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沙尘肆虐凸显荒漠化加剧现实 沙尘从哪里来
兰州晨报 发表于 2010/04/25 18:27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主题字词: 沙尘暴 河西走廊 三北防护林 蒙古
编者的话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将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几乎每年春天,弥漫的沙尘总是笼罩在我们头顶,而且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带着许多问题,记者驱车前往河西走廊,在3000多公里的风沙线上,目睹了沙漠的嚣张和风沙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了解了人类的痛苦和义无反顾的抗争,如何保住沙缘地带人们的家园,如何缚住沙魔作恶的翅膀,清除压在千里河西走廊近千万人民心头的阴霾,已刻不容缓。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关注河西沙尘暴系列报道”,对沙尘暴的成因、范围及人类的抗争予以探究。
追风探源:沙尘从哪里来
2009年,民勤爆发了7次中量级的沙尘暴和4次扬沙浮尘天气,但今年,仅在3月份就爆发了3次沙尘暴和8次扬沙浮尘天气。同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兰州竟出现了16天的沙尘天气。4月24日,一场超强沙尘暴再次袭击河西走廊。
越来越多的沙尘不仅仅是沙尘暴所为,沙尘天气,正预示环境变化并影响着人们……
沙尘暴:成因
全长1600公里的河西走廊,是我国的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其中以民勤最为严重。
4月24日11时35分前后,玉门、瓜州和敦煌相继下起了小雨,阿克塞、肃北两个县的大部分地方飘起了雪花。
伴随着雨雪天气,气温也下降了许多。
中午下班,回家路上的玉门市民胡立伟抬头看天,虽然冻得有点发抖,心里却暗暗高兴:“下雨了,瓜州老家的庄稼赶上了好时候。”
然而,这位农家子弟随后便失望了——24日13时28分,短暂的小雨后,玉门、瓜州突然笼罩在一片沙雾里,扬沙骤然袭来,空气中的清新感随之消失,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尘土味。
沙尘暴生成的必要因素是风、上升的气流和沙尘。沙尘暴概念明确:强风吹起大量尘沙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玉门以东150公里外的酒泉肃州、金塔的天气更糟。从当天14时28分开始,金塔、肃州局部地区出现了沙尘暴。一时间,狂风大作,黄沙漫天,8级以上的大风裹挟着风沙一路呼啸而过。“肉眼观测的能见度不足百米。”
几乎在同时,张掖发布了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张掖将出现6到7级西北风和沙尘暴天气,请相关部门做好交通安全和防风防沙准备。收到短信,张掖市民吴女士笑了:“上午还是多云,下午怎么可能起沙尘暴呢!”
到16时许,忙着赶文件的吴女士发现办公室里越来越暗。抬头一看,窗外已和两小时前截然不同了。
沙尘遮天蔽日。“好像只是短短一会儿,天就黑了。”吴女士隔着玻璃一看,整个天空昏黄一片,风沙里,枯枝、垃圾、塑料袋随风乱舞。“‘老黄风’和沙尘暴又来了!”
沙尘继续南下,东进。
24日18时50分,金昌市金川区、永昌县,18.8米/秒的大风横扫大街小巷,空中弥漫着刺鼻的尘土味,最低能见度200米。
大风穿越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行至民勤,含沙量骤然增大。
19时09分,民勤降水降温伴随着沙尘天气,瞬间最大风速28米/秒,风力达到10级,最低能见度为零,“黑风暴”压向民勤上空。
“太吓人了,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大的沙尘暴。”4月24日下午,曹先生驱车从武威赶回民勤,“快进县城时,车外面一下子像变成了深夜,伸手不见五指,更可怕的是,我们打开了车灯,但前面依然什么都看不见,我只好让司机把车停下,等沙尘暴过去。”尽管是事后向记者回忆,但曹先生心里仍余悸未消。他说:“我们守在车里的那会儿,大风似乎要把车掀翻。风和沙尘打在车上,发出刺耳的声音,非常害怕。”
黑风暴是一种强沙尘暴,俗称“黑风”,是极端天气中少见的一种令人恐怖的沙尘暴: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暴风携带的尘土滚滚向前,在高空可飘散到数千公里甚至1万公里之外。黑风暴是特大的强沙尘暴,很少出现,但破坏力极大。
在这场持续3小时零4分的“黑风暴”中,民勤县城及薛百等8个乡镇11个村组发生13处火灾,其中3处农村居民点连片起火,部分区域断电,初步预计损失达2亿元。
这是民勤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其惨烈程度超过了1993年的“5·5”风暴。民勤县薛百乡村民张玉成回忆:“黑风暴袭来时,狂风裹挟着滚滚沙尘如一道黑幕突然从天边压过来,明朗的天空突然一片昏暗,行驶的车只能开灯缓缓前行,道路、大街两边的很多广告牌在大风中倒下,城区街道护栏被刮倒,大街上堆起了长长的沙堆。大田地膜被大风吹飞,日光温室棚膜被刮得四分五裂。”
4月24日特强沙尘暴灾情发生后,民勤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电话部署救灾工作,要求全力灭火,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武威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灾。
事实上,在“黑风暴”来临前,民勤县就通过电视、短信平台和政府网站发布了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避免了人员的伤亡。截至4月25日晚,民勤方面尚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目前,民勤县已组织了30多支队伍、上万人连夜对这次特强沙尘暴开展查灾自救。
民勤遭遇沙尘暴后不久,24日19时40分,在距民勤约200公里的武威,凉州、古浪等县区出现扬沙天气,瞬间最大风速达到18.1米/秒,能见度为9000米。
当晚9时,民勤“黑风暴”仍在持续,而在武威,大风来临不久就下起了小雨,沙尘在及时雨冲刷下,狰狞的翅膀折断了。
大风翻卷东上,掠过乌鞘岭,直扑兰州。
沙尘从哪里来
4月24日晚,沙尘暴侵袭河西走廊,而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兰州,一场半个多小时的阵雨却突如其来。
24日下午,市民王女士开始担心来沙尘暴。这种担心,源自王女士在3月29日在一次沙尘暴中的经历。那天16时许,太阳不见了踪影,风沙呼啸而至。5-6级的西北风,裹杂了沙尘,弥漫了金城的天空,王女士一边躲风沙,一边接听来自武威的妹妹的电话。她说:“兰州刮沙尘暴了,武威怎么样?”妹妹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武威的天气很好呀!只有不大的风,没有沙尘。”
3月29日,兰州市环保局检测到的PM10值(空气中每立方米可吸入的颗粒物)达到119毫克/立方米,远高于河西走廊的数值。
王女士的惊讶,正是这些年沙尘天气出现的微妙变化:沙尘从哪里来?
3月31日,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李书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多年研究,他们认为我国沙尘来袭的路径及其影响范围是:偏西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沙漠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主要向偏东方向移动,途经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地,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西北路径——这是影响我国最常见的,约占60%左右,起源于蒙古国南部或内蒙古中西部。我国沙尘暴的三个多发区:甘肃河西走廊及宁夏黄河灌区一带,最多中心在甘肃民勤附近;南疆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吐鲁番盆地。沙尘路径和沙尘暴多发区河西走廊一线最为典型。
长16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是沙尘暴的必经之地,也是沙尘源最丰富的地区。4月24日的超强沙尘暴,也证明了这一点。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的刘贤德院长说,除了极端的黑风暴天气,大家要正确看待沙尘暴,偶尔的黑风暴,是正常自然的天气现象,平时局部地区沙尘暴减少、减弱,并不能说明沙尘暴正在逐步消失。前不久,刘贤德参加了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相关专家指出:“近50年来沙尘、扬沙天气和沙尘暴的次数在减少,不能过分夸大人类对沙尘暴的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沙漠化对沙尘暴的影响在亚洲地区只有6%。”因此,刘贤德认为沙尘暴不会消失、消除,但可以减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直接导致局部地区沙化土地的扩张,合理的人类活动则可以促进沙化土地的修复,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和影响。”
对这一点,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李书记深有同感。他说,他们在民勤设立了3个沙尘暴观测点,每两个观测点相距3公里:一号站设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二号站设在民勤绿洲中间,三号站设在民勤和武威之间。3月29日,他们的取样调查显示:一号站在50平方米横截面的空中流沙量为9吨多,而到二号站之后,同样的横截面沙尘减少了75%,等过了三号站,沙尘又大量减少。“这些年民勤为治沙而做的努力由此可见。大量的沙障、林带陆续成型,它们就像一个滤网,截留了大量的沙尘。”李书记进一步解释:“我们的观测塔高50米,每一米为一个观测段。在底部通过的沙尘颗粒大,随风跑不远,中间部分的颗粒小,但遭遇林木的阻拦就地飘落;接近50米高的地方,多是颗粒极小的可吸入物质,但含量已经很小。”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陈广庭教授说,沙尘暴是一种自然地理-气象气候现象,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沙尘暴产生时的地表沙源和大风天气,人只能在增加植被的地面覆盖、减少沙土裸露方面进行努力。沙尘暴既然是气候-气象、自然地理的产物,它会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而消长。自我国有气象观测50年来,上世纪60年代,全球经历了一个沙尘暴的多发时期,是沙尘暴活动比较严重的时期,到70年代,我国北方的沙尘迅速消退,甚至出现了“有风无沙”(风多但沙尘暴少)的现象,至80年代,风也消沉下去了,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末。从1993年开始到21世纪初期,沙尘暴又出现了抬头的趋势,今年更甚。
沙尘就在身边
沙尘肆虐的背后,是荒漠化加剧的现实。河西走廊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一半。荒漠化土地358.4万公顷,其中流动沙丘101.1万公顷,半流动沙丘100.6万公顷,固定沙丘119.1万公顷,潜在荒漠化土地37.6万公顷。
而荒漠化和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必要条件。
专家指出,除了黑风暴这样极端的天气变化,局域性的沙尘天气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在局部地区。4月6日下午,敦煌阳关镇阳关村西土沟的库姆塔克沙漠边缘。天空湛蓝,艳阳高照,不像起风的天气,拂面的微风速度却越来越快,很快,就有了让人憋气的感觉。风速越来越快,生长在沙漠边地的大片燕麦草身躯斜斜地扭动起来。远处,从荒漠地表蹿起来的沙雾,越来越近……耳边风声呜咽,几米高的沙雾漫过头顶,薄薄的细沙流飞速地趟过脚下,从沙漠的腹地不断涌向边缘,不长时间,记者变成了土人。
天空依旧晴朗,骤然遭遇沙尘,让记者倍感“意外”,但随行的专家说:“类似沙尘天气越来越多。气候变化造成的扬沙浮尘天气越来越多。”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的刘贤德院长对张掖近年来沙尘暴逐渐减弱也有同感,他说局域性的气候变化成了河西走廊沙尘天气变化的新动向。曾有一次,他乘车从酒泉前往张掖,途中遭遇沙尘暴天气,在酒泉地界刮起了强沙尘暴,甚至风头都能看到,出现了“沙尘暴和汽车赛跑”的局面。而车一过高台,沙尘暴明显减弱,变成了扬沙天气。对于今年3月酒泉、民勤发生了几次沙尘暴天气,而张掖只出现了浮尘、扬沙天气,刘贤德认为肯定与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有一定的关系,在防护林的阻挡下,来势汹汹的沙尘暴就沿着张掖北部的合黎山、龙首山脉向东移动,但绕过了张掖市区,因此张掖市只出现了浮尘、扬沙天气。刘院长还分析,防护林的作用只是一个方面,气候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沙尘暴减少、减弱的一个主因。近年来张掖市实施的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
民勤县位于石羊河流域最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由于以前水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生态恶化极其严重,面临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威胁,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民勤国家气候观象台对195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观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找出各气象要素演变的规律。数据显示,50多年来,民勤县年均沙尘暴天数达27天。其中,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民勤沙尘暴偏多;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民勤年沙尘暴天数有所减少;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民勤沙尘暴又增多,形成沙尘暴高峰期。
寒旱所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陈广庭教授说,在河西地区,不少荒漠地带的沙尘天气多发生在午后。午后,太阳直射荒漠戈壁,阳光通过戈壁地表反射,会导致近地表的气温升高,空气膨胀上升,继而周边地区的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会迅速补充过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气流漩涡,把大量的沙尘卷入高空。沙尘暴发生时,被卷起的沙尘,一部分会落在事发地附近的区域,部分随大风前行,降落至沿途地区,比如河西发生沙尘暴时,沙尘随着大气流南下,抵达兰州上空时,风已很小了,卷不起尘土来,已变成浮尘天气。兰州及周边地区的植被不佳也是当地浮尘天气的一个诱因。例如地处兰州城区边缘的九州台,是世界最厚的黄土层,每次遭遇大风天气时,九州台地表的尘土也会被卷起,进而引发扬沙或浮尘天气。此外,城区施工工地以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当地植被的破坏行为,也是发生扬沙天气的一个原因。
其实,沙尘就在我们身边。环境的变化,造就了沙尘天气,这一点,已经不容我们忽视。而减少沙尘天气的唯一途径,就是改变我们周边荒漠化的问题。
本报记者 阎世德 鲁明 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