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洪学智: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将军

zt 发表于 2006/11/21 19:55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加跟贴 发新贴

开国上将洪学智: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将军

夏蒙

谨以此未完成的纪录片文本沉痛悼念洪学智将军逝世

  开篇——

  1955年9月27日。北京。国务院礼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衔仪式隆重举行。

  洪学智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手中庄严的接过授衔军令状,成为57名开国上将之一。

  1988年。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重新恢复军衔制,洪学智再度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也是世界现代军事史上唯一一位被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

  美国人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关注着这位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将军。

  1986年,洪学智应邀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后勤代表团赴美国问。就在他即将启程的时候,适逢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来华访问,这位军人出生的美国国防部长不愿意与洪学智失之交臂,主动提出要会见洪学智。这样匆忙的会见也许是无法深谈的,但温伯格显然希望借此表达他对于这位中国将军的尊重和他对于洪学智率团访问美国的重视。

  两个小时后,洪学智一行访问美国的专机离开了北京。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行程中,以洪学智为团长的中国军事后勤代表团在美国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先后访问了西点军校、美国国防大学武装部队工业学院、凯利空军后勤中心、旧金山海军基地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等许多重要的美军军事设施,会见了大批美军高级将领。

  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上将打量着这位虽然年逾古稀但仍然气宇轩昂的中国将领,不禁好奇地询问这位在朝鲜战场建立“炸不烂、打不跨”的钢铁运输线的中国著名将领是从哪所军事院校毕业的。

  洪学智回答:是从你们的空军学院毕业的。

  宾主大笑。包括莱昂斯上将在内的美国军人明白,洪学智的笑谈其实道出了实情。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人以极其落后的武器装备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较量。最后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军将领克拉克不得不沮丧的承认,他是唯一一位在没有打赢的战争之后签订停战协定的美国将军。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洪学智,就是参与创造这个奇迹的中国将领之一。

  红军岁月——

  1、

  从士兵到将军,洪学智走过了一条死死生生、艰难坎坷的道路。

  和绝大多数新中国开国将帅们一样,洪学智也是一位农民的儿子。洪学智出生的安徽金寨,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土地。连同洪学智在内,从这里一共走出了五十余位开国将军,因此这里又被人们称作将军县。

  大革命失败后兵荒马乱的岁月。洪学智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革命的引路人余海岩和刘伯力。

  从《共产党宣言》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

  从“联庄队”到商城游击队。接受了特殊考验,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红一军独立旅开始的军旅生涯。

  在战火中成长——从战士、排长到连支书。

  初识中央派来的张国焘。经历了张国焘“改造”红4军。

  红军中的“肃反”扩大化,第一次认识到革命斗争的残酷性。商南起义领导人大部被杀,给洪学智思想造成极大的困惑。

  2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县七里坪宣告成立。下辖红4军、红25军约3万人,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

  苏家埠战役。创建全军先进党支部。成为师党委委员。

  第一次负伤生命垂危,消息传到家乡,亲人们都以为他已经牺牲。国民党被俘军医的“神药”使他起死回生。

  回乡探亲家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顾家人的极力挽留,洪学智又匆匆归队,誓言“反动派一天不消灭干净,我就一天不回家”。

  漫长的回乡路——20多年后,抗美援朝凯旋归国的洪学智才又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

  3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从血战七里坪到枣阳新集恶战,洪学智所在的部队先后与国民党嫡系李默奄、汤恩伯、胡宗南、孙立人等部和许多地方军阀的部队一一交过手——洪学智一生率部与不下数十位国民党将领作过战,这也是别人难以打破的纪录。

  翻越秦巴山进入川陕。从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到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时年只有21岁。

  冲锋陷阵的洪主任赢得了干部战士和百姓的爱戴与信赖。

  “刻字队”留在山崖间的字迹至今犹存——许多宣传革命的口号就是由洪学智起草的。

  直到前些年,东江、旺苍坝、卢子庙、建章河一带几位上年纪的老人还记得这位“洪主任”。从解放通南巴到空山坝大捷,洪学智差不多经历了所有的战斗。

  “木门会议”后红四军扩编。川陕根据地建立。

  4、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红四方面军粉碎敌人六路围攻,突破嘉陵江。

  建立地方政权,发动组织群众,洪学智亲自指挥4军12师为4方面军后卫。

  翻越沙阿雪山,军政治部主任管起了后勤。

  部队进入黑水芦花地区。

  接应中央红军,为中央纵队筹措粮草,洪学智筹措了大量的粮食和牛羊分四批转交给中央纵队,第一次见到了刘少奇同志。

  5、

  洪学智接替到方面军任副参谋长的王宏坤,统管起4方面军的整个后方工作。

  返回黑水芦花地区后,洪学智一病不起,危在旦夕。幸亏一个老中医的药又使他起死回生。洪学智病危时,与他感情深厚的一名回族战士竟开枪自杀,这让洪学智感慨不已。

  洪学智躺在担架上指挥部队为全军筹措粮草。率部冒险渡过凶险的大金川江。两次翻越夹金山。下令救活了好几位已经冻得失去知觉的战士。

  6、

  从天全到懋功。

  一路上洪学智为争取藏族同胞的支持做了大量工作。他和藏族头人巴顿多吉谈判。喝公鸡血酒,结下了友谊。成立瞻化革命委员会。

  接红2方面军6军团肖克通报,在巴顿多吉支持下为红6军团提供后勤支援。

  团结诺那大喇嘛。洪学智的这段经历,被诺那喇嘛的弟子海正涛(藏名贡布泽仁)记录下来,发表在当时著名的《东方》杂志,留下了一段红军与喇嘛交往的传奇。

  7、

  1936年5月,洪学智在一次文体活动中认识了红军女战士张文,在王宏坤和谢启清的介绍下,结为夫妻。他们结婚的全部家当只有一条被单和一条旧毛毯。洪学智与张文结婚几个月就不得不分开,在以后的战争岁月里也是聚少离多,但洪学智与张文的爱情终生不渝,在开国将帅中也是一段难得的佳话。

  三过草地、几过雪山,红四方面军历经磨难终于到达陕北。

  8、

  长征到达陕甘。渴望学习的洪学智经过力争进入红大学习。

  部队进入陕甘、彭德怀、徐海东等前来欢迎。

  红大进入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今志丹县),并与中央红大合并。

  西安事变后,红大迁往延安。

  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的消息传到延安。3个军惨败,红军战史上绝无仅有的悲剧。洪学智对西路军战友的深切怀念。

  红大的一场风波。批判“张国焘路线”,波及红四方面军在红大学习的干部们。洪学智无端被指为“搞暴动”而与许世友、王建安等一起横遭逮捕,被军事法庭判刑8个月,并遭到错误关押。

  徐向前从西路军返回延安,了解这一情况后向毛泽东反映这是一起错案。毛泽东亲自探访,为许世友、洪学智等一一平反。

  从东北到海南——

  1、

  3师艰苦的进军。严冬已经逼近,部队还穿着单衣行军。

  行军途中接到东北局电报,令3师驰援山海关。与此同时,毛主席又电令3师不走喜峰口,选冷口及界岭口赴锦州。

  两封不同的电令,让3师领导左右为难。洪学智建议致电中央和东北局,明确中央意图。

  1945年11月17日,与黄克诚率部从山海关以西80公里的冷口出关。几乎在同时,山海关失守,国民党第13军、第52军也从山海关出关。

  3师面临的严峻的形势。从苏北到东北,因新兵未到、后勤部分人员未到,加上沿途逃亡与掉队病号,3师3.2万人实际到达东北只有25000人。

  黄克诚如实向军委和东北局报告。

  黄克诚让洪学智率先遣队向林彪汇报。

  2、

  在林彪指挥下与黄克诚等率部进军西满。

  铁路运输陷入混乱,洪学智临危受命担任“铁路司令”,迅速恢复铁路交通。

  彭真大悦,电告中央和林彪,“承德到西满之铁路系华北通东北之交通命脉,据来此干部谈,洪兼铁道司令后,交通大有改善,洪仍兼铁道司令为宜。”

  参与创建西满根据地。建议抢占通辽,巩固西满。

  西满分兵后,洪学智、吴法宪等归辽北军区。邓华任司令、陶铸任政委,洪学智任辽北军区副司令。

  中长路阻击战。洪学智率部阻击国民党孙立人新1军。

  参与指挥大洼战斗,国民党71军87师大部被歼,林彪甚为满意,对参战部队通电嘉奖。

  与邓华在林彪直接指挥下参与四平保卫战。

  3、

  奉东北局之命率部赴北安、黑河剿匪。

  军事进剿与政治瓦解相结合,同时注意保护少数民族群众。

  兼任黑河地委书记。召开剿匪誓师大会。很快即消灭刘山东匪帮、李老子匪帮。

  洪学智担任联合剿匪司令部让群匪闻风丧胆。

  土匪惊叹:日本人都没把我们剿掉,被你们剿掉了,用你们这种剿法没有不被剿掉的:线断了我们得不到消息,一跑就被你们截住;联络站被你们搞掉,人吃不上,马喂不上,鸦片也抽不上,人没劲,马困乏,众叛亲离;你们又换班追,马不停蹄,我们哪有不被剿掉的?”

  4、

  剿匪胜利,洪学智奉命到哈尔滨见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

  在哈尔滨林彪、高岗分别找洪谈话,受命担任6纵司令。

  东总的夏季攻势,洪学智率六纵攻占尤家屯、天冈,拉开夏季攻势的序幕。

  歼灭新一军老爷岭守敌112团,击毙敌团长张洁之。洪学智下令从地主家买来一口棺材装殓了这位曾在缅甸密支那阻击日军有功的军人,并将其遗体运回。

  率6纵血战四平。

  此役历时15昼夜,伤亡4000余人,第一次对一个军的美械装备之敌守卫的中等城市攻坚作战。攻防双方伤亡为1:1。

  林彪电令洪学智指挥6纵和1纵歼灭新1军部分敌人,大雨倾盆,洪学智致电林彪表示河水猛涨,集结部队有困难。林虎即致电让其归1纵指挥。洪学智服从,但此后再未接到命令。林彪实际上采纳了洪的建议,收回成命——这在林彪来说是少有的。

  5、

  1947年冬季攻势。东北我军实行第一次大规模运动战。

  公主屯战役。6纵强攻打下黄家山。

  洪学智和纵队机关首长与敌一个骑兵连遭遇,危急关头,警卫班机警吹响了冲锋号,迷惑敌人,附近部队出动解围。

  6纵4纵攻克辽阳。毛主席致电庆祝攻克辽阳。

  指挥6纵配合4纵攻克鞍山。

  1948年3月。林彪点将,东总调洪学智任上干大队长,刘其仁任政委,主持军事干部轮训。新的战争形势下,面对的敌手不同,作战样式与红军时期和抗战有很大不同,为了迎接更大的战役,林彪建议成立上干大队。轮训团营干部包括副师长、师参谋长等。

  林彪约见洪学智、刘其仁,与洪论战法。

  关于打锦州还是打长春,林彪不断提出问题,洪学智侃侃而谈。连续三个半天的思考分析。林彪不置可否

  东总按中央部署入关作战,洪学智重回6纵,率6纵挥师南下。

  洪学智登上董家口长城感慨万千。

  3年前与黄克诚率3师从冷口出关全师仅有2万多人,如今仅6纵就已经有6万雄师。

  6、

  六纵入关后投入平津战役。洪学智率部在廊房一线阻击北平增援之敌。

  北平和平解放,洪学智率部进入北平。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召集军事会议部署南下,洪学智率6纵作为四野先头部队挥师南进。

  1949年4月30日。中央军委命令四野成立4个兵团,即第12、13、14、15兵团。

  邓华任15兵团司令、赖传珠任政委、洪学智任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

  渡江战役。洪学智彻夜未眠。

  15兵团10余小时肃清江北之敌,从黄冈、蕲春、黄石港等地渡过长江。直逼武汉。取得渡江战役完全胜利。

  占领九江组建兵团部。

  湘赣战役胜利后又挥师岭南。

  7、

  1949年9月7日,中央决定撤销中央华南局成立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叶剑英为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邓华、赖伟珠、洪学智、萧向荣等为分局常委。洪学智还担任接管委员会副主任。

  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清除广东匪患。

  8、

  1949年12月,邓华、赖传珠、洪学智接到林彪、谭政、萧克电,海南战役由15兵团首长担任统一指挥。

  毛主席就解放海南岛问题作重要指示。

  洪学智与兵团领导研究金门战役失利的教训与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经验,拟定周密方案。

  叶剑英派洪学智向林彪报告,林彪让洪学智亲自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报告。

  从武汉到北京,向聂荣臻代总长和朱德总司令汇报作战方案。

  毛泽东正在出访苏联。同意洪学智汇报之作战方案,建议要一次运送两万人左右登陆。建议要搞大的海船。

  无法落实毛泽东的设想,洪学智等15兵团首长力主以木船渡海作战。

  小部队分批偷渡与大规模登陆作战相结合的解放海南岛战役。

  此役历时58天,共歼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大获全胜。创造我军岛屿作战的辉煌战例。

  在朝鲜战场(上)

  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烽烟四起,局势迅速恶化。

  毛泽东时刻关注着朝鲜战况。因应变局,紧急调整军事部署。

  15兵团与13兵团部对调,洪学智留任广东。

  奉叶剑英之命赴京汇报工作, 老战友邓华设计“劫持”了洪学智:从前门车站一下火车,立即被邓华拉着去见了中央军委副主席林彪,林彪要洪学智当天即赶赴东北。

  服从大局,叶剑英忍痛放走了爱将洪学智。

  深夜抵达沈阳。当晚会晤东北局领导。

  在丹东与13兵团领导会晤金日成首相特使朴一禹。

  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面临严峻局势,人民军大规模溃退,具体战况随时变化难以掌握。朴一禹代表朝鲜党和政府恳切请求中国出兵支援。

  13兵团领导迅即将情况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汇报。

  13兵团积极备战,分析美军情况,准备随时参战。

  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志愿军司令兼政委。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高岗、贺晋年、邓华、洪学智、解方,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出动,协助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取得光荣的胜利。

  洪学智等向彭总提出,两个军力量太小、兵力不足,建议四个军一起跨过鸭绿江。洪学智代表兵团领导向彭总汇报备战情况,希望继续增兵并维护后方。

  出兵在即,苏联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拒绝出兵。原先派空军支援的承诺也不能兑现。

  “毛主席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气魄非凡。他经与彭总等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商量后,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历史性的决策:不管有没有空军支援,我们仍按原计划出兵援朝。”

  ——几十年后,洪学智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美军继续向朝鲜北方迅速挺进。

  麦克阿瑟在威克岛和杜鲁门总统会晤,断言中共不可能出兵朝鲜。宣称圣诞节将把参战的第八集团军撤到日本。

  出兵在即,毛泽东又紧急召见彭德怀。10月18日晚9点多钟,接到毛主席致邓华、洪学智、解方并告贺副司令(贺晋年)之命令:4个军及3个炮师自10月19日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

  2、

  19日彭德怀从北京返丹东,朝鲜副相朴一禹急切询问出兵日期。彭德怀告之出决定,朴一禹眼含热泪称谢。汇报前线情况,局势对北朝鲜极为不利,美军第八集团军和第10军从三面包围态势向平壤发起强攻,平壤即将陷落。

  洪学智目送彭德怀与朴一禹一同过江。

  当天夜晚,洪学智与韩先楚等率部队一同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当天,美军第187空降团便在肃川、顺川空降,企图切断自平壤北撤的朝鲜人民军退路。

  侵朝美军已达42万人、飞机1100余架、各种军舰300多艘。美军每师装备坦克154辆,57毫米——155毫米火炮352门。

  连续收到毛主席急电,要求改变部署并与彭总会合。

  洪学智、邓华分别去找彭总。

  两天后,在朝鲜北方的一个小山村大洞,洪学智与邓华见到了彭总和朝鲜首相金日成。

  金日成手中仅握有三个师:一个师在德川、宁边以北,一个师在肃川,一个坦克师在博川,还有一个工人团和一个坦克团在长津附近。

  形势与想象的还要严峻。危局全得靠志愿军承担。

  3、

  彭德怀传达毛主席指示,把13兵团领导机构改为志愿军领导机构。彭德怀司令兼政委,邓华任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主要贫乏干部工作和政治工作,洪学智任第二副司令,主要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韩先楚任第三副司令, 不具体分工,到部队督促检查作战问题。解沛然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

  入朝首战,彭总曾决定首攻熙川之敌,由于38军未能穿插到指定位置,洪学智建议放弃首歼熙川之敌想法,以40军坚决阻击向温井进攻之敌,对南朝鲜第6师 7团采取围而不歼的战法,以诱使熙川、云山之敌来援,尔后集中38、39、40军将敌围歼于云山以北。彭总同意并下达作战命令。

  毛泽东电报指示。

  彭总令40军主力歼灭向温井进攻之敌……38军迅速占领熙川,尔后向南突击,66军急速向龟城前进,阻击美军24师……

  因应战场变化,随时调整部署,39军围歼美军。“云山大捷”意义重大,在这次战斗中,我军首次以劣势装备歼灭了现代化装备的美军王牌军——骑兵第一师第8团之大部及南朝鲜第一师第12团一部。

  42军与朝鲜人民军东线作战,阻止美军在东线的进攻。

  缺少防空武器,缴获汽车被炸。

  美第8集团军沃克将军发现美骑兵第一师遭重创,美军侧翼受威胁,实行全线撤退。美军的机械化行军后撤速度极快,主力迅速撤至清川江以南地区。

  第一次战役结束。此次战役是在朝鲜战局极为严重,我军仓促入朝情况下进行的。给美军与南朝鲜军重创。歼敌15000余人,把战线从鸭绿江边推进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美军企图于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之计划,初步稳定战局。

  美军对形势的误判。目空一切的麦克阿瑟认军中国军队不可能大规模入朝。但仍决定炸毁鸭绿江上朝方一侧的所有桥梁。同时决定发动圣诞节前的最后攻势。两星期的“空中战役”,每日出动上千架次飞机对中朝边境地区的交通及军事设施进行狂轰烂炸。

  彭总和志司的确定诱敌深入的方针。宋时轮率9兵团入朝作战。

  1950年11月13日,志愿军党委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彭总狠批梁兴初。洪学智替梁兴初打圆场。

图1 1913-2006

  第二次战役悄然拉开序幕。

  西线敌军被诱至预设战场。西起纳清亭经泰川、云山、新兴洞至宁边以东约140公里的弧形突出地带。志愿军发起攻击。

  洪学智指挥工兵连挖防空洞。彭德怀大怒,洪学智不为所动。作战地图被洪学智抢进了防空洞,没有地图的彭德怀只得进了防空洞。彭德怀刚进洞不久即遭遇敌机轰炸。

  毛岸英、高瑞欣牺牲。

  彭总动感情的说,洪大个儿你是个好人,今日不是你,老夫休矣!

  4、

  大胆诱敌深入。麦克阿瑟上将的误判和沃克将军的谨慎。

  11月25日,38军、42军对敌发动进攻,第二次战役正式打响。

  38军的英勇穿插,保证了胜利。正面各军乘胜猛烈突击。敌军陷入我军包围。麦克阿瑟如梦初醒,命令美军全线撤退。

  志愿军在东西两线的辉煌战果。

  彭总看前方战报,盛赞38军,在邓洪谢等看完电报后彭总又加上一句:38军万岁!

  美军退向三八线。沃克中将在溃退中车祸身亡。

  志愿军收复平壤。

  西线志愿军向三八线挺进,东线9兵团将美军第10军赶下海。

  5、

  没有制空权的不对称战争。美军对志愿军后勤补给线的狂轰烂炸凸显志愿军后勤保障的困境。

  战争已经演变为政治。毛主席强调打过三八线。志愿军准备发动第三次战役。彭总和洪留在志司指挥部署。韩先楚、吴瑞林往前线指挥。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在约200公里宽大正面发起全线攻击。

  没有制空权,志愿军专打夜战。美国人的惊恐的说,月亮是中国人的。

  在激战中迎来1951年新年。

  我军全线突破敌防防御纵深15——20公里。敌向临津江以南撤退。彭总和洪学智得知敌以无意抵抗,可能放弃汉城,或退守临津江南岸,决定乘胜追击。二战中著名的英军29旅之一部也成了志愿军的俘虏。

  1951年1月3日,李奇微亲临汉江大桥指挥美军第8集团军撤退。美军被迫撤离汉城,退守汉江南岸。

  志愿军夺取汉城。

  1月8日,我军已将敌人驱逐至北纬37度线。

  鉴于在进攻中我军并未能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后方补给线过长,彭德怀与洪学智担心美军有引诱我军深入,尔后实施登陆夹击的企图。彭总毅然下令停止追击,结束了第三次战役。

  志原军入朝参战两个月,取得三战三捷骄人战绩。

  在朝鲜战场(下)

  1、

  洪学智亲历了彭德怀与金日成的会见。

  日益凸显的后勤问题。在中朝两军高干会议上洪学智作关于后勤工作的发言,回顾志愿军后勤工作成绩,提出存在的问题。美军13个后勤人员供应1个兵,志愿军1个后勤人员供应6——10个兵。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就在中朝两军高干会议举行的同时,美军利用其良好的后勤运输补给体系,迅速补充兵员及武器装备,原在釜山的美第10军也调到“三七”线附近。地面部队已达25万人。

  李奇微的磁性战术。重点对我后勤补给线进行打击。

  被迫开始的第四次战役。彭德怀、洪学智、韩先楚、解沛然对第四次战役的共识。邓华、韩先楚分别到东西线指挥。洪学智留志愿军司令部协助彭德怀指挥。

  在敌军的全线进攻中寻找破绽,彭总与洪学智、解方研究在东线进行反击。

  第四次战役的两个阶段。彭总与洪学智等研究决定,全线进入机动防御,争取两个月时间,掩护第二批部队开进。诱敌进入汉江以北再发起新的攻击。

  因情况报告有误,向9兵团运送补给遇到了麻烦,彭德怀大发雷霆,洪学智立下军令状。作战计划照常进行,9兵团仍然向前开进。洪学智指挥后勤部队按时将补给运到。

  彭德怀说——洪学智这人信得着!

  2、

  实施全线反击,发动第五次战役。

  洪学智主张把敌人放进铁原、金化再打,以逸待劳。邓华赞成洪学智的方案。彭德怀不同意。洪学智三次建议没能影响彭德怀的决心。

  志愿军在朝鲜已有14个军,6个炮兵师,4个高炮师以及铁道、公安、后勤等部队。彭德怀的作战部署。再三强调后勤重要,直言打了胜仗,后勤工作的功劳占一半。

  志司从上甘岭地区向空寺洞转移。

  洪学智抓防空不放松。为彭总加固防空。敌机来袭,洪学智掀了邓华的行军床,救了老战友邓华一命。

  美国政府撤换了麦克阿瑟。李奇微计划再次越过三八线,对志愿军进行狂轰烂炸。

  志愿军后方交通物资供应线受到严重威胁。

  第五次战役的进展并不顺利。突破敌人防线后无法立足巩固,没有制空权的作战。

  洪学智回忆第五次战役的教训:“从战略部署上说,口子张得大了,想一下子消灭敌人五六个师,过后看起来,是不可能的……”

  部队后撤中出现混乱。180师失去联系,彭总夜召洪学智。

  洪学智发现志司也面临危险,急调42军防守。

  180师的指挥失误导致该师全军覆灭,彭德怀要军法处置。

  战役总结,第五次战役虽然胜利但很不圆满。

  彭德怀后来总结说,关于第五次战役的打法,洪学智向我提出过意见,我没有采纳,现在看来,洪学智的意见是正确的。

  3、

  美军对朝鲜志愿军后方的猛烈轰炸。不放过一人一车甚至一缕炊烟。后勤保障极为困难。后方供应物资百分之三四十在途中被炸毁。

  先天不足志愿军后勤供应体系。先是由匆匆成立的东北军区后勤部负责,随着战线拉长,百万志愿军入朝,后勤弊端日益显现。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迫在眉睫。

  彭德怀要洪学智回国向党中央、政务院、中央军委汇报志愿军后勤供应。

  洪学智一路风尘回国。赶赴中南海向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汇报前线战况和极度困难的后勤供应。美军的飞机从1100增加到2000多架,国内战争“取之于敌”的做法在朝鲜战场根本行不通。洪学智向周恩来提出成立后方勤务司令部的设想。

  欧美国家的大后勤战略:50公里前是是前方司令部的事,50公里后是后方司令部的事。战争不仅在前方也在后方。洪学智的思路和对策,成立后方勤务司令部——在战斗中进行保障,在保障中进行战争。

  周恩来十分重视洪学智的意见。

  马上就是五一节,周总理要洪学智五一上天安门。

  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洪学智。他感慨的说,志愿军打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朱老总的评价:打的是一场现代化战争。

  4、

  问题谁来兼后勤司令——彭老总点将洪学智。

  洪学智和彭老总“吵了一架”才上任,向彭老总提出的条件是,将来还是要搞军事。

  到军师团调研,迅速建立起新的供应体制——把整个战区划分为战役和战术两个层次。从鸭绿江到军后勤之间为战役后方,从军后勤到前沿阵地之间为战术后方。新的供应体制迅速显示了优越性。

  配属志愿军的工兵、公安、运输、通信、炮兵、铁道兵、工程部队等庞大队伍统归洪学智和后方勤务司令部指挥。

  转入阵地战后,后勤司令部指挥的部队增加到17个军、6个炮兵师、4个高炮师、1个坦克师等。

  稳定的后勤与巩固的后方,为阵地作战的志愿军部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边打边谈”创造了条件。美军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在战场上也同样得不到。

  5、

  美军的“绞杀战”。把二战中在意大利成功运用的“绞杀战”用于朝鲜。埃佛勒斯特中将狂妄宣称,对铁路实施全面的阻滞突击,将能削弱敌人到如此程度,以致第8集团军发动一次地面攻势就可将其击溃,或者将能使敌人主动把部队撤至满洲里境内,以缩短其补给线。”

  敌人的疯狂轰炸和朝鲜的洪水给1951年7月的志愿军后勤保障造成极度困难。

  洪学智心急如焚,建议全军投入修路,陈赓副司令支持。

  彭老总说,前方是我的,后方是你的,一定要千方百计打赢这场战役,情况随时向我报告!

  粮食供应几度告急,杨成武20兵团一度陷入断粮危机。洪学智紧急动员想尽各种办法解决粮食供应。

  洪学智和金日成首相商量借粮,金日成建议志愿军在朝鲜开设部分商店向朝鲜人民出售中国国内运去的部分生活必需品,回笼朝币,解决部队需要的部分经费。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志愿军后勤的长足进展。摸索出依托坚固阵地对野战阵地防御之敌进攻的后勤工作经验。

  敌军的夏季攻势受挫,“绞杀战”不再奏效。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这次攻势是没选好时机、没选好地点、没选好敌人的败仗”。

  6、

  志愿军创造的奇迹:防空哨和防空火力网。铁路运输的“片面续行法”加人拉肩扛的战术。伪装术的成功运用。

  新安洲、西浦、价川铁路“三角地区”——77公里铁路,被美军破坏达2600多次,4个月中美军在这一地区投弹3·8万多枚,每两米中弹一枚。志愿军日夜抢修,打开了三角地区的封锁,美军无可奈何的承认,对铁路实行的“绞杀战”效果令人失望,凡是炸坏的铁路很少是在24小时内未能修通的。

  志愿军后勤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还没过冬志愿军就发放了棉衣,让板门店谈判的美军感到吃惊。

  金日成紧急约见洪学智,与洪学智商量,请志愿军帮助将前线的朝鲜百姓运往后方。

  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朝鲜最高人民议会授予彭德怀一级国旗勋章。

  彭总发表讲话,谦逊的评价说,一年来付出巨大牺牲取得巨大胜利,朝鲜人民感谢我们授勋,我是作为志愿军代表去的。但是论功行赏,这个勋章从大后方讲应该给高岗、从前方讲应该给洪学智,我只是代表去接受这枚勋章。

  彭老总给范洪学智的崇高评价——任劳任怨。

  7、

  洪学智再次回国汇报情况,毛泽东接见洪学智,亲自过问后勤保障工作情况。

  战争从前方转到后方。“绞杀”与反“绞杀战”的持续较量。

  著名的楠亭里战斗。志愿军防空部队与美空军激战,击落敌机7架击伤敌机18架。

  1951年上半年敌军损失飞机1743架。击落575架。

  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沮丧的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美远东空军对战况所作的分析报告也承认,由于共军后勤系统的灵活……绞杀作战未获成就。

  洪学智领导志愿军后勤部队大规模修建洞库,有效改善了物资存放条件。毛主席得到消息高兴地在政协全国第一次常务委员会议上大加赞赏。

  彭总奉命回国,临行前特意约见洪学智。一年半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结下的深情厚谊。

  洪学智没有忘记让彭老总履行诺言,将来回国不搞后勤。

  送行会上,彭老总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我告诉你,要是我做了参谋总长,你跑不了做后勤工作!

  8、

  由战斗演变为战役规模的上甘岭战役。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坚守阵地防御战。“也是一场名符其实的‘打钢铁’、‘打后勤’的现代化战役”。在43天的战役中,共供应各种物资1.6万吨。实际消耗 1.1万吨,其中弹药一项即达5000多吨,平均每天120吨。一个团作战需要两个团负责运输作战物资。运输部队一个排四五十人把物资运送上去,只有两三个人能回得来。上甘岭战役证明在阵地防御战上,我军即使在没有制空权的条件下,以劣势装备也可以战胜现代化的敌人。

  为了对付敌人在谈判桌上的无理纠缠,志司决定提前发起夏季攻势。

  有力的后勤保障使金城反击战取得了辉煌胜利。

  毛主席对这次战役给予很高评价。《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一文中评论说“今年夏天,我们已经能够在一小时内打破敌人下面21公里的阵地,能够集中发射几十万发炮弹,能够打进18公里。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再打它两次、三次、四次,敌人的整个战线就会被打破。”

  朝鲜停战协定终于签字。克拉克上将后来在回忆录写道:“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

  停战协议签订,洪学智与彭德怀、邓华、扬得志、李达、李志民等应邀到平壤参加朝鲜最高人民议会党务委员会举行的隆重授勋典礼。

  朝鲜劳动党和政治局宴请志愿军领导人,金日成盯上了不会喝酒的洪学智,金日成醉了,洪学智也平生第一次喝醉——这是为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和平年代——

  1、

  1953年8月,带着朝鲜战场上的硝烟,洪学智走进了南京军事学院的课堂。和朝鲜战场上那些对手们不同,中国的开国将帅中有不少是像洪学智这样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并终于成为一代名将的。

  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官们对这位学习刻苦认真的学员印象十分深刻。仅仅只有一个学期,洪学智就不得不奉中央军委之命离开了南京军事学院。

  1954年2月,洪学智被任命为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全身心投入到我军的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中。建章立制、调整机构、加强后勤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全军部队实施统一供应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随后举行的授勋仪式上,从毛泽东主席手中接过了三枚一级勋章。

  1957年洪学智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洪学智为和平年代的军队正规化建设呕心沥血。

  在学习苏军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政策。洪学智结合我军在长期战争中特别是朝鲜战争中的实践,不是机械的照搬照抄,而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后勤保障体系。上任不久,洪学智就提出撤销已经建立并隶属于中央军委的总财务部,财务部仍并入总后勤部。

  中国复杂的地理因素使军队驻扎条件大不相同,如何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后勤工作一项重大的课题。

  1959年3月洪学智从格尔木进藏,实地调研进藏部队后勤工作情况。西藏平叛胜利,后勤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庐山风云。

  洪学智上山时庐山会议进入第二阶段,开始批判彭德怀。实事求是的洪学智看不惯大跃进的一些做法,佩服彭老总敢讲真话,面对不断升温的批判洪学智保持了沉默。讲真话不是时机,违心话绝对不说。接下来的军委扩大会议把洪学智也卷进了斗争的旋涡。

  无中生有的批判:一、洪学智当总后勤部长是彭德怀许的愿;二、第五次战役向彭德怀提出建议受到表扬是彭对洪的器重;三、彭德怀说论功行赏勋章应该后方给高岗、前方给洪学智。此外,与黄克诚长期共事也成了罪状之一……

  二十年后的平反,恰恰证明了当年的这些罪状正是洪学智的历史功绩。

  “历史早已对庐山会议、‘文化大革命’等一些重大事件和刘少奇、彭德怀等一些重大事件和刘少奇、彭德怀等重要人物做出了公正的评判。教训不能忘记!人民更不会忘记那些为正义、为真理而献身的人。”

  ——洪学智在回忆录中写下的这段话,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肺腑之言!

  3、

  1960年洪学智下放到吉林农机厅任厅长。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少了一位上将,而在中国刚刚起步的农机战线上多了一名新兵。

  也许从离开洪家老湾提着脑袋干革命走上了革命道路的那一天开始,洪学智就没有想过能活着看见革命的胜利,更没想过要当多大的官。这位上将军衔的厅官一上任,就开始在白山黑水间为农机事业开始奔走。

  从农机厅长到重工业厅长,洪学智足迹踏遍了吉林的山山水水。

  十年动乱,洪学智历经磨难。

  即使在文革中,毛泽东也没有忘记洪学智,托韩先楚转告洪学智:庐山会议只是一个认识问题。

  洪学智被下放到金宝屯农场劳动,与农工和知青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9·13事件”后,毛泽东又一次向周恩来打听洪学智下落。

  周总理向沈阳军区领导询问洪学智的情况,洪学智回到长春,担任石油化工局局长。领导了抚余油田的开发和建设。

  4、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在北京召开。各地举行庆祝游行。

  长春市的游行队伍中戏剧性的一幕:有人找到洪学智,要他立刻启程前往北京,中央派来的专机正在机场等候。

  飞机降落北京西郊机场。中央组织部的通知:从现在起归军队不归地方了。洪学智又一次归队不禁感慨万千。

  在十一大上已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此次来京是参加中央军委会议。会议合影时还穿着老百姓的军装,临时找了件军服换上这才真正成了一名军人。

  叶帅希望洪学智重回总后,邓小平点将,要洪学智走马上任当上了国防工办主任。

  战备形势紧张,军工生产先行,洪学智挑起了领导全国军工生产重担。

  国防工办重归军队序列、恢复军工厂的军代表制。拿出治军的办法治厂,谁的工作抓不好就撤谁,不管哪一级干部,如果闹派性影响生产就以误国误军论处。

  通知各部部长开会,有一位部长说有事请假,让副部长来开会。洪学智不准假——必须是部长来开会,请他考虑是国防的事情重要还是他的事情重要。

  那些日子里,洪学智吃住都在办公室。拨乱反正、狠抓治理整顿。抓质量、抓科研。

  西南反击作战之后,洪学智亲自去前线看望战后的部队和装备。轻装简从只带一个秘书就搭机到了西南前线。

  从前线的实际出发,解决大量武器装备问题。

  5、

  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不失时机抓民品生产,以民养军,为经济建设服务。

  国防工办在洪学智的领导下,贯彻中央和军委的指示精神,大力开展民品生产,从汽车到电视机、照相机等大批产品很快问世,著名的嘉陵摩托车就是在此时问世的。

  开展兵器外贸,在特区创办的第二年,就在深圳投资设点,成效卓著。

  6、

  1980年1月,洪学智调任总后勤部部长。心中的感慨——二十五年后重回总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变动,而是经历了错综复杂的斗争考验。

  十年动乱对军队的影响未除,总后派性严重。贯彻中共中央决议,公开提出文革中的两派都是错误的。有人告状,也有人说捅了马蜂窝。中央和胡耀邦总书记的支持与肯定。

  1980年4月全军后勤工作座谈会。提出现代化的军队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后勤来保障。加强后勤战斗化建设。

  1981年5月就我军后勤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向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作了汇报,明确了我军后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1982年洪学智领导全军后勤系统进行大调查、大整顿、大建设。

  二分之一干部下基层调查,为基层部队官兵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洪学智也亲自带队到了新疆深入到基层哨所。

  各路调查组带回了调研报告也带回了录像资料。基层部队官兵的艰苦生活让老帅们也流下了热泪。

  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前提下,洪学智领导总后勤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创造了钱少还要把事情办好的许多成功经验,有效保障了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华北大演习、建国35周年阅兵等特殊任务做出了贡献。

  1982年全军后勤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后勤工作必须坚持“两个适应”:“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适应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要求”。

  1988年,我军正式恢复军衔制,洪学智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1990年洪学智离开军委领导岗位,并先后当选为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7、

  1989年,洪学智率全国政协代表团访问朝鲜。

  相隔36年再次踏上这块志愿军浴血奋战过的国土洪学智感慨万千。

  正是在这块土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号称最强大的美军进行了殊死较量,创造了让敌手胆寒的战绩,将正义与胜利永远铭刻在这块土地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光辉永存。

  洪学智将军是最后一位志愿军的主要领导人,他的逝世,也将一场战争的传奇划上了句号。也许,可以借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老对手麦克阿瑟上将引用过的歌谣,为这位中国上将的一生作一个注脚:

  ——老兵永远不会死,他们只会慢慢的离开……

  2006-11-21凌晨

加跟贴 发新贴一品 人文历史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17:38:34 2018.

本论坛上所有文章只反映送交者的观点。我们保留删除任何被认为不适合本坛的文章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