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林彪拿什么同粟裕相比
过客 发表于 2005/09/01 03:42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论人品、论气节:论人,先谈人品,故先人谓之为“本”份。有人把林彪不喝斯大林的酒作为林彪有气节的证据,余不以为然。
1 看人看长远,有些事是一时的,有些是一世的。汪精卫也曾要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坚持的时间还比一顿饭更长一些,终究遗臭千古。林彪的人品,战争年代看不太多,时间长了自然显现,害人无数,终于折戟沉沙,自遭报应。而粟裕大将,一生光明磊落,坦荡胸襟,两让司令、不谋权,不结派,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解放之后积极推进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下台之后还认真思考我国军事发展,提出积极防御的思想,两者相比如何?两者有怎能相比?
2 林伤及神经,后来发展到怕光、怕风,50年他以身体不好不去朝鲜,如果50年林说话是真,那他确实不能喝酒,神经有伤的人会去喝俄罗斯的烈性酒吗?如果50年林彪说话是假,那他面对强敌不敢出战,欺骗国人这点都不提,光说他不喝酒就是有气节,岂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论战略眼光:为帅者首先应有战略眼光,立足眼前,心系全局,心无全局者,只可为将,不可为帅,为将也不可能是上将,只可为猛将。即古人云: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粟裕提出的决战于长江之北、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无不被历史证明其正确和高超,尤其是决战江北是在中央、毛主席的南下决心已下的前提下,仗义直言,绝好地表现出将军的全局观和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观林彪,中央催促发动辽南战役几个月,林还坚持打长春,东北无小仗可打时才决定打锦州,发动辽沈之后听说葫芦岛增兵又有动摇,辽沈之后中央催促尽快进关,林彪又几次拖延,胸无全局,一目了然,如何能比(想想淮海时邓说:中野打光了也在所不惜,林又能排在几流)。有人说淮海战役的战果比粟裕将军预想的要大来否定将军在战役初始决定阶段的作用,这是毫无道理的。
1、淮海不比辽沈。辽沈把门一关就剩打狗,关了多少就能预见到最后会打死多少。(营口还跑了一万多)淮海就不一样了。徐蚌是大平原,背后就是长江就是宁沪,敌人是进可攻,退可跑,不可能形成关门打狗的架势。战争并没有太多的确定性,除了事后诸葛亮谁能说得那么准确。
2、淮海战役是中央采纳粟裕将军在江北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建议而发动的一场战略决战,它的胜利及其造成的敌我力量对比充分说明了粟裕将军的远见卓识。
3、淮海战役不是一方守城,一方攻坚的模式,是双方在平原地区进行的大的机动兵团群之间的战斗,我军最后能以弱胜强,在总兵力、火力装备、机动性都比敌人差的情况下取得决战的胜利,充分显示了战役指挥人员的高超指挥艺术。4、粟裕将军在中原总态势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果断向中央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以及淮海战役其它领导人在战役过程中的表现,反映出我军领导人胸怀全局,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别单位得失的全局观念。观东北战场,48年初,敌人屯兵三处:长春10万,沈阳30万,锦州15万,已无多少机动部队;我军整编时计有东北野战军(机动部队)70万,东北军区部队33万。我军占领东北95%以上的地区,占绝对优势。在这种局面下,是该把敌人赶出东北还是把敌人消灭在东北,站在全国的角度看,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困难,肯定会有,但会有60万对80万那么难吗?想清楚上一个问题,才能再谈下一个问题:48年东北的军事斗争,重点应放在南边还是该放在北边。战略上看,从北向南解放东北肯定容易一些,有退路的敌人肯定比没退路的敌人好打。打掉长春,必然促使沈阳和锦州的敌人猬集,45万敌人,后有通畅的退路,好解决吗?林却于2、4、5、8月几次向中央提出打长春,辽沈战役9月开始,林指挥部迟迟不南下,10月2日林在南下的火车上还以林罗刘名义向中央发电想打长春,幸被罗刘纠正。观林毛在48年中的往来电报,林对打长春是情有独钟,毛坚持南下作战。再观蒋军,蒋在48年卫立煌上任后多次催他将兵力集中锦州,为此4月1日将卫召到南京面谈,卫也于8月初国民党军事会议上判断***将于10月动作,重点在锦州。期间国民党在锦州成立了锦州指挥所,加强了指挥,从山东调了第9军、第54军进驻锦州。只是由于东北国军内部矛盾重重,卫立煌犹豫不绝,沈阳30万军队丧失了在我军大规模南下之前的脱身机会。毛泽东的意见,加上卫立煌的犹豫,成就了林的辉煌。只是高层争论别人又怎会知晓,大家都觉得林彪挥师打锦州解放东北了不起。写到这我不禁想到毛泽东对粟裕说的一句话:消灭整编74师,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毛蒋都想到了,指挥官拖着不办,一个毛蒋都没想到,什么叫了不起?论战役指挥水平这点大家争论很多,我谈我的一家之言林彪成名很早,但使林彪脱其他将帅而出的,是东北。
东北我军的胜利,有其历史原因,不能全归功与林。
1、东北有着巨大的战略空间,实际国民党在东北从来就没进行全面占领。我党提出的以空间(城市)换兵力的做法在东北非常明显,国民党占领长春后,由于占领大中城市多,已无机动兵力北犯,所以我们可以把北满建设成牢固的战略根据地。
2、对东北我党进行了大力经营,在东北的中央委员就有20多人,陈云是我党经济干将,亦参加了东北经营。
3 东北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分量可比现在重多了,不说支起半壁江山,也占全国工业能力的40%以上,再加上关东军及苏军撤退时留下的大量武器装备,使我军在东北发展壮大有了很好的基础,当山东部队还管蒋介石叫运输大队长的时候,东北军队已经大部完成的装备的升级。在四支野战军中,四野的装备是其他部队所不能比的,师一级的部队可以拿火车向后方留守处运成车的武器装备、炮兵可以编成纵队、有航校、有炮校、有我军第一支装甲部队,第一支铁道兵,入关时有坦克100多辆,东北部队的装备水平是全军最高的,但歼敌数目跟这没成比例。
4 东北地大物博,东北师一级的部队在北满就有留守处,伐木材、酿烧酒、甚至倒卖大烟土,有着丰厚的财政收入。
5 东北我军一直占领着广大农村,在全国第一个颁布实施了土地法大纲,进行了土地改革,为东北解放军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加上47、48年全军进行的新式整军,大大提高了战士的觉悟。实际讲到塔山、黑山已经主要不是战役指挥员指挥水平的问题了,将士拼命至少占了一半因素;而敌人的士气很低,灭了廖耀湘后沈阳的20万人就没什么象样的抵抗了。
财力的雄厚,工业的发达,有着稳定巨大的战略空间和兵源,有着那么好的将士,这么好的条件,东北我军胜利是必然的。
看完大背景再看具体的战役指挥。三大战役林参加了两个。辽沈战役在指挥上的神来之笔是打锦州。平津的精彩之处在于揪住傅作义,没让他东逃西窜。没西窜,是毛直接指挥的,围张家口,围35军,歼灭104军,是老毛直接调兵遣将,林彪还因程子华打密云惊了35军挨了老毛的骂。但林指挥部队分割包围平津还是很迅速的,不打塘沽也很有魄力。西边问题解决了,淮海战役也见分晓了,傅作义还不想好好谈判,还想成立华北联合政府,那只好再给他来个当头棒喝。京津塘中,打天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打天津是刘亚楼的得意之作,请大家不要把功劳放错位置。具体看到解放的过程,东北解放中林彪又指挥了多少经典战役。辽沈战役歼敌55万,我军兵力大于70万,绝对优势。但辽沈战役实际上就是打锦州,再加上围歼廖耀湘,沈阳、长春敌人没怎么打就降了,锦州之战,我军占绝对优势,林彪作为总指挥,1 这仗是毛让他打的;2 锦州之战攻坚、阻援,靠的是将士坚决,胜利了统帅当然有功,但没有体现出多少过人之处。再打廖耀湘,黑山之战功劳应大部记在纵队头上,但营口跑了几万人的部队,应该记在谁的头上?四野入关,天津是刘亚楼打的,渡江之后的战役我没看出林彪有多超越常人的水平。衡宝战役想对白崇喜来个围点打援,也没打成。命令秦基伟广西就地剿匪,不去包抄云南,边境跑了几万人,为患几十年。当然四野从黑龙江走到海南岛,功劳巨大,但将士跑的路途远与统帅的指挥水平挂不上吧。看林彪打仗,总觉得不过瘾,好象没见使招,凭着比对方劲大就把别人收拾了。林突出的一点是会带兵,部队战斗力强。杜聿明曾说过:东北***的战术水平,全国少见。东北我军提出四快一慢、三三制、四组一队、一点两面等多个战术,水平很高,但这能否记在林头上,我一直没查到确切资料,不敢妄言。但我觉得,林彪指挥时长于战略性的思考,画出作战指示图后具体指挥是刘亚楼等进行的,他怎么会一下抓到营连战术上。在红四军的时候,就是林管打仗,部队训练等军政日常事务由罗荣桓负责,按常规部队训练一直应是参谋长负责,当然六大战术中有不少指挥决策的方法。我觉得这不能完全算到林头上,应是个集体智慧的结果。不管怎么说,以一个方面部队的领导全力推行战术训练在全国部队中是力度最大的。效果是显著的。此点不能抹杀。东北解放模式与华东解放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东北按照我党以空间(城市)换兵力的方针,让国民党占了几十个城市他就没有多少机动兵力了,下来就是敌守我攻,我军可以从容地集中兵力一个一个城市打下来就是了。虽说开始有些慌乱,但东北除了城市之外的广大空间上我们一直是主动的。华东(开始是山东)开始是敌人的全面进攻,后来是重点进攻,敌人集中大批机动兵力意与我决战,直到发动淮海战役我军一直是整体劣势。我方在山东并无太广大的战略空间,所以两者承受的压力、面临的战争环境是不一样的。看粟裕将军指挥就是一种享受。苏中战役,敌12万,我3万。第一仗,粟裕大胆出击,痛打整编83师(原缅甸远征军第100军),之后以少胜多,连战连捷,显示了高超的指挥水平。莱芜战役,陈诚南边8个师,北边3个军,33万人马南北夹击,粟裕指挥部队在方寸之间辗转腾挪,布了个口袋,王耀武还不想进来,粟裕将军稍一调动部队,陈诚就十分默契地催逼王耀武把部队放了进来。跟陈诚配合之默契,有如一家。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一直有个说法:刘伯承指挥国防部,粟裕将军不输刘帅也。
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24个整编师,45万人,采用稳扎稳打、大兵团逐步推进的战法企图与我决战,粟裕指挥部队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通过高度机动,不断调动迷惑敌人,整编七十四师稍一冒进,即被粟裕将军抓住机会斩于马下。整编七十四师(整编师是军的兵力)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粟裕将军在敌重兵猬集中直取74师,百万军中取敌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这份从容、这份魄力,又有几人能比。难怪毛泽东会对粟裕说:消灭整编七十四师,两个人没想到,蒋介石没想到,毛泽东没想到。有一点我们应该看到:华东解放军的装备与东北解放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东北解放军48年整编就编有炮纵,可以通过铁路机动部队,入关时有炮1000余门,坦克100余量;而华东野战军是两条腿和汽车赛跑,直到最后淮海战役时的攻坚火力,也是群策群力,想出了用汽油桶发射炸药包才解决的问题。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但东野打起仗来,是谁也不怕的。淮海战役我的资料不是很多,我不想说太多。总的来说,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唯一一个以弱胜强的战役,是唯一一个双方大规模兵团间的平原机动作战,交战过程中,我军机动能力弱于敌人,装备弱于敌人。淮海战役的提出、发动和胜利,表现出华东军事领导人(粟起很大作用)的深远的战略眼光、高超的战术指挥水平和过人的胆魄。林、粟指挥水平都很高,看粟裕打仗,如看高手写草书,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于平凡中见奇峰,大手笔中见胸怀。林彪打仗有很多精彩之处,但胸怀、意境不如粟裕。林指挥打仗比粟裕多,但大食堂的厨师可能比名厨做的饭菜多,指挥艺术,到了艺术境界就是比水平,比意境,跟资历长短,打仗多少关系不大。常所谓: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可是要想评说,真实的历史情况又有几个人清楚,尤其林、粟。粟57年遭错误批判,其实在此之前很长时间,华东的干部遭饶涑石这个阴谋家算计了很久,很多人的功绩都叫饶给抹杀了,加之粟裕胸怀坦荡,不求名利,一直以二把手的位置指挥作战,所以粟裕功劳大但表扬声小。林一直是一把手,在荣誉的汇集点。
一、战略方面1.“东北初期,中央和东北局都认为国内和平是可能的,命令林彪集中主力与敌人决战,而林彪认为与蒋介石的和平是假的,建议作长期打算,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央从来就没有认为国内和平是可能的。这点不管是毛去重庆谈判、还是进行停战协定谈判,共产党对蒋介石是从来没抱任何幻想的。这点可以从毛的多次讲话及中央的所有部署看出。你只要看过毛的《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就应明白。我军的部署是“向南防御、向北发展”。与敌争夺东北是我军自始至终的想法,中央45年9月19 日致各中央局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坚决地争取东北”。我军比敌人先进东北,当敌人进入我军已抢先控制的东北时两方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运力限制,国民党向东北派兵是逐步进行的。当国民党11月向东北挺进时,只有13军,后来又有52军、新六军几支部队,新一军等都是46年初才运到的。45年11月我军在东北约有部队13万(河北出关7万,山东6万,后还有增加,短期内达到28万。不是很准确)从力量对比看,我们与国军并没有劣势,所以中央希望东北局在敌人在东北站稳脚之前在东北打几个大仗,以夺取东北的控制权。具体就是11月15日毛给林的电报中所讲:坚守山海关、绥中线,节节抗击,消耗疲惫敌人;黄克诚、梁兴初部在锦州、锦西、兴城三角地区,准备战场……一次消灭敌人两三个师,(几次共)歼灭敌人三个军。但由于国军是美式装备,我军部队长途跋涉刚到东北,十分疲惫,加之重武器缺乏,所以虽人数上与国军相当,战斗力相差较远,故没有达成以上设想。当林彪从沈阳到达锦西附近与黄、梁联系上时,我军已主动放弃山海关、退出绥中、兴城、锦西。歼敌计划已无法进行。林在听取黄、梁意见后,11月22日向东北局提出了“根本意见”,即“我军应避免仓促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26日,经东北局同意,林退出锦州。与此同时,11月20日,刘少奇致电东北局提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11月28日,刘少奇再次致电东北局“我军主力初到,且甚疲劳,不能进行决战……东满、南满、北满、西满之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与次要铁路,我应力求控制”。A.如上所述,中央和东北局(含林彪)对东北的战略是随政治形势、敌我兵力对比、战斗力对比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你所云中央因认为国内可以实现和平而命令林与国民党进行决战是没有这个前提的。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A.东北我军在最初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据记载:曾克林、唐凯部出关时两个小团,两个月时间发展到3万余人,主力部队六个旅,还有独立团。通过:1、向苏军要日军军火库;2收缴伪军警武器;3收集流落民间的日军武器三种手段配齐了装备。A.辽南多山,辽西多河流、山川,不利敌人机动,利于我军歼敌。敌人分兵快速抢占城市的部署也是有隙可乘的。A.我军歼灭敌人几个师是完全可能的。我军的骨干是老八路。45年8月到10月,刘伯承指挥同样是老八路的晋东南解放区部队,以3.1万人抗击国民党部队3.8万人的进攻,攻克城市6座,歼敌3.5万人,取得了上党战役的胜利。是役,我军战士多则5发子弹,少则2、3发子弹,很多新战士只有大刀长矛,我军共有山炮6门,每门炮弹不足20发。上党战役还没结束,刘帅又布置了平汉战役,到11月2日战役结束,歼敌30军、40军23000余人。有力支援了我军在东北的展开。就是“卫林”派一直认为战斗力不如林的新四军粟裕部,也于46年6月以不足3万兵力抗击敌人12万人的进攻,七战七捷,取得了歼敌5万3千余人的战果。东北开战之初,山海关一战,杨国夫部山东七师这支等着到东北拿武器而只有轻武器的部队,抗击全美式装备的第十三军(后加52军),也是打了16天才主动撤出的(后被迅速调往北满接收武器)。所以中央指示歼敌几个师是切合实际、是可行的。A.东北我军从45年11月到46年6月,不但战略上被动,从战役指挥上也是消极被动的。十几万部队从山海关撤到四平只在秀水河子歼敌4个营1500人,大洼歼敌4500人。四平阻击战我军都是老八路,打得很英勇,之后就被敌人一口气赶过了松花江。我军不管是刘、粟,都是在敌重兵压境的情况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只有东北是一直跑到敌人打不着的地方缓过劲来才开始转为主动的。2“46年8月,林总对于东北局势更一个明确的判断……,在林彪正确战略的指导下,东北形势很快变为主动,并率先夺取胜利”。 先说到了46年8月东北形势发展到哪一步。46年5月,我军放弃四平、长春等地,敌人进占吉林多座城市,机动部队大部转为“固定”部队。5月25日,我南满部队发动鞍(山)海(城)战役,连克鞍山、大石桥、营口。敌人将北犯的主力新一军从北犯最前线调往南满,于松花江边停止了北进。说明已无机动部队,6月6日,国共双方签定停战协定。实际停战4个月。停战时,敌军在东北兵力27万,以守城部队为主,没有什么机动部队(停战时一直在增兵),我军20余万,以机动兵力为主。我军机动部队多于敌军机动部队。东北停战以后,国军方面立刻就暴露出兵力不足之问题。盖国军占领大量土地,皆因我军四平一战后一直被国军紧逼而缓不过气来,我军兵力并未伤筋动骨,一旦双方停战,我军立刻就显示出兵力雄厚的优势。以国军主力新一军的防区为例。东起老爷岭,西迄农安,北抵松花江北岸,南达公主岭,正面宽达300英里。要有连贯的防线决无可能,只能行据点防守,临敌分兵乃兵法之大忌,被林彪围点打援将是不可避免。而蒋介石的军事思想,土地比任何都重要,收缩防线主动放弃一些地方是决不允许,总要到连部队和土地一起送掉才死心。到了46年8月,已经是我方主动,敌人无奈,即已经到了战争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已清晰可见的时候。任何一个经历过抗日战争,尤其读过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论持久战》的将领,对战争的走向都会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候说出来能算英明吗?不算。这时候说出来能算是有预见吗?已经晚了。为什么说已经晚了,结合另一个问题“到底是谁的正确战略指导,使东北局势很快变为主动,率先取得胜利?”一起说一说。A、我党对东北工作的战略方针经反复的考虑和论证后,以45年12月28日毛泽东给东北局的电报《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确立标志。46年6月1日,林发电报给中央,提出放弃哈尔滨打游击的想法,6月3日,毛回电指示应建立稳固的根据地。6月底7月初,东北局开会统一思想,确定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7月7日,通过了陈云起草的《东北的形势与任务》,即东北发展史上著名的《七七决议》。决议指出“创建根据地是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位”,要求广大干部到农村发动农民。对于军事方针,决议指出“作战的原则,不在于城市和要点一时的得失而是力求消灭敌人”。A、根据《七七决议》,我党动员了12万干部下农村,后来制定了《土地法改革大纲》,进行了土改,进行了大规模剿匪,终于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尤其是土改,使广大国军官兵产生了要么回家分地,要么投诚到***分地的普遍想法,对分化敌军起到了重要作用。《七七决议》确定的我党在东北工作的指导方针及其贯彻实施,是我军在东北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A、,《七七决议》统一和确立了对以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如果等到8月才做出对今后局势发展的正确判断,《七七决议》怎么可能在没有正确前提的情况下得出正确得结论?所以说是晚了。3、“在1948年初,林彪拒绝了毛泽东要他在春天南下作战的意见,避免了对我不利的过早的战略决战,在1948年7月,林彪主动提出了在秋天"以最大主力南下作战",此次南下最后演变成了辽沈战役并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与粟裕力谏毛泽东"华野一兵团暂缓渡江"性质上相当。”我只好再跟你分析一下当时的东北局势A、从全国来看,47年下半年我军已经转入战略反攻。A、东北战场在47年下半年我军发动冬季攻势前已完全占据主动。A、东北民主联军48年整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至3月15日冬季攻势结束:计有纵队10个、独立师14个、炮纵一个、铁道纵队一个、坦克团一个、骑兵师三个,88个二线独立团补充进部队后,大部分部队作到了齐装满员。总兵力已超过60万,地方各军区兵力31万A、卫立煌在48年我军冬季攻势结束时的兵力部署是收缩兵力固守据点,长春:10万;沈阳地区:30万;锦州地区:15万,共计55万“避免了对我不利的过早的战略决战”。我军已占优势,我有80万以上的部队,敌55万分兵三处,粟裕将军60万对80万都敢决战,我们英明的林总兵力80万对60万进行决战还是“不利”、还是“过早”,有损英名吧。说笑了,言归正传。打锦州最后演化成战略决战,但中央与林彪的分歧不是早决战还是晚决战,而是军事斗争重点在南还是在北的战略态势判断之争。即东北解放是该由北向南打还是该关门打狗。而不是军委要林彪决战下面把中央与林彪的争论简要回顾一下:A、 46年2月8日,毛致电林、罗、刘“下一次作战有两个方向,一是打抚顺、铁岭、法库之敌,一是打阜新、义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究竟打何地之敌为好依情况确定。但你们应准备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昌、滦,对于应付蒋军是否更有力?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力。”清清楚楚,中央是否是让林南下决战。A、冬季攻势结束后,军委致电东北局,为防止敌人南逃华北,希望下一步军事行动打义县攻锦州,或向锦州、唐山之敌出击。A、 4月18日,东北局致电军委提出以9个纵队打长春,力求半个月拿下长春。“其他意见,如打义县、攻锦州,如向锦州唐山之敌进击,所遇敌军甚强,我军粮弹衣服不济,困难比较多,故均不适宜。”电报中军事行动方向出自林彪的意思。A、 4月22日,毛复电林、罗、刘、高等7人:“同意你们先打长春”、“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由不可克服之困难。你们所说打沈阳附近之困难,打锦州附近之困难,打榆锦段之困难,以及入关作战之困难等,有些只是设想的困难,事实上不一定有的。有些是实际的困难,在你们打开长春南下作战时会遇到的。特别在万一长春不能攻克的情况下要遇到的。因此,你们自己,特别在干部中,只应当说是在目前情况下先打长春比较有利,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不新鲜我不知道你学了毛主席语录后是否还要说什么“不利”“过早”。A、 5月24日,一、六纵奔袭长春郊区之敌军,歼敌56师两个团6000人,我军伤亡2000。林发现敌人较有战斗力,遂改攻城为围城。6月5日,林以林、罗、刘名义致电军委,提出三个方案:一、攻城,但没把握。二、少数兵力困长春,主力南下北宁线、热河、冀东作战,但部队南下困难较大。三:对长春长期围困打援,先消灭援敌,再攻城,时间准备2到4个月,可以确有把握地歼灭敌人与拿下长春。6月7日,军委复电基本同意确有把握的第三案。A、林想围城打援,卫立煌就不出兵。7月,东北局讨论作战行动,20日,致电军委,认为目前“不宜勉强和被动地攻长春”,“到8月中旬时,我军即以最大主力开始南下作战,首先以奔袭手段分别包围歼灭义县、锦西、兴城、山海关等诸地之敌,然后迅速地进行夺取承德和打援的战斗……在平绥线作战,需要晋察冀配合作战”。7月22日,毛复电同意。30日毛来电指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A、打长春先是困难少,又是确有把握,最后又成“勉强、被动”。实际只是长春郊区打了一仗。几十万大军从3月到7月按兵不动,只歼敌6000,林必须给中央一个说法了。这才是林提出南线作战的真实背景。A、 8月5日,林、罗、刘致电军委提出:为调动傅作义主力,不宜东北部队先动,而应由杨成武兵团先动。8月7日,林致电军委提出:东北部队的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行动迟早才能确定。8月9日,毛复电批驳。杨兵团不过几万人,百万大军的行动要看杨的几万人的行动,林不想南下,也太胆小。
A、 8月10到14日,经军委批准,东北军区与东北解放军分开:东北解放军拥有兵力12个步兵纵队,1个炮纵,1个铁路纵队,17(或15)个独立师,每个纵队约4万人,独立师1.3到1.8万人,兵力已超70万,东北军区兵力33万。林彪已统帅百万大军。A、 8月11日,林致电毛提出:不以杨部行动为准,但目前东北大雨,毁路甚多,粮食运输不便,部队何时行动,不能确定。毛十分恼火,回电“关于大军南下需先准备粮食一事,两个月前即以指示你们努力准备,现据来电,此项工作全未进行”指出林部不想南下,一会儿推说敌情、一会儿推说粮食,指出“你们对杨成武部采取轻率态度是不对的。对北宁路上的敌情判断亦显得甚为轻率”A、 8月底,林致电军委电告行动方针“我军拟已靠近北宁线的各部,突然包围北宁线各城,然后待北面主力陆续到达,逐以歼灭敌人。而以北线主力,控制于沈阳以西及西南地区,监视沈阳敌人,或歼灭由长春突围南下之敌。对长春,仍以现有兵力,继续围困敌人。”9月7日毛复电“你们现在就应该使用主力于北宁线,而置长春、沈阳敌人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林依毛复电的原则制定了作战方案,才有了不新鲜所提的“以最大主力南下作战”。A、 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各路大军开始行动。A、 9月26日,林、罗报告军委:准备27日攻义县,得手后打锦西、兴城,再攻山海关,如敌人已逃则回头打锦州。27日,毛复电“先打山海关还是先打锦州,值得考虑。因先打山海关,然后以打山海关之兵力回打锦州则劳师费时,给沈阳之敌以增援的时间”。28日,林罗决心“先打锦州,再打锦西”。A、10月2日下午,林在指挥所南下的火车上,得知国民党海运4个师到葫芦岛,林南下决心又有动摇,思考长久,没与其他人商量,22时以林、罗、刘名义致电军委提出打锦州和打长春两个方案,认为现在回师打长春的把握“大为增加”,请军委考虑和指示。23日清晨,罗知晓后,拉上刘一起见林,力主打长春,后三人致电军委“我们仍拟攻锦州”。A、观蒋军,蒋在48年卫立煌上任后多次催他将兵力集中锦州,为此4月1日将卫召到南京面谈,卫也于8月初国民党军事会议上判断***将于10月动作,重点在锦州。期间国民党在锦州成立了锦州指挥所,范汉杰任司令,统一了指挥,从山东调了第9军、第54军进驻锦州地区。只是由于东北国军内部矛盾重重,卫立煌犹豫不绝,沈阳30万军队丧失了在我军大规模南下之前的脱身机会。A、锦州战役结束后,范汉杰对林彪说:“锦州是个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打锦州,非雄才大略不足以下这个决心。”林与毛的争论从此不提(直到71.9.13),全国不论国共都认为林彪决心打锦州雄才大略。A、锦州一失,东北我军胜利立现,廖耀湘惶惶中被我军打乱消灭,长春起义一部后,余部投降,沈阳敌人四散逃命,又一一投降或被消灭。A、毛泽东的紧密叮嘱之下,林指挥失误,营口跑了敌52军一部1万余人。毛谓之“不小的失招”。结论:从全国角度考虑,东北军事行动应以封闭敌人在东北消灭,林把军事重点放在北部很可能使敌人逃向华北,从战略上是完全错误的。林在北部指挥的长春战斗一再拖延,没有达成战术目的,在战术指挥上是失败的。如果打下长春,沈阳敌人南下已无顾虑,必然增加我军下一步军事行动的困难,所以从战略安排上是不利的。战役指挥上,毛主席的评价应是客观的。毛于10月3日给林的电报:“我们坚持地认为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丢了锦州不打,去打长春。四五月间,长春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七月间长春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你们却因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以为是很不妥当的。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注:9月,华野攻济南,从开始扫荡外围众山头到活捉王耀武,9天时间,歼敌10余万)观林毛在48年中的往来电报,林对打长春是情有独钟,毛对打锦州是念念不忘,林终于没磨过毛,遂立盖世奇功。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林对毛南下锦州作战的意图拖延不办的同时,蒋军也在积极加强锦州防卫,如果不是蒋、卫、廖等国民党高层之间矛盾重重,不听指挥,即使有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我军也是达不成在这样的胜利的。所以我上次要说:毛泽东的意见,加上卫立煌的犹豫,成就了林的辉煌。毛主席号召我们要解剖麻雀,观以上林、毛往来电报,看48年林的军事指挥,充分体现了林谨慎有余、魄力不足的特点。To 不新鲜:你置中央与林彪往来的多次南北之争的电报于不顾,置林指挥几十万部队几个月毫无作为而不看,竟把辽沈说成林伟大战略眼光的产品,竟还能和粟裕将军的力谏中央相提并论,言重了吧。林在几十年前向全国人民大放厥词“一句等于一万句”,你们俩的思路倒是挺像的。5、“林提议缓打太原,拖住傅作义”。缓打太原在整个调动傅作义的部署中,不是重点,太原之敌已是瓮中之鳖,支援不了傅,也不是傅的部队,意义不大。拖住傅作义的重点在于撤围归绥。为防止敌人东逃,毛又布置将傅作义的部队西调,林不管不顾,让程子华打密云,差点搅黄了毛的总体部署,还好杨成武的战士跑的快,又抓住了35军,才引出了16军和104军,前后对比,说林功过相抵也差不多。6、“平津战役中,林彪把毛泽东的‘先打两头后打中间’战略,改为‘放弃两头直取中间’,实践证明其是正确的。什么叫“实践证明其是正确的”?除非你叫“实践”,否则这句话就是不正确的。毛的两头是什么概念:张家口、新保安一头,天津、塘沽一头,中间是北京。林的两头是那里,他直取北京了吗?林的两头是北京、塘沽,中间是天津。你整个一偷换概念。7、你再怎么说林彪有战略眼光也该掂量掂量吧,观你文章标题和第6小段“林彪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略上的贡献主要有……那些林彪没抓住的敌人最后基本主动投降了,说明林彪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天才!战争年代放跑敌人是要挨批评的,现在竟能是“贡献”,是“战略眼光”,而且还是“非常”!那辽沈战役歼敌47万5千,很多时候没给人主动投降的机会,林彪岂不是太没战略眼光了,照你这说法,林彪应该把他们放走,让他们主动投降。还好林彪放跑的敌人没有后来起义的,不然我们该以一种何等崇敬的眼光来看我国(世界)军事史上的军事天才林彪及不新鲜同志。事隔三十年,想不到林之流的“紧跟”、“大捧”、指鹿为马的手法还有人运用的如此纯熟。在毛已经提醒林堵住营口的情况下,林判断敌不会向营口退却,将正前往营口的独二师调回,致使敌52军10月24日占领营口,廖耀湘25日一度想撤往营口。我军于11月2日攻占营口,敌52军一部逃脱,这怎么看,都是指挥失误。“打仗不该面面俱到”,敌人只剩营口一条退路,该不该堵营口,这个“面”该不该“到”? 52军后兵运上海,好象为粟裕所灭,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基本主动投降了”。在南部边疆的战斗中,林在包围圈并未完全合围,敌人拼命逃窜的情况下,命令秦基伟十五军野战部队承担地方军区部队的任务,在广西就地剿匪,没有兜住敌人,敌黄杰一兵团1万余人逃出境外,黄后来好象到了台湾,什么时候“基本主动投降了”?“打仗不能因小失大”,敌人在拼命的跑不去追却让15军就地剿匪,剿匪4000,纵敌1万4,哪是小,哪是大?如果不是陈庚直电军委,没听林的指挥,堵住了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海港,桂系主力张淦兵团要是到了海南岛,还会“基本主动投降”吗?好了,你的第一兵团已经没什么兵力了,再看第二兵团“粟裕有两次表现出战略眼光”山东解放军先是抗击敌人的全面进攻,又抗击敌人的重点进攻,牵制消灭了敌人大量兵力,最后,华东解放军与中原解放军一起,取得了中原逐鹿得胜利。当46年底,东北敌军40万开始向我军大举进攻的时候,山东解放军也于47年初开始抗击47万敌军的重点进攻;当辽沈战役,我军百万消灭50万的时候,华东我军以60万对80万拉开了中原决战的序幕。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唯一以弱胜强的战役,是战果最大的战役,是国军军史中被认为是对国民党政府冲击最大的一个战役。山东多大?东北多大?华东解放军直到淮海战役开始不过40万兵力。我军在华东能够以弱胜强,决胜中原,作为华东军事主官的粟裕如果只有两次有战略眼光怎么能够? 好,下面接着说你的两个论点:A、粟裕不去山东是否跟林不南下一样,是个战略错误?先问一个问题:当国民党全面进攻失败以后,为什么选山东进行重点进攻?因为敌人要消灭我军主力,而山东我军主力集中,空间狭小,回旋余地小,便于敌人包围,发现和决战,所以敌人要选择在山东重点进攻。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粟裕后来要分兵外线作战?因为山东战略空间小,放不开手脚,无法充分调动打击敌人,所以要到外线去。山东我军多年经营,粟裕是从来没有放弃山东的想法的。我军如果坚持山东、苏北两块根据地,苏北可以为山东做战略缓冲;可以有大得多的战略空间,可以放开手脚与敌周旋、打击敌人;而且山东、苏北可以互为犄角,相互策应,从军事战略上是非常有利和正确的。你只说粟裕以苏北条件好不去山东是非常片面的。而且粟所说条件好也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到了现在2000年你总该明白一点,战争是打实力的,是要花钱的。这也正是国共谈判敌人让我们让出苏北的主要原因。 当林彪面对强敌可以从锦州退到哈尔滨,退到敌人无力再追时转身再来,粟裕只好在山东中部的方寸之地跟敌人周旋斗争。山东我军数量从47年起就少于东北我军,但山东抗击敌人的数量一直多于东北。同样是取得胜利,两个胜利的含金量是大不一样的。
解放之后林当年年轻时临阵脱逃、辽沈战役中的犹豫不定已经无人再提,知道的人很少。林从59年当上国防部长到71年摔死,在12年中求名逐权,给自己博得了很多好名望。尤其林刚当上国防部长,林、叶授意一些将领写回忆录吹捧林彪,给自己贴了很多金,杨勇写了篇《作战中的四个问题》,没捧林彪,被林视为异党而终遭监禁,陈庚写了《在祖国南部边疆的三次追歼战》回忆了林在歼灭白崇禧过程中的几次指挥失误,文章直到将军去世后多年才得以发表。林死后,被说的一无是处,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历史真相已有些模糊。粟裕将军的转换比林要慢的多,文革后将军即向中央申诉,到将军84年去世,中央在悼词中给予高度评价,其中“尤善指挥大兵团作战”一句可谓画龙点睛之笔,此评价,在彼一代将帅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粟裕将军,我想中央掌握材料应该是全面真实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对林彪元帅,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全面情况,尤其林的战功,但与中央的往来电报、叫别人写文章吹捧自己等多本书中相互印证,林59年到71年12年中,是非功过应有公论。
在我的心目中,粟裕将军,战略眼光敏锐、独到,战术水平高超。粟裕将军的用兵,绝好地诠释了“兵者,诡道”的兵法精髓。一代帅才,可惜才华展示机会太少;林彪伤后打仗谨慎有余,魄力不足,带兵有方,有为将之才,唯四野司令,可担帅衔。是非功过不好评说,中国还有一句古话,不以成败论英雄。要论英雄,林远不如粟。
A、“粟裕建议中央‘集中华野、中野主力打大仗,歼敌重兵集团于长江之北’的作战方针,事实证明这个建议是比较可行而且风险较小的打法”你总要在树叶下面隐藏点让人不舒服的东西。这个建议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而不是“比较可行”。“风险较小”?是把敌人一点一点消灭掉风险大还是把敌人集中起来消灭风险大?这是个军事常识。如果把敌人集中消灭风险小你为什么说林“避免了对我不利的过早的战略决战”?将军提出建议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加快全国解放进程还是为了减少自己的风险。将军的赤胆忠心叫你给说成小肚鸡肠,真正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遍观军史,刘帅挺进大别山叫过苦吗?粟裕粉碎敌人重重进攻叫过苦吗?刘邓陈粟谭60万打80万叫过苦吗?解放战争中避重就轻的当推林彪,以打长春为典型代表!A、“但粟裕在战略决战前向中央军委的建议的四个可供选择方案,规模都很小,是缺乏战略眼光的。建议中作战规模最大的方案的战役目标为攻占淮阴、淮安(两淮)及海州、连云港,所以称为淮海战役。但两淮、海连并无国民党的精锐兵团,这一作战计划的战斗规模有限,选择的是国民党政府军的薄弱环节,以扩张占领区域。这个"最大的方案"与后来的淮海战役相去甚远。毛泽东的歼灭黄伯涛兵团的决策才是导致最后真正意义上的"淮海战役"的关键。”淮海战役的发动是中央采纳粟裕将军与敌决战江北建议的产物,淮海战役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将军建议的英明。战争的发展变化是复杂的。淮海战役发动之初任何人都想不到最后歼敌55.5万。不能因为你这个诸葛亮现在知道了淮海战役的演变过程就说当年战役组织者没有预想到战役的演变过程就是没有战略眼光的。淮海战役之前的敌军态势是:以徐州为龙头,向济南、海州伸出一对儿犄角,腰部从徐州沿津蒲路到南京,又从南京沿长江南岸伸到武汉。(华东野战军9月24日解放济南)徐州重兵集结,不利我进攻。我军打海州并不是为了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为了封闭出海口,调动徐州敌军的重兵集团。实际战斗情况是,当我军进逼海州、连云港时,海州敌第9绥靖区及其部队3万5千人撤离,黄百韬兵团负责掩护,后都被我军包围。在包围黄百韬兵团得过程中,粟裕将军根据当时的敌我态势,经仔细思索,向中央提出:我军应在围歼黄兵团后,不再向两淮进攻,而以主力向徐州、固城一线出击,把敌人主力削弱和歼灭在徐州附近。军委采纳了粟裕将军的意见,决定扩大淮海战役的规模和目标。接着,中央军委决定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由刘邓陈粟谭统一指挥华野和中野,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淮海战役。战役中,敌我双方大范围机动,战机转瞬即逝,在最紧张的时候,粟裕将军曾经7天7夜没合眼,几位将帅大智大勇,指挥高超,取得了60万打败80万,歼敌55.5万人的光辉胜利。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不新鲜,你要贬低粟裕将军就别提淮海战役。粟裕将军提议发起淮海战役竟然也能当成粟裕将军没有战略眼光的主要论据,真是颠倒黑白!好了,第一阶段结束。你加给粟裕的两团污泥没有了,加给林彪的几根支柱也没有了。战略上,林不如粟,已成定局,咱们再说战术上。
二、战术我在《我看粟裕和林彪》一文中,提出的林、粟在战役指挥水平上的优劣,你没有反驳,光和我比部队伤亡,有点文不对题,不过你也提不出太多具体的。林不管是在劣势时的撤退、优势时的辽沈、平津以及后来的衡宝、在广西围剿白崇禧。都乏可圈可点之处,常有失招。长春、衡宝两次围点打援,都是揪住敌人的尾巴等着打敌人的身子,结果敌人皆不回救,虽有战果但从整个战役布局和指挥上讲是不成功的。一年之内重大战役指挥同一错误连犯两遍。与粟裕将军的“尤善指挥大兵团作战”相比相去甚远。战术一词,层次很多。单兵战术、班排战术到师团战术,比统帅,比得是指挥水平,你以伤亡数字来否定粟裕的战术指挥水平是非常片面和不合理的。尤其是光讲伤亡数字不讲具体情况是非常错误的。现在再跟你说说部队的战斗力和伤亡,四野部队战斗力强是我上次就提到的,林大抓练兵(刘亚楼功不可莫)与四野战斗力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从锦州撤到哈尔滨路上散失的部队何止5万(主要是到东北后收编的部队),你也不应该否定别人。苏中七战七捷,粟裕以不足3万之兵打12万之敌,歼敌5万3你怎么就不说,华东一直是以弱战强,自己伤亡多于敌人仗还能打吗?打锦州时,四野用炮900余门,坦克一个团。粟裕刘伯承有几门炮?有坦克吗?淮海战役发起时中原野战军各部队基本没有火炮。淮海战役的攻坚是拿汽油桶发射炸药包,哪有什么准头。没办法,只好靠战士靠上去扔手榴弹,那时候***的手榴弹还差劲。辽沈打下锦州敌人就开始投降,长春、沈阳我们放了几枪?淮海战役都是硬仗,没有什么大规模投降的。廖耀湘没想建工事,在逃跑过程中被我军打乱消灭,黄百韬、黄维被围后就地收缩,构筑工事。黄百韬七兵团5个军10余万人进入碾庄圩固守待援,国军报道“该地有原(李弥)十三兵团修建的防御工事,相当坚固,使***动弹不得”,并非如你所云“在敌人没有坚固工事的野战的情况下打战斗力并不强大的黄百涛兵团”。任何时候光看伤亡数字都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另:你再贬低粟裕也不能说黄兵团只有10余人吧)豫东战役达到了战略目的,不能说是败仗。“林彪打败仗也是自己伤亡小于敌人”。首先,二战四平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不能算是败仗。除此仗外,即使自己伤亡小于敌人、即使战术再强还是败仗,死了白死,毫无意义。三战四平你的数据不对。我军杀敌万余,俘敌6000,共歼敌1万7,我军伤亡万余。三战四平的经过是这样的。47年5月16日,东北民主联军进攻怀德,17日胜利后顺势包围四平出来的援军敌71军,战至18日下午2时,全歼71军88师全部和91师大部(有军史云,全歼71军)。敌71军军长陈明仁座车被打坏,仓皇窜上一辆吉普逃回四平,利用71军残部及保安部队张罗守城。敌71军残部约有4、5千人,仓促间收罗了保安部队近3万人。4天后即22日,我军围四平,开始扫荡四平外围,至6月14日攻四平城,我军共集中3个纵队及部分独立师,兵力大于14万,战至6月29日,我军占领四平大部,29日,敌集中10个师增援四平,我部安排打援,因敌人兵力密集,无法打援,遂放弃四平。四平之战,对林彪后来的指挥影响极大,四平为我军原驻守之地,地形熟悉。我军精锐重兵无法攻克敌残兵败将固守之城池,使林后来对攻坚一直心有阴影。陈明仁将军一代抗日名将,后起义,55年授上将军衔。(TO 不新鲜,你该高呼林总圣明才是,怎么又说是战败?)我倒很想知道林彪、李天佑等解放后与陈明仁将军的关系怎样,不知哪位网友肯赐教。观粟裕用兵:在山东方寸之地与敌重兵周旋,指挥若定,神出鬼没,使敌人找不着,防不住;苏中战役,3万对12万,粟裕首仗敢主动出击敌之精锐整编83师,孟良崮,在敌重兵集团中直取国军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豪气冲天,使人不得不佩服其胆略;淮海战役,审时度势,下决心以60万打80万,谈笑间强虏飞灰湮灭,平定中原。粟裕将军的那种大气,那份从容,是别人所不能及的。林彪和粟裕有些地方是相似的,两者都长于计算。“兵者,多算胜,少算不胜”,计算是统帅必备之功课,林粟运用尤为突出。林彪长于计算,每次战役准备都对着地图仔细计算,胜算而动,兵不行险,故林能常胜。东北解放战场敌静我动的敌我军事布局和总态势使林彪得以充分展示他的特点,取得东北斗争的胜利。林彪兵不行险,这也是他不想打锦州和带兵朝鲜的主要原因。而刘伯承和粟裕用兵灵活,屡出险招而屡屡得手,为什么,还是靠计算。这就好比高手下棋,下一步而想五步,好手下棋,下一步而想三步。当然,除了计算外,还有胆略。林或是因为性格,或是因为伤病,用兵谨慎,相比刘、粟就少了一些豪气。粟裕虽是方面大员,但胸怀全局,林彪就差一些,在锦州和朝鲜两件事上可以看出,林患得患失,缺乏全局观念。所以我说粟裕一代帅才,林彪可为将。好了,言归正传,从战略眼光、战役指挥水平看,都是粟强。粟、陈的关系下面再说第三部分, 先声明,我对粟裕将军的认识只看了几十页的文章,很多不了解的地方,说的不好请多包涵A、你文中并没有说出粟裕的具体失误,只是多处说“陈说”“陈认为”“陈计划”,粟裕军事指挥水平远高于陈,你拿7段棋手来点评9段棋手,是不合适的、让9段棋手按7段棋手的思路下棋,也是错误的。B、粟裕将军“两让司令”,其中之二就是让华东解放军司令员,毛要给粟,粟坚辞,一定让陈毅当华东野战军司令,毛最后同意。此次谦让对我们网友影响最大,不然以三野司令之职,粟必授元帅军衔。我们可能会少一些争论。
C、毛让陈当司令但查资料陈此后长期在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一直是粟在山东以代司令之职指挥作战。据说是毛不让陈干涉粟用兵。D、查证淮海战役资料,淮海战役中陈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中原局领导身份一直随同刘邓在中野指挥部队,粟指挥华野部队。E、黄桥战役当然是陈毅元帅与粟裕将军合作的产物,这并不损任一人之威名,更不能否定粟裕将军在各次战斗中指挥之精妙。F、黄桥战役并非粟裕第一次担当军事主官。查粟裕将军简历如下:粟裕将军参加南昌起义到井冈山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的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军参谋长、第七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创建苏区的斗争及历次反围剿。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粟裕率领挺进师经福建到浙江开展游击斗争,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经过艰苦斗争,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创立了仙霞岭游击根据地,粉碎了敌人多次军事进攻,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直到改编为新四军。后历任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等职。以上是40年9月黄桥战役前粟裕的简历。不新鲜你夸林彪也罢,怎么能不看历史说粟裕。G、从不新鲜文中亦可看出孟良崮战役是粟裕将军下的决心,陈毅元帅协助指挥,是两人合作的结晶。但两人在其中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请你不要把参谋拉进来分功劳,那样还不如3野所有人一人一份。进行决战,进行决策下决心是最重要的,这是别人帮不了忙的。粟为歼敌,指挥我军调动敌人一个月,五下决心,四次因时机丧失而更改,终于得歼74师。孟良崮战役北线主攻六纵司令员王必成回忆:“孟良崮战役从调动敌人兵力到创造战机,到战役实施全过程,无一不是按照粟裕同志提出的方案实施的。”H、你所说许和尚不听指挥一事,应该怎么看。如果小偷偷你钱包而警察说怨你自己不谨慎,你意下如何?凡事应该实事求是,该谁的责任就谁的责任,不能乱打一气。你自己说得很清楚,许和尚不听命令,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错在许和尚,都看的清清楚楚。不能因为别人犯错误而说明粟裕将军什么。钟伟、陈庚都有不听林彪命令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林不是统帅人才。在这我想再说说指挥核心的问题。一支部队,如果几个主要领导配合的好,可以发挥1+1>2的效果,如果配合不好,则1+1<1。所以说黄桥、鲁西、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是陈、粟共同的荣誉。观我军指挥员,刘邓两人,一个举重若轻,一个举轻若重,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所以二野人说:刘邓就是刘邓,中间连个顿号都加不进去。这是中原野战军取得一系列胜利的前提,还有经典的朱不离毛,都是这样子。但是刘邓二人又忙战略又忙战术,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少了考虑主要问题的时间。四支野战军中,领导班子搭配最好的,是四野。林罗刘谭四个人,各有所长,性格互补,是一个绝妙的黄金组合。谭政后授大将军衔,总政主任,保证了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正是我军所以战胜敌人的法宝。谭政我只有十几页资料,不好多说,说说林罗刘。林罗十几年搭档,从红四军起,就是林只管作战,天天骑坐一张木椅,两臂伏在椅背上,面对满墙的地图,反复思考、计算。其它如整训、后勤,政务等归罗,罗荣桓谓之“林总的重点主义”。罗荣桓,1938年3月以115师政治部主任身份主持全师工作,39年帅部挺进山东,主持山东工作,至45年抗日战争结束,山东全境基本为我所掌握,是国共谈判中我方坚持由我方选派省长的四个省份之一。山东根据地的胜利和强大,是我军抢占东北的基础。抗日胜利后,指挥了山东我军进军东北的过程,后授元帅军衔。刘亚楼,红军长征时开路先锋红二师的政委,后求学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随苏军进入东北,在大连遇罗荣桓,横空出世,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解放后任空军第一任司令员,从无到有创建空军,率领空军在50年代胜利完成了抗美援朝、国土防空作战任务,使美国人惊呼:“中国人一夜间成了世界空军强国。”55年授上将军衔。四个主要领导,皆是栋梁之才。在林彪开始组织二战四平之初,罗荣桓即开始布置建设北满后方根据地事宜,退到哈尔滨后,罗拟稿,以林、彭(真)、罗名义下发了《关于剿匪与发动群众工作的通知》,组织了北满根据地大规模剿匪的工作,稳定了根据地局势,之后,参加了根据地建设、主抓了组建二线兵团的工作,前后共组建训练了146个团40万人补入解放军正规部队,为我军壮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主抓了大军作战的后勤工作,同地方同志共同保障了百万大军的行动所需。我军到北满后能站稳脚跟,罗功不可莫。我军退到北满后,由于部队都是刚从抗日战争的分散游击队转为大部队正规作战,部队如何指挥,如何作战都是前所未有的难题,东北我军来自几个地方,指挥不畅也是我军前一阶段失利的主要原因。这时候,刚刚上任的刘亚楼,这位知晓我军情况,又熟知正规部队建设之道的参谋长大刀阔斧整训队伍,举办参谋长培训,抓了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建设,抓了对各纵队部队的管理,使东北我军由溃散之军迅速转变成指挥有素的部队。林内向、罗稳重宽厚、刘有活力,三人性格搭配也很好。一般林计算完毕后,将作战意图交给刘,刘亚楼将其变成各部队的行动命令并指挥各部队行动。林的六个战术变成部队的战斗力,主管训练的刘亚楼功不可莫。刘能力超群,是四野老人共识,是四支野战军中最优秀的参谋长。蒙哥马利战后总结经验:“我要给各位指挥员的第一个忠告,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参谋长。”刘的表现,肯定使林有同感。林罗刘谭的默契配合和辛勤工作,是东北我军胜利的前提。放着刘伯承元帅在那里,你敢胡说林彪是“共产党将领中征战最丰,胜率最高的常胜将军”,我只好说你是胡扯八道了。林从锦州退到四平,从四平一口气跑到五常(哈尔滨东南)时,是刘帅进行了上党战役,平汉战役,没有刘帅把着平汉线,国民党早就增兵东北把林彪赶到黑龙江里了。四野歼敌数目全军第三,你也敢说战功最丰?林怎么看都比不上粟,你就只好高喊“林彪就是好,就是好”,证据那?没证据你就多喊两遍吧。看了眼不新鲜根据地的一段,不想再跟他辩下去了,再辩就只好说林彪在文革中上党章的伟绩了。不新鲜你没材料就少说两句。林彪和刘帅也能比?A、“在解放战争中进行"无根据地作战"只有战争初期的林彪和战争中期的刘伯承”。我军什么时候都是自己到敌占区去建设根据地的,从来没有说先有根据地,后有解放军的,切记。B、挺进中原与进军东北从战略方向上是完全不能比的。刘帅是到敌人统治的心脏去,重兵猬集,政权是敌人的;进军东北是到敌人统治的真空地带去,我军先敌人3个月到达东北。东北没有敌人的政权,没有敌人的正规部队,还有苏联红军的帮助。怎么能相提并论。C、挺进中原与进军东北面临的军事形式和采取的方针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军是突破敌人层层防线打到大别山的,到大别山后与后方的交通运输自然断绝,这都是出发前预想到的。我军到东北则是坦荡通途,冀热察鲁与东北的交通便畅,使我军能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将几十万的干部和部队送达东北。直到国民党占据东北主要城市,也无法切断我关内关外部队的行动。D、挺进中原与与进军东北之后面临的军事形势和对主要任务准备也是不一样的。挺进中原进入大别山后,我军的主要任务是在敌重兵围困之中夺取、建立政权,站稳脚跟。东北我军面临的军事形势任何时候都是无法与大别山比的,国民党什么时候也无力围困我们的。我军到东北的主要任务是在一个没有任何政权的地方建设政权,这点不管是刚出关还是兵退北满都是一样的。为此中央派了二万干部到东北,为建设东北政权做了充足准备。到东北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候补委员20余人,占全部七大委员的1/4强。刘邓是军政两兼,既做军事,又做地方政府机关,能比吗?E、刘邓挺进中原是到了大别山,被敌人一围还真难受,刘邓好不容易缴获了点布给部队作冬装,却没有染料,通知部队统一用草木灰染颜色。东北可是进了大城市。给你讲个故事:我军坦克“功臣”号名声赫赫,哪来的?我党人员听说有个院子里有几辆日军坦克,几个人偷偷进去开着就跑,门口一个不知什么部门的看门人开了两枪就不管了。东北我军航校、炮校都有四处捡破烂拼出飞机大炮的历史,更别说日本人在东北大量的仓库,东北是个富饶、发达、遍地武器的地方。还自说“七无”,怎么不说没有敌人的政权、没有围剿的敌人,怎么不说遍地武器,怎么不说还带了10万干部?刘伯承在大别山里能捡点布头,捡颗子弹就高兴的不得了了。这也能比?F、刘邓与东北站稳脚跟的过程是不一样的。我军到大别山后,敌人重兵围困,由于刘邓高超的军事水平,经过一系列斗争,我军立住了阵脚;而敌军在东北最好的时候也只是占了一些大城市。当敌人无力攻击我们时,我们才站住的阵脚。G、能跟刘邓挺进大别山相比的,也就2野自己的部队,张国华18军入藏还有些类似。观林粟二人在解放战争中的作为:一开始,面对强敌,粟以弱胜强,战法精妙,林激战四平亦表现不凡,虽撤兵千里但未伤筋骨;战争中期,两人都取得了胜利,粟粉碎了“重点进攻”,林打跑了杜聿明和陈诚,但粟是粉碎了敌重兵围困,林是消灭了分散之敌;战争后期,林以强胜弱,稍有犹豫,粟豪气冲天,决胜中原。解放战争中,东北、山东是敌我交锋的主战场,共同撑起了大半壁江山,我军最后取得胜利,林粟皆居功至伟,虽都非圆满,毕竟常人所不能及。观军史,每每为激战的场面所感动,为普通战士的行为所感动,一将成名万骨枯,革命的胜利,非哪几人之功,只能归功于人民。民心向背,是胜败之根本,人民的支持,是我军胜利的根本原因。四野在1946年6月,国共和谈破裂后,正式开始大打前。四野拥有炮兵建制和火炮数量最多,当然攻坚能力应该强了!以下是解放军军史所载解放军总部对内战正式爆发前,对解放军各部的统计。“……四野变成我军中攻城能力最强的部队看看解放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战争之神――炮兵兵种的建立,结止到1946年6月:1.东北军区:至1946年6月,共搜集到各种火炮700余门,炮弹50余万发,坦克12辆,装甲车2辆,汽车23辆以及大量火炮零件与器材。东北全区共组建炮兵6个乙种团(各辖2个营),4个丙种团(各辖3至4个连),6个独立炮兵营(各辖2至3个连)及22个炮兵连,总计各种炮兵连80个。2.晋察冀军区:经过努力,搜集到各种火炮52门。成立了晋察冀军区炮兵团,下辖3个炮兵营和教导队。3.山东与华中军区,至1946年1月,缴获各类火炮约50门。组成了华中炮兵团和苏中炮兵团,各纵队共组建了3个炮兵营又12个炮兵连。4.晋绥军区:缴获火炮8门。成立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炮兵营。补充一句,描写一野定西北的书中,描写一野攻兰州,曾经介绍一野所谓的野司炮兵团――总共拥有榴野山炮十余门,就这实力跟东北比什么呀,估计也就是四野进关时一个师属炮兵团的火力。不过就这破装备还没商量地抵御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5.晋冀鲁豫军区:至1945年12月,共有火炮30余门。全区共组建了2个炮兵营、2个炮兵大队、4个炮兵连。共计建立了1个炮兵旅、14个炮兵团、17个炮兵营、38个炮兵连。这个全军最大的炮兵旅亦属东北,是最早进入东北的曾克林将军于1945年10月组建的,拥有榴野重炮72门。可以看出,东北炮兵在内战前已是全国解放军中是最强的,占到70%以上,与其总兵力在全军的份额并不成比例,先天条件最好。特别是初期就搜集到50万发炮弹,其它野战军有炮,有没有炮弹可就难说了。也难怪三战四平有得炮弹费了。四野炮兵的建立,某人可别跟我说这是林彪的功劳。一是得益于东北的特殊性,不是蒋介石的传统统治区;二是华北我军进军早,得手早;三是有一位搞过中高等军事教育的高级将领亲自负责。东野炮兵司令员朱瑞事必躬亲,到处找炮、找零件,辽沈战役前后,找炮中地雷牺牲在前线,此乃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在前线的最高级将领,时任东北炮兵司令员。另外,本人也深感奇怪。在某些人眼里的“军事大家”、“军事天才”在四平没少打仗,一战、二战四平都应该是不小的仗,有的没打赢也就算了。但“军事大家”应该对四平地形非常了解。三战四平,兵力占绝对优势,10余万对3万余,另外就如danbe君所说陈明仁的71军乃残兵败将,战斗力远不如林彪,林还有4个炮兵团助阵,发射了10万发炮弹。攻击方向却取的是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西面(铁西区)很快占领,结果却是受挫于铁东区。打了两个多星期也拿不下来。最后被战斗力极弱的陈明仁残部打得惨败。我不怀疑四野各部官兵的能力,也不怀疑4个炮兵团和10万发炮弹的巨大威力,但四野统帅的个人能力真是令人怀疑!虽然有人说陈明仁用的是日本人守城的方法,但本人翻阅了几本有关国民党军与日本军队在中缅边境的大战介绍,好象没有什么特别窍门。而这些说陈明仁采取了日本人守城方法的作者们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四平构筑的碉堡、暗堡、坑道、地雷什么的,跟其它地方没什么区别。后来,本人似乎明白了,了解描写林彪和四野的书为什么会这么说了。实际上就是陈明仁将军在抗战期间打过一些大仗,包括攻坚。而“军事天才”、“常胜将军”没有打过,这就是经验的缺乏。却被莫明其妙、神秘兮兮的说成了陈明仁采取了日本人守城的方法。所以,不知这是为林彪开托呢,还是讽刺林彪呢。也难怪林彪朝鲜战争时不敢去呢,小日本鬼子都没全面领教过,更没说美国鬼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