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靠生产自救 奔回北川双手重建家园

bc 发表于 2008/05/27 23:09 一品 美好家园 (www.ywpw.com)

加跟贴 发新贴

  昨日,地震后的北川县迎来了晴朗少云的好天气。连续几天试图飞往唐家山堰塞湖的飞机憋足了劲,趁着2000多米良好的能见度一趟又一趟地飞过北川县擂鼓镇上空。临近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在田野里,一阵微风吹来,地里金黄的麦子随风飘摇,发出“簌簌”的响声。“这些麦子再过几天就该割了。”擂鼓镇麻柳村7组村民李清会坐在自家屋前搭的“厨房”里,一边削莴笋、一边对丈夫周永平说道。

  废墟前搭起窝棚重拾农活

  此时的周永平,正在门前的晒坝上,摆弄自己被砸坏的摩托车。地震那天,他骑着摩托车到镇上买化肥,好不容易死里逃生,摩托车却已被石头砸得变了形。“恐怕是修不好了。”周永平站起身,长长地吁了口气。

  厨房后面倒塌的猪圈里,传来猪儿“哼哼”喊饿的声音,李清会赶紧把煮好的猪食交给11岁的大女儿周莎莎:“快去把猪喂了。”女儿提着猪食小心地绕过废墟,到屋后喂猪去了。“把猪儿、鸡鸭喂饱了,我们才顾得上自己吃。嘿嘿,农民嘛,就是牲畜看得很重。”

  地震后,周永平在自家的废墟前搭了两个窝棚:一个是“厨房”,一个是“卧室”。“全是我们自己买的塑料布,用树子和竹子搭的。还比较结实。”每天,妻子就忙着照料庄稼,因为打工受过伤的周永平就照料孩子和准备一家人的伙食。“我们家里她是劳动力,我不是。”周永平嘿嘿地笑着说。

  住帐篷牵挂庄稼率先回家

  周永平一家是最先离开绵阳九洲体育馆安置点的。离开的理由除了想家之外,这一家人也相信自己能养活自己。

  大地震把周永平打工挣钱修的漂亮楼房震得东倒西歪,屋顶全没了,厨房和猪圈也垮了。幸运的是三头猪和几只鸡鸭侥幸逃生,更幸运的是,地震时分别到镇上和安县买东西的周永平夫妇跑回家里时,发现11岁的大女儿和3岁的小女儿都安然无恙。

图1

  13日,周家人被统一安排到绵阳九洲体育场的帐篷安置点。尽管那里有政府发放救灾食物,但因为牵挂着家里的牲畜,李清会每天都要搭救灾班车回家喂猪、喂鸡鸭。周永平则在帐篷村里当起了卫生志愿者。16日,随着受灾群众陆续返回本地安置点,周永平一家率先离开了绵阳。

  奔回家全家出力重建家园

  擂鼓镇是北川县受灾群众的最大安置点,正在搭建安置房,像周永平一样离镇上和公路较近的受灾户基本上都没有住进安置点,而是选择了回家自己搭窝棚。“你们为什么不到安置点去呢?”“受灾的人太多了,比起那些县城里的人,我们已经好多了。我们能自己解决,何必去挤呢?再说,家里的人全都平安,还有啥子不好的?”李清会打开锅盖,立即冒出一股香味:一家人从废墟里刨出了几十斤腊肉,解决了吃肉问题。“这么多人受灾,政府哪里顾得过来?”周永平一家决定,先把废墟清理好,依靠自己的力量一点一点地重建家园。当然,他们也希望得到政府的补助,减轻点负担。

  开饭了,周永平的小女儿啃上了一个大大的面包,“每天,上面会给我们每人发1斤大米,还有方便面、瓶装水、饼干、面包,昨天还发了一个肉罐头。”说起这些,周永平感到满意。

  吃完午饭,两个女儿开始昏昏欲睡。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大女儿还没有回去上学,这是周永平唯一的一块心病。他准备明天去问一下,如果学校不复课,就把女儿送回绵阳的帐篷学校去。

  两个孩子安睡午觉后,两口子坐在废墟前的窝棚里扳着指头算:哪天割麦子,在哪里晾晒;还得再买些鸡鸭回来喂……

  特派记者 陈章采 庞山岚 杨元禄 余勇 梁波罗暄北川摄影报道

加跟贴 发新贴一品 美好家园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17:44:42 2018.

本论坛上所有文章只反映送交者的观点。我们保留删除任何被认为不适合本坛的文章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