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赛钦三百年之五-无耻三线
yysolon 发表于 2009/04/25 23:04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主题字词: 阿克赛钦 瓦罕走廊 李鸿章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五-无耻三线
摘要:名叫瓦罕走廊的狭长地带-狗贼李鸿章!-马继业的看法-北面的斜坡-三条英国人划的线-一拖到底-英国人努力的目标。这段历史牵涉的势力太多,而且英国的态度长期摇摆不定,说起来比较费时,上传两个图,应该要好些了。
在1895年最新版的地球仪上俯看,在俄国和英国在帕米尔高原的版图中间,被阿富汗的一条狭长的走廊隔开。而今天这条走廊横躺在塔吉克斯坦和克什米尔的中间,名叫瓦罕走廊的狭长地带,是英国和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强奸别国领土的产物,英国人认为阿富汗人应该对他们感恩,是英国给予他们这块从来不曾属于后者的领土。中国有句老话,君子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这种道理是粗俗的英国人永远不能明白的,自命不凡的绅士风度在古老高尚的中国人看来永远不会超出暴发户的水平。
在今天看来,我们不得不佩服左公收复新疆在时机上拿捏得非常之准。英国当时并不对新疆感兴趣,跨过喀喇昆仑山、天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冒着和俄国人直接对抗的风险去统治一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这显然是不明智的。甚至在中国在新疆的势力衰弱而俄国伸入新疆之前,英国人连统治克什米尔的想法都没有(当时印度总督哈定勋爵认为谁企图并吞克什米尔谁就应该“受到惩罚,而不是封官进爵”)。英国竭力在创造一个缓冲的势力隔开俄国对印度和印度洋的野心,而俄国自从彼得一世开始就对对南下获得海洋的边界,有着巨大而难以克制的欲望无论在地中海还是印度洋或者太平洋。当阿古柏逐渐沦为俄国的附庸国后,被人耍了的英国就迫切希望中国重新回到这片土地,在左公收复新疆时,充分借用的英国的影响来抵消俄国对阿古柏的支持,在《伊犁条约》签订时也兵不血刃的收复了伊犁。这种对国际关系的洞察力要远远高于李鸿章,李中堂那点聊以自慰的外交能力除了获得外国那近乎嘲笑的“赞扬”以外(对这个带给他们无数利益的人,列强当然不会吝啬他们的赞美,庚子年为什么一定要李鸿章来谈判,因为大清帝国没有一个比他更软弱的人,就连在鸦片战争中表现不佳的琦善在牵涉中国领土和利益的时候也是寸土必争,看看他死的时候,列强一个个如丧考妣的样就知道了,那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带给中国就是不败而败的耻辱和一笔又一笔压得中国人喘不过气得赔款了。而更可悲得是今天一些中国人竟然还在为这个白痴翻案,如果每个人都能了解我们的历史,何愁这些垃圾不无地自容。
忘记意味着背叛,不了解同样是一种背叛。
出卖自己国家利益是为不忠;守制期间接受官职是为不孝;不顾聂士成在平壤苦战,北洋水师拒不出援是为不仁;借捻军事件对自己的老师曾国藩下黑手是为不义。
狗贼李鸿章!
当中国重新收复新疆之后,在北方积极的抵御俄国人的入侵,采纳左宗棠、刘锦棠等的建议,于1884年在新疆改设行省,同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英国和俄国都在觊觎的南边边疆。1890年英国上尉荣赫鹏(Younghusband)受命到帕米尔地区,查明中国主张的领土边界,并鼓励他们把势力扩展到那里去。当地的中国官员告诉他。中国的边界是沿着喀喇昆仑山脉以及印度河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分水岭(这就是说阿克塞钦在我国的领土范围内)。1892年为了表明这个主张,在喀喇昆仑山口树立一块界碑。而英国当时对这个行为也是赞成的,一位英国官员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们表示赞成中国把喀喇昆仑山后面的无人地区(既阿克塞钦)占领起来”。1896年中国官员对英国驻喀什噶尔代表马继业提交的一本地图提出了抗议,这张地图的走向就是按照约翰逊的画法表示的边界,马继业向他驻印度的上级报告此事时,提出了一种折中的观点,“大概(阿克塞钦)一部分属于中国,一部分属于英国。”同年英国情报部门所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了马继业的看法,并表示赞同。
但是此后的清朝在内忧外困中继续衰落,英国人发现中国中央政府已经无力担负起缓冲国的责任,俄国的南下似乎不可避免,1897年元旦这一天,伦敦的陆军少将约翰·阿尔达,著名的前进派人物,当时的英国参谋总部的军事情报处长,向英国外交部和印度事务部提交一份建议。
阿尔达的建议中说:中国过于软弱,“无法担负起充当俄国和印度北部边疆之间的缓冲”… “(俄国)则积极向印度推进起边界”,俄国终将并吞中国的新疆至少是其东部地区,然后就会“极力将其边界尽可能的向南推进”。英国政府已经习惯于把喀喇昆仑山作为印度在东北方的边界,“一般看来,喀喇昆仑山形成一条可以接受的防御性的边界”,但是,“喀喇昆仑山的自然条件,它的广度、高度、交通极难,以及人口稀少等因素,使我们对它的实际分水岭进行警戒成为不可能。如果我们要充分地维护边疆安全,并收集敌人地情报,就必需要在它北面的斜坡(其实就是指阿可赛钦)和,沿着那些与山脉平行的河谷(指叶尔羌-今天的莎车,还有喀拉喀什河上游的地区)自由巡逻。”最后的结论是:英国应该“严密防止我们的敌人占领这些与山脉平行的河谷并进而准备对山口进行突然攻击。”为次目的英国应该建立一条可以使英国拥有在其附加的地图上划出了这样的一条边界线,它不是沿着喀喇昆仑山的分水岭,而是沿喀喇昆仑山以北的一系列山脉(包括昆仑山)的山峰,根据阿尔达建议的沿着昆仑山脉的边界,阿克赛钦以及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上游的地区都划入了印度境内。虽然他的这个建议当时并没有被采纳,但是在英国关于边疆政策不断的争吵中却一直产生这影响。
灯心草同志说我写的不明白,主要是这时的关系太过复杂,我表达能力也不行,而且这段历史也让我沉痛地忘记了调侃。这里看官们估计已经忘记约翰逊这个人了。在此总结一下在中印西端主要的三条英国人划的线。
1、约翰逊线。在英国看来,“1846~1847年慕边界委员会线”,只是确定了司圣提河到班公湖之间印度与中国的边界,而从班公湖到喀喇昆仑山口之间的边界尚需划定。为此,印度测量局官员约翰逊于1865年潜入南疆地区,通过“勘察”绘制出地图,把阿克赛钦、羌臣摩河谷以及喀喇昆仑山以北广大地区偷偷划入英印克什米尔版图。“约翰逊线”,代表了前进派的主张。由于此后英国全力培植阿古柏政权,约翰逊的主张被搁置,但“约翰逊线”却出现在1868年的英国地图上。
2、约翰·阿尔达线。1891年英国侵占了原为中国属国、地处新疆与印度交通咽喉地带的坎巨堤。1893年英国代表杜兰与阿富汗划定了印度与阿富汗的边界一一杜兰线,企图使阿富汗成为英俄间的缓冲区。1895年英俄背着中国政府私分了中国的帕米尔,解决了英俄在帕米尔问题上的争执(南下印度的战略通道瓦罕走廊由阿富汗控制)。英国认为,帕米尔问题解决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划定从帕米尔到藏北高原之间克什米尔与中国的边界,只有这样,印度西北的局势才能基本稳定。围绕这一问题,英国政府内部争论激烈。时任英国参谋总部军事情报处处长、前进派代表约翰·阿尔达,鉴于中国甲午之战新败,国力衰徽,于1897年向英国政府建议,中国已无法充当英俄间的缓冲,为防御俄国向印度推进,应以昆仑山为界,将阿克赛钦以及叶尔羌和喀拉喀什河系的上游地区都划入印度。“约翰·阿尔达线”与“约翰逊线”相近似。
3、马继业-窦讷乐线(后面会提到)。英国驻喀什噶尔代表马继业,否定阿克赛钦全部是中国领土,提出阿克赛钦一部分属于中国,一部分属于印度,并将此意见报告了英印政府。英国采纳了马继业的方案,并于1899年3月由英国驻华公使窦讷乐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划界建议。根据这条边界线,沿着拉宗山脉将阿克赛钦大部和整个喀拉喀什河源划给中国,将林济塘洼地、整个羌臣摩河谷及奇普恰普河划归印度。但清政府未予理睬和承认。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英国的边疆政策:一是制造缓冲势力或缓冲区,二是寻求印度对外边界的划定。应当指出的是,英国不仅把沙俄看成是印度安全的主要威胁,而且有时也把日益屡弱的清王朝看作是一个威胁,特别是在清政府采取某些加强边疆的措施时更是如此,这是英国制定边境政策的又一个考虑。此时我们可以发现,凭借外国的干预来维护自己的边界是多么不可靠,就如同我们国内一些人把统一台湾的希望放在同美国的友好上一样的可笑,只有自己的强大,边疆才有保障。此处对那些垃圾又是一驳。
阿尔达的意见在伦敦还是受到重视的,毕竟他是情报处长嘛,但是印度的英国总督诶尔金对阿尔达这种不切实际的观点不屑一顾。对阿尔达这种坐在办公室,趴在地图上就随意决定边境的做法,他反驳道“我们看不出把边境推到大山的另一边在战略上有什么好处,因为越过高山入侵印度的事情是不致于发生的。”“既然中国认为阿克赛钦是他的,那么试图推进阿尔达所提出来的边界,就必然会冒着时英国同中国的关系紧张起来的危险。阿尔达希望阻止俄国人向前推进,而上述尝试恰恰会使俄国人加速向前推进。”这是显而意见的,驻守印度的军官们也认为“目前以这道大山为界的边疆大概是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地区。在山的另一边的地区是人烟稀少,崎岖不毛之地。如果我们先前推进,就会使我们同我们的前沿哨所之间,出现一条军事交通史上最困难的地带。这样做会不适当地延伸和削弱我们的军事阵地,…从来没有任何侵略者从这个方向侵入印度,因为自然界在那里设置了极其艰险的障碍。”英国在自己的全盛时期在边疆问题是多么胆怯,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他们衰落的先兆,比起我们中国历史上大帝国的大气与恢弘,英国真像一个小气的守财奴。
虽然埃尔金拒绝了阿尔达的建议,但是仍然希望对俄国的推进有条明确的界限,他要英国直接同北京接触以解决中国和克什米尔的边界。当然英国一定先要自己内部统一出来一种边界来,第二年(1898)伦敦经过争吵终于同意了一条折中的方案——马继业-窦讷乐线,并在1899年3月14日通过英国驻北京公使窦讷乐(Claude-McDonald)——一个著名的老王八蛋——向清政府提出了划界的要求。
这条线一方面反映了英国热衷于越过喀喇昆仑山脉建立边界的战略考虑;另一面也承认一个实际可行的建议应当顾及中国的利益。这就好像抢劫了人家,拔了人家的衣服,还给人剩条内裤一样,英国和西方人的人道和廉耻重来就超不出内裤的概念。
此时在中国当政的李鸿章已经发现自己如果再割地,满朝的官员非杀了他不可,太后的脸上也不好看了,一般情况下他都是赔银子了事,但是这次英国人又不要钱,李大人的智慧又不允许他想出什么万全之策,干脆不理,来个一拖到底,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感谢李大人这次没有自作聪明,否则我的文章就到此为止了。
虽然继埃尔金担任印度总督的寇松勋爵极力主张,既然中国没有拒绝,那么就应该告诉中国人,英国打算就把这条线当边界了。但是英国也并没有将这个主张照会中国。此时,英国的边疆政策又开始随着俄国的压力大小,和中国的软弱程度而摇摆不定了。
进入二十世纪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以及之后的庚子赔款已经将清朝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此时的清政府根本就顾及不到远方的疆土了。1904年,前进派的著名代表当时的印度外事秘书路易斯。戴恩狂热的提出要将印度边界扩展到昆仑山从而并吞西藏。但是俄国人不会允许英国这样做的,1907年,英国与俄国签署了一项双方保证都不进入西藏的协议。由于英国在阿克赛钦的目标是不使俄国人进入,那么使阿克赛钦属于西藏就是最简单的办法。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这一直使英国人努力的目标。
本主题前一文章
阿克赛钦三百年风云 --- yysolon 2009/04/25 22:22 (8650 by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