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乐感
qju 发表于 2006/07/18 15:31 一品 养儿育女 (www.ywpw.com)
我和一位学生的家长聊天,得知我的声乐学生在钢琴比赛中拿了第二名,他八岁才开始弹,只弹了三年多就有如此好的成绩,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是这孩子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乐感非常好, 能从他的音乐中听见故事, 而不是单纯的音符.以前我也曾写过关于乐感的文章, 我觉得有必要再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对于乐感好的孩子来说,就比其他的孩子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我是指学音乐的小孩) 翻开乐谱书我们能看见的只是一些音乐的符号,表现这些符号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按照乐谱的符号,一字不漏的演奏或演唱出来.其二是把自己的理解加上感情色彩输入音符中再表现出来. 虽然同样是演奏或演唱,但发生了质的飞跃.就好像我上中国音乐学院时老师常问我们的一句话: 你是想成为匠人呢, 还是音乐家?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不是技巧,而是乐感(主要是节奏感和音高)的形成和对音乐的兴趣。奥尔夫提倡自然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有游戏的方法,带着孩子们从节奏开始接触音乐,感受音乐,从而真正领略音乐的内涵,一但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音乐,有了好的乐感,这时再开始学习就容易多了。
大脑发育最旺盛的阶段是从出生后即开始,到10岁左右结束。语言能力和音乐能力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发展的。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对儿童进行自然的,有目的音乐教育训练, 我们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这个阶段孩子好玩好动的天性, 就可以采用和孩子一起“玩”音乐的方法, 逐步把孩子引入美妙的音乐王国。
1. 和孩子一起听音乐玩音乐可以从训练他对声音的敏感开始。美妙的大自然中,处处可以听到鸟儿、虫儿、小动物的叫声,马路上各种车辆的鸣笛声,还有刮风的声音,雨水的滴答声,等等。就可有意识地让孩子来听,比如,让孩子自己来分辨老虎的叫声大,还是小猫的声音大?(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 在家里, 您可和孩子一起玩“敲敲打打听听”的游戏,例如:在厨房里用筷子敲敲锅,打打盆,让孩子比一比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哪种声音好听。在游戏中,您可让孩子闭上眼睛,问他听见了什么声音,还可以让他模仿一下。一旦孩子对物体的各种声音产生了兴趣,就应进一步要求他记住这些声音,例如,让孩子辨别家人的说话声、走路声、敲门声等。这样通过反复的训练,小孩从小就有灵敏的耳朵。
2. 和孩子一起跳舞。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初步的节奏训练。拍手是孩子们经常重复的动作,这也正是孩子内心喜悦的表达形式。孩子节奏感的培养就可以从拍手开始,和孩子一起玩拍手的游戏,逐步培养孩子在朗诵、拍手、拍腿、跺脚等活动中节奏的感觉。
在音乐的感召下,孩子更是喜欢“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孩子确实天生喜欢随着音乐做动作。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夸奖,让孩子有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尽情表现,抒发内心的情感。
爸爸妈妈还可和孩子共同编一些简单的小律动。选择切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内容,如穿衣服、洗脸、刷牙等动作,配上简单优美的音乐,表现节奏。还可以让孩子边听音乐边模仿喜爱的小动物的动作,以表现节奏,例如:小鸭走路、小兔子跳、大象甩鼻子等等。为了提高孩子练习的兴趣,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并注意培养孩子的合拍能力。
3. 和孩子一起唱歌。孩子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自己熟悉的歌曲,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模仿是孩子最大的特点,爸爸妈妈应抓住这一点,平常给孩子准备各种歌曲供他们欣赏或学唱。
4. 和孩子一起欣赏世界名曲, 然后把自己从音乐中听到的东西讲出来, 再让孩子讲,看看他是怎么理解的,引导孩子在听音乐的时候脑子里有图画,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进行听音乐写作文的方法来进行训练。
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极大,在孩子“音乐细胞”的培养方面也是如此。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注意培养孩子具有独立唱歌跳舞的能力非常重要。爸爸妈妈教孩子唱歌时,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节奏感强。那些自认为没有“音乐细胞”的爸爸妈妈可以借助录音机、VCD等设备,让孩子从学唱简短的儿童歌曲入手,引导孩子多听、多练、多唱, 但是每次的时间要掌握好,千万不要喊叫。
音乐教育家吕姆克尔女士说:“每个孩子都有音乐天赋,我们的目的是开发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想像力。要让他们认识到,音乐就像是一个里面有许多房间的大楼,这些房间是可以一个一个找到的。通过专门训练,孩子们可以获得乐感和节奏感,并学会即兴演奏,还可以获得演唱及欣赏音乐的能力”。发掘孩子的音乐才能, 你可要知道,爱好音乐的儿童,他的思维、观察、记忆、想象等能力是要超过一般的孩子。