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什演说看美国对华政策的虚实

中评社 发表于 2008/08/13 01:10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主题字词: 布什 美国政府 对华政策 共同利益 美台军售

加跟贴 发新贴

  布什抵达北京之前,在泰国发表一篇长篇的外交政策讲话,阐述美国的亚洲政策,重点集中在中国。

  

  香港8月13日电(评论员 黄池生)带着惊喜和难忘经历,美国总统布什十一日离开北京,返回美国。布什今次为期四天的北京奥运之旅,“向中国人民传递了美国尊重的信号”,相信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布什的友好态度和贡献。一些中国网民在网路留言,不讳言已改变对布什的看法,非常有好感,甚至戏言“欢迎布什留下来,住在中国。”

  布什离开北京了,奥运比赛仍在继续,中美之间的“大国搏弈”,当然也不会停止。布什七日抵达北京之前,曾在泰国发表一篇长篇的外交政策讲话,阐述美国的亚洲政策,重点集中在中国,非常全面。细研布殊这篇演讲,可发现其中有虚有实,美国政府今后的对华政策基调,相当清晰。

  布什演说中有关中国部分,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中国三十年来的变化,有目共睹,“难以想象北京已疾跑进入满是摩天大楼、汽车的现代时代,成为国际商务之家和奥运主办地”;二,中美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中国正担当着重要的世界角色,在朝鲜与伊朗核问题上有强大的影响力,美国必须与中国合作;三,美国关注中国的人权问题,但这并不是要和中国领导人作对,美国不会强加美国的理念于中国,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中国自己能决定;四,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曾经搅动台海的紧张情势已经平静,我们正目睹一个稳定和平的新阶段。”

  布什肯定中国三十年来的变化,是对中国现状的事实陈述,更是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方面彰显中国国力的大幅提升,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已彻底结束“孤立于世界”的时代。布什今次率领全家到北京出席奥运,既改写了美国总统从不出国看奥运的纪录,也宣告西方部分政府、政客、反华团体干扰、破坏奥运图谋的彻底失败。几十年来,美国一直主导西方孤立中国,最新的发展则是,美国已认识到这张牌没用了。承认、接受中国的崛起,中美在未来的交往中将可减少敌视、对抗,这是可以期待的。

  有关中美之间的利益与全球问题。布什的演讲表明,强化与中国的合作,这是美国未来将走、也必须走的一条路,“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将日益衰退。在布什的思维里,中国不只是经济领袖,也是全球政治领袖。布什强调,亚太地区的和平与成功,未来需要中国和美国的深入参与,中国在六方会谈发挥了关键的领导作用,美国在亚太的接触必须是有针对性的和持久的。布什又说,中国和美国有重要的共同经济利益,中国作为一个全球经济领袖,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图1

  虽然布什的演说中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占了相当篇幅,相关话题在布什今次亚洲之旅中,也提了不下四五次。但外间看到,布什一方面提人权,一方面在中南海与中国领导人把酒言欢,中美元首融洽的关系,胜过以往任何时候。外交家相信,布什不断唠叨人权问题,只是在“回应国内政治舆论压力”,以免今次高调在中国作客受到抨击。而中国回应布什的措辞,并不强烈。中国对布什的唠叨基本上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现实是,中美之间的所谓人权问题正逐渐沦为“口舌之争”,已不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对而言,布什演说中提及的台海部分,更值得关注,因为它透露出美国长久以来的对台政策正在调整,特别是美台军售关系可能出现改变。布什谈台海主要有三层意思,其一,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其二,根据《与台湾关系法》,美国维持对台湾的民主承诺,但反对单方面试图改变现状;其三,一度紧张的台海局势归于平静,一个新的稳定与和平时期已出现。

  根据八一七公报,美国不谋求执行对台销售武器之长期政策,而且售台武器在值或量上要逐步减少。但是,长期以来,美国违背承诺,并没有做到。这种情况是否正发生变化?因为布什强调“台海局势归于平静、两岸关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美国继续大规模售卖台湾武器将更难找到籍口,美国最近已主动冻结对台售武。对大陆而言,期望美国完全中止对台售武,可能不切实际,但是,通过施加压力,令美国切实遵守八一七公报,未来将有可能做到。解决了美台军售问题,台湾问题将解决大半。

  一周前启程前往亚洲的时候,布什是希望藉此安抚美国在亚太区域的长期盟友,显示美国仍然和他们站在一起。通过在南韩、泰国两站的访问,这一点布什似乎做到了。而在访问结束了的时候,外间更深刻的印象是,布什此行有助彰显中国崛起于世界舞台,中国已彻底摆脱被西方孤立的时代,中美两国的关系将会在不断强化互信之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加跟贴 发新贴一品 人文历史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17:38:38 2018.

本论坛上所有文章只反映送交者的观点。我们保留删除任何被认为不适合本坛的文章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