋军是否更有力?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力。”清清楚楚,中央是否是让林南下决战。A、冬季攻势结束后,军委致电东北局,为防止敌人南逃华北,希望下一步军事行动打义县攻锦州,或向锦州、唐山之敌出击。A、 4月18日,东北局致电军委提出以9个纵队打长春,力求半个月拿下长春。“其他意见,如打义县、攻锦州,如向锦州唐山之敌进击,所遇敌军甚强,我军粮弹衣服不济,困难比较多,故均不适宜。”电报中军事行动方向出自林彪的意思。A、 4月22日,毛复电林、罗、刘、高等7人:“同意你们先打长春”、“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由不可克服之困难。你们所说打沈阳附近之困难,打锦州附近之困难,打榆锦段之困难,以及入关作战之困难等,有些只是设想的困难,事实上不一定有的。有些是实际的困难,在你们打开长春南下作战时会遇到的。特别在万一长春不能攻克的情况下要遇到的。因此,你们自己,特别在干部中,只应当说是在目前情况下先打长春比较有利,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不新鲜我不知道你学了毛主席语录后是否还要说什么“不利”“过早”。A、 5月24日,一、六纵奔袭长春郊区之敌军,歼敌56师两个团6000人,我军伤亡2000。林发现敌人较有战斗力,遂改攻城为围城。6月5日,林以林、罗、刘名义致电军委,提出三个方案:一、攻城,但没把握。二、少数兵力困长春,主力南下北宁线、热河、冀东作战,但部队南下困难较大。三:对长春长期围困打援,先消灭援敌,再攻城,时间准备2到4个月,可以确有把握地歼灭敌人与拿下长春。6月7日,军委复电基本同意确有把握的第三案。A、林想围城打援,卫立煌就不出兵。7月,东北局讨论作战行动,20日,致电军委,认为目前“不宜勉强和被动地攻长春”,“到8月中旬时,我军即以最大主力开始南下作战,首先以奔袭手段分别包围歼灭义县、锦西、兴城、山海关等诸地之敌,然后迅速地进行夺取承德和打援的战斗……在平绥线作战,需要晋察冀配合作战”。7月22日,毛复电同意。30日毛来电指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A、打长春先是困难少,又是确有把握,最后又成“勉强、被动”。实际只是长春郊区打了一仗。几十万大军从3月到7月按兵不动,只歼敌6000,林必须给中央一个说法了。这才是林提出南线作战的真实背景。A、 8月5日,林、罗、刘致电军委提出:为调动傅作义主力,不宜东北部队先动,而应由杨成武兵团先动。8月7日,林致电军委提出:东北部队的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行动迟早才能确定。8月9日,毛复电批驳。杨兵团不过几万人,百万大军的行动要看杨的几万人的行动,林不想南下,也太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