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赛钦三百年之六-清末民初
yysolon 发表于 2009/04/25 23:10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主题字词: 阿克赛钦 哲孟雄 赵屠户定藏 良玉楼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六-清末民初
摘要:把西藏一起吃掉-并吞哲孟雄-赵屠户定藏-风流将军西征-一代mm良玉楼
上文说到英国对俄国的政策使英国一心要把阿克赛钦放到西藏,但千万不要以为英国安什么好心,我说过要靠外国人来保卫自己边疆简直就是白痴才会干的事,这是无数自以为是的人失败经验的获得的。英国这么做最根本的想法是把西藏一起吃掉,而且一直就这么做的。
1876年英国并吞了西藏的藩属哲孟雄(锡金)和布鲁克巴(不丹),此年为十三世“达赖”降生之年,每次“达赖”转世,西藏或有兵祸,或有外教入侵,焉知不是佛祖降罪。1887年西藏联合政府在隆吐边境设卡,英国蛮横阻止,藏军与印度兵大战一场,失败。清廷屡次旨谕驻藏大臣文硕,要求藏人撤卡,这又是狗贼李鸿章和那老婊子干的好事。文硕上奏说,隆吐确实是藏地,卡没什么可扯的。老婊子说你他妈想不想干了,文硕说大爷的,老子就是不干了,隆吐也是西藏的地盘,清廷撤了文硕的官,换上升泰,李鸿章竟然对升泰说,你去看看隆吐到底是不是西藏的地方,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啊,暗示要升泰上奏说那不是西藏的地盘,升泰去了西藏,回报说,隆吐在哲孟雄(锡金)的地界里不假,但是哲孟雄和布鲁克巴历来都是西藏的藩属,现在虽然被英国占了,但是那里的部长(土王)每年都会亲自来拉萨进贡,两部有什么争端也是请驻藏大臣和达赖派人去处理,所以还是咱们的地盘(其实就是英国人的文档也承认这两部虽然名义上归英国,可实际上还是听命于拉萨)。李狗贼和老婊子竟然置之不理,藏人听说文硕被罢了官,知道老婊子是不想管他们了,就决定自力更生跟英国人干,老婊子命令升泰阻止,泰升心想你们他妈的买国,要老子背黑锅,想都别想,老子半个兵都没有拿什么阻止,于是嘴上说不许,暗地支持。藏人听了泰升的话更加愤怒,在帕克哩集合队伍,向天发誓曰:“凡我藏众男女,誓不与英人共天地。有渝此誓,众共殛之!”(好汉子!好兄弟!可惜现在有些藏人忘记了当年的誓言,忘记了宗喀巴大师教谕,成为基督教的走狗,我为之一哭)。印度殖民军进攻热勒巴拉山,手持藏刀的藏族兄弟与印度血战,伤亡数百,阿萨姆来复枪营既后来的阿萨姆步兵联队号称印度最能打的部队,其实是垃圾,只能欺负手持兵器的部落兄弟,62年被我154团和155团将杀得溃不成军,击溃其参战的第二、三、五、九、十一营,全歼第五营,俘虏营长拉顿。辛格中校(又是个辛格家的)以下970余人,算是给藏族兄弟报了仇。印军胜利后,冬天临近,印度政府害怕在高原的冬天作战会吃亏,提出缓兵之计,照会清朝驻英大使刘瑞芳要求议和,藏人说如果英国人占据我哲孟雄,则誓不两立,拒绝议和,第二年春天印军继续进攻,八月击溃藏军,占领哲孟雄,抓了哲孟雄部长又继续攻入西藏境内的仁进冈,泰升知道正面的对抗藏人要吃大亏,所以派官员萧占先去阻止印军,萧占先也是半个兵没有,全靠嘴忽悠,他先跑到仁进冈立了个牌子,写上汉字“中国领土”,等到印军到来,忽悠阿三说,看看上面写着什么?不认识?告诉你们这是中国领土,我们本来不想和你们打仗,是藏族人要和你们打,现在我们太后已经责备他们了,你们就回去吧,阿三们还真信了,要求赶快议和,就退兵了。升泰知道萧占先那也是赶鸭子上架,骗不了几天,但是藏人打败之后仍然嚷嚷着要报仇,有两个藏族的头人说要议和的,直接就给扔到雅鲁藏布江里去了,升泰好说歹说才终于给压下去,但仍然要求索回哲孟雄和布鲁克巴全境。等到天气开始变冷,升泰知道阿三肯定顶不住,这个时候谈判最有利,藏人也有聚集了数万兵力,升泰让他们先不要妄动,自己跑到边境去谈判,英国人又是割地赔款的要求,你们不同意我们就打到拉萨去,藏人听说后当然不干了,万余藏军进驻仁进冈,升泰叫他们先别动,然后跟英国人说,哲孟雄历来都是我们看的场子,凭什么给你,藏人也没到印度去打仗,赔什么钱。你们要谈判就先撤兵,要想打就跟藏人打去,老子还不管了。这个时候哲孟雄部长的弟弟也赶过来了,说你们英国人也太他妈不是东西了,分老子家的地不让我们家人来,半道上差点被几个阿三打死。英国当时并没有力量打到拉萨,而且马上就是冬天了,不打都得冻死在这,何况藏军集结得越来越多,除了开始那一万多,又多了三大寺得僧兵。所以英国既不撤也不进,开始跟升泰打口水仗。哲孟雄部长得老娘也来了,说:我们当年租界给英国,说好了一万两千现大洋,他妈的一毛钱也没见着啊,抓了我儿子不说还想要我们的土地,门都没有,我们归大清。布鲁巴克(不丹)的老大此时也要派了一千七百军队过来,借口护卫升泰,升泰心想哲孟雄的事还没了,你这时候来不是没眼色吗,再说这点部队我也不缺,就又让他们回去了。正当升泰在边境苦心孤诣努力维护边疆的时候,英国向在北京的李鸿章施加压力,李鸿章对升泰说,英国已经占领了哲孟雄,不可能吐出来了,你只要保住西藏就是功劳。升泰当时心凉了半截,英国人伪造哲孟雄部长的书信想骗他老娘把他两个儿子交出来,老娘坚决不干,牵着两个小孙子到升泰营里痛哭(与琉球国王子在李鸿章府前苦跪数月,痛哭而归何曾相似啊,丢弃不仅是土地,而是数百年经营的民心啊)。升泰知道朝廷已经无人做主,自己也无可奈何了。1890年终于签订条约承认哲孟雄(锡金)是英国的属国。在1904-1905年,英人借通商要挟,自哲孟雄(今锡金)进兵,在江孜击溃藏军,进入拉萨,签订“中英新定藏印条约”。,开始十三世“达赖”一直以为俄国也信喇嘛(白痴),所以跟俄国人走得很近,这可是英国人最忌讳的事,英国人当时虽然知道,但也没什么办法,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英国就立刻进军西藏了,此时驻藏大臣有泰跟达赖说,打是打不过,只有我去先把他们忽悠住,然后在想办法。这个白痴达赖竟然不让他去,说老衲自有妙计,找箭头寺的喇嘛诵经诅咒英兵快点死(白痴),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英国兵临城下之时,立刻屁滚尿流,把印信交给噶勒丹寺的噶卜伦活佛,自己马上逃到青海去了,一点高僧的样子都没有。有泰知道他的妙计就是这个差点没背过气去,气得要求清朝革出达赖的名号。自五世达赖圆寂之后,在历次外敌入侵的事件中,班禅一直比达赖显得有骨气,沿袭宗喀巴大师的人只有班禅大师了,六世“达赖”横死就已经显出佛祖对“达赖”僭越的震怒,桑结一人之乱至我佛座下高僧后继无人,岂不悲呼,我佛弟子无数,只我一人高呼,悲痛之极已。现在在印度那个老秃驴是个什么东西。
当时在四川总督锡良麾下建昌道赵尔丰清楚的认识到这种形势,向他老板提示英国“阴谋百出,居心叵测,西藏情势岌岌可危”,此人也是清末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老哥赵尔巽就是清史稿的编撰者之一,并向清廷要求改革藏区的行政区划,改土归流,巴塘的泰宁寺喇嘛叛乱,赵尔丰与四川提督马维骐带兵杀入西康,全境肃清,以武力实施改土归流的政策,不听的全砍了。1907年正月,创立学务、农垦、水利、桥梁、采镰、医药等部门,设立里化、定乡、巴安等县,1908年 7月,设立康安道,改打箭炉为康定府,设河口县,里化同知,稻成县、贡噶岭县丞,巴安府、三霸通判,定乡县、盐井县,同时他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并招募川军三营,训练新军,伺机重返西藏。他在向清廷奏折中说:“移川督於巴塘,而於四川、拉萨各设巡抚,仿东三省之例,设置西三省总督,藉以杜英人之觊觎,兼制达赖之外附”。就是要西藏岌岌可危的形势下,以武力控制,建立形同内陆的行政机构,这是很高明建议。近代著名学者李思纯说:“金沙江以东十九县,尚能归附,皆因清季赵尔丰之余威,于民国以来诸边将无预也。”
1908年,跑到青海的“达赖”被当地的清军护送的到西宁,此时陕甘总督升允就发现这个家伙不是个玩意,上奏说,“达赖性情贪啬,久驻思归,应否准其回藏?”得旨:“俟藏务大定,再行回藏。”升允就把他送到了五台山,又上北京朝觐,一切安顺治朝五世达赖的规格接待(这玩意也配?),本来要再次受封的,由于光绪和老婊子相继挂了,所以也没封成,借口水土不服要回西藏,此时清朝更没个主心骨了,升允只好原路给他送回西宁,一路漠漠唧唧的慢走,第二年才回到拉萨,凡事他走过的地方,当地土司都开始纠集藏民闹事,驻藏大臣联豫鉴于达赖有附英异动,奏请朝廷调川军入藏,联豫的目的也是打算把西藏完全改土归流。赵尔丰率这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悍勇的川军开始越过金沙江向查木多(今昌都)和类乌齐进攻。朝廷命钟颖一个年方22岁的帝戚)率四川新军两个标(旅)进藏,1910年(宣统元年)初,钟颖军与赵尔丰军会师于查木多(钟颖军自北线即今四川甘孜州德格进兵;赵尔丰军自南线即今四川甘孜州巴塘赵行辕驻地进兵),然后两军迅速推进到工部(今林芝专区首府八一镇附近)一线。对整个工部和波密地区(昌都、林芝地区)进行改土。消灭了这一地区长期威胁丹达岭以西的后藏安全的波密王白马青翁独立政权。消灭白马青翁军,并将白马青翁擒拿处死。这一地区(今西藏东部)先后建立起了查木多、江达(工部)、等十多个县,赵同时向南派兵,进入查隅地区,建立了查隅县(查隅在今西藏自治区最东南,临中印边境东段之东,与印占瓦弄相邻)。“达赖”一听说川军来了立刻跑到印度去了,清朝下令格去了他达赖喇嘛的名号。当时很多西藏的边远地区,如白马岗地区(即今墨脱县)和门隅--洛隅--下查隅地区(现属印度,即今印占中印东段边境以南的约十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头人都派人来要建郡县。赵也积极组军备战,随时抗击英国的武装入侵。特别说一点赵尔丰在西藏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强迫藏族学生学汉语说汉话,要求藏人家族都采用汉姓。至今康区有不少姓汉姓的藏人,多是那时传下来的。他在改变风俗方面,细到要求藏人改变以吐舌头表示尊敬的习惯,规定男女青年在藏袍里面还要穿裤子,甚至因为他认为藏人的天葬风俗不好,也要求改变。同时积极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在“改土归流”过程中,将一些环境好的山谷地区,交与迁居过来的川民。但因为幸亥革命爆发而停止,使刚启动的由四川向藏区的移民计划中止,所以移民量不大,否则察隅等藏南地区将迁移大量内地实边汉人,“号称西藏的江南”的藏南国土也不会落入印度手中。就是今天,我们对西藏的政策大部分也是抄的赵尔丰的。更难得是赵尔丰是一位为官清廉的好官,他训导地方官,“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者也”。在路途发现一家百姓无隔夜之粮,而地方官不知,即以严惩。
我们多说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其实并不竟然,甚至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很有能力的。这让我想起郭靖的两句话,“郭某纵然不肖,岂能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愤蒙古残暴,侵我疆土,杀我同胞,郭某满腔热血,是为我神州千万老百姓而洒。”……“我南朝地广人多,崇尚气节。俊彦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来,从不屈膝异族。蒙古纵然一时疆界逞快,日后定被逐回漠北,那时元气大伤,悔之不及”。金庸小说唯此二句最男人。是啊,我中华何曾缺了好男儿,文硕丢官抗命,占先只身迎敌,升泰百般斡旋,尔丰率军平藏,心中未必忠于那个狗贼和老婊子,胸中的热血也是为中华百姓而洒。王国维先生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弃世,陈寅恪先生说此非“殉清朝”而是“殉文化”,我对王先生是极佩服的,但是认为如此之死就落了下乘,比不上郭大侠了,他日鲜卑人若能殉于百姓,才是真正不负此头啊。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内部军阀混战,在中亚和西藏的影响力下降到最低点,各地少数民族贵族在列强的怂恿下纷纷自立。北洋政府忙于争权夺利,根本就顾不过来,喀尔喀蒙古的分裂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英国此时的边疆政策也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俄国对新疆的并吞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印度总督竭力向伦敦建议阿尔达的计划,将阿克赛钦放在印度的边界内,而不是西藏,但是由于摄于赵尔丰的武力,伦敦最终没有同意,仍然坚持1899年的边境提议。在1914年的西姆拉会议(丑名卓著的麦克马洪线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的)上,阿克赛钦仍然分成两部分,大部归于西藏。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家乡一位英雄,风流将军尹昌衡,他是四川成都彭县人,现在属于成都的彭州区,尹将军一生诗酒风流,潇洒倜傥,身边一位红颜知己良玉楼更是美若天仙,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泡妞报国两不误,绝对是有我蜀人特色标杆人物。1897年,年仅13岁的尹将军就读与成都尊经书院(后来的四川大学),18岁投笔从戎,进入四川武备学堂习武,两年后毕业,以优良成绩被选赴日本东京振武学校深造,跟与当时的同学,后来叱咤风云的各地诸侯蔡锷、李烈钧、刘存厚、李书成、阎锡山、唐继尧等人都是拜把子的兄弟,25岁的尹昌衡毕业回国,在广西巡抚张鸣岐手下任广西陆军小学堂监督,他最著名的一个学生就是中华民国的代总统李宗仁。1910年回到四川,成都人怎么离得开成都嘛,在四川总督赵尔巽手下当军事编辑局总办,很快又任督练处会办,此时的他还是四川著名会党“袍哥”的成员(千万不要以为袍哥是黑社会,其实它上至四川省主席下至脚夫苦力包括乡绅,军阀,土匪,文人、商人、学者等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是一种民间自我保护的松散团体,但它的影响相当大,今天四川人称呼陌生男子为“师兄”,就是袍哥的遗产,北方多称“师傅”,是义和团的遗产)。1911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清朝急调赵尔巽的老弟-手握重兵的赵尔丰入川镇压川人。尹昌衡对赵尔丰说,很多四川人在川汉铁路中都拥有股份,不能硬来,赵尔丰一向强势惯了,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对尹吕衡产生怀疑,将其软禁起来,继续使用在西藏的办法,不听话就砍了,镇压保路代表。但是他手下的川籍军人因家中大都是铁路租股者都暗中加以反对。不久,四川陆军小学堂外籍总办被学生驱走,赵尔丰迫于形势;只好临时任命尹昌衡为四川陆军小学总办,尹趁机结聚一批武装力量,同年冬立宪派取胜,赵尔丰迫于内外形势,宣布退位,但仍带兵留住成都城。由此四川宣布独立,立宪首领蒲殿俊出任都督、原清军第十七镇统治官朱庆澜出任副都督,尹昌衡出任军政部长、罗纶出任军事参议院院长。没几天,因为工资问题,部分川军叛乱抢劫成都市,成都乱成一团。尹昌衡跑到北郊凤凰山兵营(哈哈,坚哥他们家),同第六十五标统周骏等四名军官密商后,当即带兵进城下乱,罗纶也率四乡保路同志军人城维持治安,仅用三天时间即平息叛乱,安定成都秩序。旋派川南同盟会杨肇锡、川籍军官彭光烈与巡防军十余名管带商定立即令士兵停止抢劫,重新商定军政府负责人选。经同盟会成都支部负责人董修武、立宪派重要人物及川籍军官彭光烈、孙兆鸾、宋学臬等人协力筹划,重新成立四川军政府,推选尹昌衡担任都督。
这个两人都清末民初的英雄人物,但是命运让他们不能相容。赵尔丰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承认失败呢,他冷眼看着局势,成都的叛乱给了他机会,暗中调遣风山、傅高秋率在西藏云南的部队到四川来。尹昌衡得到这个消息,加上赵之前在四川杀戮太重,结怨太深(重庆军政府就扬言要派三路大军杀到成都来砍赵尔丰的脑袋),就决定干掉赵尔丰。他独身到赵尔丰家了,保证跟赵无论清朝民国都是哥们,请赵名义上交出军权,把赵从亲兵护卫的住所骗了出来,四个埋伏的士兵将赵逮捕,尹又拿出赵给他的手令接管了赵的部队。随后举行公审大会,砍了赵尔丰的脑袋,死前赵尔丰一直破口大骂,不过尹昌衡这手的确不怎么地道,对比重庆的做法,就能发现成都仔儿没有重庆仔儿耿直。
尹昌衡随即平定在四川所有清军,1912年四月二十七日成都四川军政府和重庆蜀军政府联合,尹昌衡出任联合军政府都督。
西征的钟颖没有跟赵尔丰回四川,而是替代联豫当了驻藏大臣,带着部队留在了西藏,由于要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部队都分散在藏区各地,这就给了“达赖”机会。同年六月,此时“达赖”已经成为英国的一条狗,他从印度跑回来,在康藏地区掀起“亲英反汉”浪潮,僧兵数万之众攻击拉萨川军钟颖所部、围攻昌都,乍丫、江卡、乡城、稻城,河口等地同遭猛烈攻击,进而理塘失陷,情势十分危急。尹昌衡甚为气愤,拟订“征藏计划”,自愿率领一镇(师)精兵西征,以壮国威利边民。六月十四日得北京北洋政府覆电获准,命尹昌衡为西征总司令帅兵进剿.尹令朱森林一团为前锋,亲率大部队火速进发。“达赖”叛军惊闻连 “赵屠户” (赵尔丰绰号)都敢砍了的尹昌衡都督挥师征剿,又传闻都督领兵十余万人,尽皆惶惶然溃逃一半,加上尹昌衡指挥有方,历尽艰险,仅用三月多时间即击溃叛军,收复失地,安抚僧民,以解康边之危。又在鑪城设置镇抚府,下辖民政,财政、教育、实业四司,改各设治局为县,以掌管全边。并分设边东观察使和边西观察使,督办政务。尹昌衡改任川边经略使后,一年多来尚新设嘉黎府,组建硕督、太昭(江达)、恩达三县。北京民国政府批定川边为特区,共领三十二县。
尹昌衡本来想领兵继续西征,全部平定西藏,但是袁世凯迫于英俄两方压力,而且尹将军西征大得人心,于他不利,多次电令停止征讨,1913年底,袁世凯以议决川边诸事为由召尹昌衡至北京,一块来的还有蔡锷,老袁对这哥俩软禁起来,封官许愿,想笼络利用。尹昌衡与蔡锷本来就是铁哥们,两人一合计,发现这老东西跟老婊子是一路货色,有篡夺成果、图谋窃国之野心,当然不想跟他干,合计着逃跑,回老家起兵反袁。袁家老三袁克文为了帮老爹笼络尹、蔡,常常陪他俩到北京八大胡同逛窑子。袁克文这小子被称为“民初四大公子”,师从许地山,也是个诗酒风流的人物,本质并不坏,曾劝过他老爹“莫上高楼最上层”——不要当皇帝。当时北京两大名妓金祥班的小凤仙(19岁)和云吉班的良玉楼(原名殷文鸾,17岁),而且也是亲如姐妹,而尹昌衡30岁,蔡锷32岁,正好哥俩一个人一个泡了,成担挑了。在北京城的风月场中,做红名妓很不简单,不仅要资质绝佳,还要识翰墨,通音律,在上流社会中交际应酬,懂礼节,善谈吐,风雅宜人。良玉楼与小凤仙的可贵之处在于两人都不是见钱眼开的人,因而她们能在风尘中觅知己,慧眼识英雄!
与良玉楼结交后,在给她“梳拢”(就是开苞)的那天晚上,尹昌衡送给良玉楼一串珍珠项链,并即兴赠她一首诗:
秋月春花无限情,酒阑书剑任纵横。
自知此意甘颓倒,且看今朝值圣明!
不是东山能济世,也因蕲国厌谈兵。
美人名士堪千古,何必干戈误一生!
聪明的良玉楼,早已看出这位英年的尹都督佯装带醉,壮志未酬。
袁世凯赏给蔡锷小公馆、新家具,还答应在京给他举行盛大纳妾喜筵,蔡锷领而受之,表面降袁,暗地里却在小公馆接见家乡来客,秘密指挥云南起义。而尹昌衡却表示不要小公馆、新家具,妓院的费用他给袁克文打欠条,答应还。他深知袁世凯非等闲之辈,要是与蔡锷同唱一样的戏,势必会引起袁世凯的疑心。他常在四川会馆出没,同家乡来客秘密策划反袁斗争。
蔡锷返回云南之后,袁世凯大怒,下令将小凤仙下北京监狱,追查蔡锷在京余党。老袁见尹昌衡不公开表态降袁,害怕他搞鬼捣蛋,便“亏空公款”罪把他关进陆军监狱(其实那时候尹在北京妓院里长期吃住,又不要老袁买单,都快让老板干出来,可见他根本没钱),软禁在一幢小洋房里。(这俩哥们也不统一行动,估计蔡锷是不仗义了)同时严密监视四川会馆与金祥班,逼问良玉楼尹昌衡的情况,追查他的在京同伙。
当时北京各大报刊都登载了“蔡锷回云南起义”、“尹昌衡在北京坐牢”的消息。
在狱中,尹昌衡宣布绝食,摆在他面前的好酒好饭,他也不喝不吃(北京饭有什么好吃的,要上川菜萨)。袁世凯只好派袁克文到八大胡同去请良玉楼劝他进食,出面解围。良玉楼入狱后,尹都督才肯喝酒吃饭,放弃绝食。陆军监狱破天荒地准许探监留宿,批准“囚犯”与“娼妓”牢内昼夜长谈。尹昌衡从良玉楼口里才知,小凤仙也被关进北京监狱,蔡锷在云南组织“反袁护国军”,熊克武在四川组织了“四川反袁护国军”。袁世凯则马上就要登基。不久后,在全中国人民的讨伐声中,刚刚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暴病而亡,黎元洪当上了大总统,将尹昌衡、良玉楼、小凤仙才特赦出狱,封尹昌衡为“盛威将军”,实际上仍被黎元洪软禁。此六年后,尹才得以回到四川成都。尹昌衡后来追随中山先生革命,因身体不好后来归隐成都。从此,良玉楼始终不渝地相伴尹昌衡。昌衡的《止园诗抄》有《赠良玉楼》七律四首,《寒宵欣慰太贞》及长诗《幽燕美人歌》,自注:“为姬人殷太贞作,太贞即前诗所谓良玉楼也。”
蔡锷与小凤仙风流虽盛,但却未结成白发夫妻。尹昌衡与良玉楼却不同于小凤仙与蔡锷,尹良二人终成夫妇。良玉楼与尹昌衡婚后被尊称为殷夫人,排行老二,后尹又聚一房,姓羊,此为三夫人(知道为什么身体不好了)。 1949年,尹昌衡为躲避国民党的“川西大决战”,携全家老小共九人离开成都到成都至西昌之间的“富林”镇羊仁安处避难,一路之上身为前四川军政府都督夫人的殷夫人甚是受人尊重。西昌解放后,尹昌衡不愿回到成都,一家人又随尹去了重庆。中共西南局了解到了尹昌衡一家的情况后,贺龙司令员在西南军政委员会上强调:“尹昌衡对国家对民族是有贡献的。”邓小平也说:“尹昌衡我们要管”。
清末的小姐一个比一个仗义,切不说用和德国外交官瓦德西的肉体关系减轻了八国联军对北京的掠夺赛金花(赛金花真正老公是清末状元洪均,他的儿子(记不得名字了)是马尾船厂的总工程师,在中国科技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孙子洪君彦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经济学家,章含之的老公,生下一个女儿洪晃,陈凯歌的前妻,著名的“名门痞女”。),就是小凤仙,良玉楼之辈也是让人神往不已,让一部分男人-周总理斥之“操守不如一个妓女”的叛变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之辈-羞都羞死了。
“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此话虽不全对(特别是后半句),但也可知我们中华数千年不倒的一些原因。
本主题前一文章
阿克赛钦三百年风云 --- yysolon 2009/04/25 22:22 (8650 by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