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影响历史进程

qju 发表于 2007/02/23 20:26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主题字词: 波斯舰队 希腊舰队 忽必烈征服日本 拿破仑 莫斯科 严寒

加跟贴 发新贴

气候影响历史进程

刘崇德

  在1941年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身着冬装的苏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向德国人发起了反击。

  人类文明从农耕时代发展至今,与气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许多历史事件的产生也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气候未必能决定历史,却可以改变历史,气候是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风拯救了三个国家

  希腊文明以及接下来的整个西方文明能够延续下来,可以说离不开希波战争中的一场海风。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国以海陆军百万之众大举入侵希腊,希腊人在陆地上丢掉了雅典等地,主力败退到萨拉米斯岛上,以300多艘雅典战船为主力的希腊海军尚有能力一战。9月23日拂晓,波斯王薛西斯命令600余艘巨舰驶入萨拉米斯海峡消灭希腊舰队。不料,海上突然刮起大风,帆高体笨的波斯战船控制不住,在狭窄的海湾内互相撞碰起来,队形大乱。趁此机会,小巧敏捷的希腊海军飞速地向波斯舰队扑来,并插入波斯舰队,利用大风和地形形成局部优势,猛冲猛打。8个小时后,希腊以40艘舰船的代价击沉波斯战舰200艘,俘获50 艘,击伤无数。此战后,波斯人丧失了在爱琴海上的制海权,陆军后援受到巨大威胁,希腊开始走向胜利,从而为希腊文明赢得了发展繁荣的可能性。

  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统治者忽必烈可汗一心想征服日本,结果却因两场神奇的季风而遭到挫败。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出一支90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东征日本,遭到日本武士的顽强抵抗,在撤回朝鲜的途中,又撞上一场台风,很多舰船沉入海底。忽必烈没有放弃,1281年又派出近5000艘战舰,分为南北两支舰队再次东征。日本举国以石墙为掩护,依靠精锐军队在日本九州一带的九龙山血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守军已岌岌可危。这时,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从8月1日起风暴持续4天,元军舰船几乎全部损毁,元军指挥官眼看回天无术,丢下大部队率领残存的几艘船逃离,陷入绝境的10万元军或被杀,或被俘。幸运的日本人认为是神武天皇的鬼魂掀起了两次“神风”击退了元军,挽救了日本灭国的命运。实际上,这不过是两次季风带来的强烈的台风。

  1588年8月,大风帮助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当时,西班牙派出由130多艘舰船组成的“无敌舰队”攻打英格兰,英国海军仅能以34艘战舰和一些武装商船迎战。双方遭遇后,海面风势较大,由于西班牙战舰不善逆风航行,只有占据上风头才能发挥优势。而英军军舰却有着优越的逆风扬帆能力,多次破坏了“无敌舰队”抢占上风位置的企图。8月7日夜,西风大起,英军又趁势派出8艘火攻船突然袭击“无敌舰队”,次日又重创“无敌舰队”。数次战斗后,英军借大风之力最终获胜,使得西班牙舰只损失一半以上,彻底解除了“无敌舰队”对英国的威胁。

  冷湿气候使盛唐走向衰落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在世界历史上也很有影响,但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其兴盛和衰落都与气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唐朝统治的300年中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的年数都比较少,冬天无雪的年数竟达19次之多,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冠,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唐代张籍《送蜀客》诗有:“木棉花开锦江西”,说明唐代成都有喜温暖的木棉生存。随着气候变得温暖,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唐朝传统的农牧业界线北移,这使唐朝的边防有了当地的给养支持,军事防御更稳固,北方游牧民族也不敢轻易南下。

  唐代后期,气候开始由温暖转而冷湿,寒冬和雨灾相继到来,有时春秋两季也出现了霜雪冻坏庄稼的现象。冷湿的气候更是给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资治通鉴》记载淫雨一下长达六十余日。反常的气候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十分大,为了生存,他们只有向南推进,形成对中原农业民族的威胁。唐玄宗重用安禄山等胡人将领的重要原因也是为了压制北方民族,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安禄山等人的政治野心,加上本身骨子里“歉馑则剽劫”的游牧民族习性,促使其发动叛乱,使得大唐的繁荣从此不再。

  恶劣气候推动匈奴西侵欧洲

  在阿尔泰山和天山山脉以东,长城以北的大草原,气候一般比较恶劣,夏季短冬季长,还常有大风雪。气候好坏直接关系到活动于此的草原民族的生存,饥寒交迫时,他们要么南下中原,要么转而西进。

  公元372年,一支自称为“匈人”的强大骑兵向西渡过伏尔加河向欧洲挺进,他们强大的军事实力使欧洲各族闻风丧胆,强大了近千年的罗马人也失去了往日的骄傲。在俄罗斯平原他们摧毁了日耳曼族的东哥特人,接着又兵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452年,匈人首领阿提拉率兵打到罗马城下,逼西罗马皇帝妹妹与他成亲,侥幸的是罗马教皇利奥一世劝说有力,才使得罗马城幸免于难。这支匈人骑兵就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先后在我国活动了大约800年的匈奴的一支,迫于气候的变迁和汉朝的有力反击,南下无望,只有西进,从而震动欧洲,使欧洲的民族大迁徙持续了80多年

  严寒气候三次拯救俄国

  寒冷给俄罗斯人带来很大不便,但这种严寒的气候对俄罗斯民族的生存来说未尝不是一种保护。彼得一世时,俄国努力振兴,然而遭到瑞典的压制。1709年春,瑞典国王查尔斯十二世率领在欧洲战无不胜、装备精良的军队远征俄国。彼得一世的军队无力与瑞典军队决战,只有实行坚壁清野政策,靠空间,更靠严寒的气候削弱孤军深入的瑞典军队。7月,4万多俄军同在严寒中跋涉了数月的3万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展开激战,并一举将其击败。

  1812年,征服了大半个欧洲的拿破仑组织了欧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60万军队,对俄国发动进攻,以图彻底征服欧洲大陆。拿破仑没有把严寒放在心上,准备攻占莫斯科,以战养战,逼迫俄国人签订投降条约。然而俄国人将莫斯科付之一炬,拿破仑大军在空城中等了两个多月,未见到投降的使者,补给逐渐变得非常困难。摄氏零下40度的严寒将这支饥饿寒冷的军队逼出莫斯科,在俄军的尾追之下,60万大军只有15万士兵活着返回了法国。

  1941年,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10天内攻占莫斯科。显然,希特勒没有汲取拿破仑的教训。当时,莫斯科气温已下降到摄氏零下20-30度。在严寒中,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也失去了作用。而苏军习惯了寒冷生活,而且身着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最后,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环球时报》 (2007-02-14 第13版)

加跟贴 发新贴一品 人文历史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17:38:34 2018.

本论坛上所有文章只反映送交者的观点。我们保留删除任何被认为不适合本坛的文章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